徐家人来之前已听徐淼淼介绍过海家的情况,如今海英峰等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海家还有这么多的人,真是个大家族。
人多热闹,人太多就显得闹腾。
刘氏的嫡长媳贺氏跟几个小家伙道:“你们几个带文文、佳佳去花园玩,不许去池塘边,不许打架,不许抢东西。”
海家重孙辈的除去十岁的海蕊、海瑶,其余的小家伙玩心重把徐文、徐佳叫上一窝蜂的去了花园。
大厅里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赵氏跟徐家人笑道:“这些小猴子太吵,这下耳根子总算清静下来。”
徐淼淼笑道:“人丁兴旺是福。”
赵氏柔声安慰道:“你们家慢慢来,十几年后也会子孙一大群。”
徐淼淼道:“借您吉言。实不相瞒,我嫂子现在就怀着身孕。”
众人都望向邓红,赵氏笑道:“哟,这可是你们家的大喜事。我看着她不显怀,几个月了?”
邓红在徐淼淼眼光的鼓励下,开口答道:“不到两个月。”
赵氏今年七十岁,但是脑子清楚的很,立刻道:“那就是年后在金城怀上的。你们家一离开村子就添丁。好事。吉利。”
贺氏望向徐淼淼,问道:“你们家初到长安,住得习惯吗?”
她出身军队家族贺族,在娘家就是嫡长女,如今在婆家是嫡长孙媳,以后会当上国公世子夫人,还会当上国公夫人。
在场海家媳妇当中,她的地位仅次于祖母赵氏、婆婆刘氏。
她的容貌中上,聪慧大气,性子外柔内刚,是海华、赵氏亲自选的嫡长孙媳。
她对府里的大小事情都十分清楚,心里反对刘氏想让海青滇娶刘家女的事,支持海华、赵氏的决定让海青滇娶徐淼淼。
然而她现在没有掌权,话语权不够,不想为此事跟刘氏闹翻,不能明着向徐家示好,只能借着这个机会跟徐淼淼多说说话,表达善意。
徐淼淼柔声道:“我们家刚来几天,现在又是春天,倒没觉得不习惯。我听说这边的天气比村子里暖和,想着夏天会很热,比村子里热得多,到时会不习惯的。”
贺氏微笑道:“我们家是前年年底到的长安,只比你们早到一年多。南地边防的冬天比长安寒冷,夏天比长安炎热,一年四季比长安潮湿许多。我们来时正好是冬天,下雪天冻得都不愿意出门。”
徐淼淼伸手比划,道:“我们村子冬天下的雪有这么厚。村子挨着黄河,雪融天特别冷,能把黄河的水冻成厚厚的冰,人车都能在冰河上过。”
邓樱的长女海瑶惊喜道:“以前我看话本上说北地有银色的冰河,站在山上望冰河,如同一条银练特别漂亮。我以为是骗人的,原来是真的!”
邓红开口道:“漂亮谈不上,就是方便了百姓渡河。要是没有冰河,过河就得坐船。”
两家人就说南地、小梨村与长安的不同之处。
海瑶道:“我们家在南地的园子有许多的很漂亮的树、花、草,长安没有,我去年在我院子的花园里种了一些名贵的花草树木,都死了没有活,特别可惜。”
她生着一张鹅蛋脸,长着一双麋鹿般的大眼睛,看上去很温柔,应该是内向性格敏感,其实性格跟邓樱一样活泼开朗的很。
徐淼淼便道:“南地边防没有冬季,最冷的时候就跟长安现在的春天一样,树木花草移植到长安,到了冬季必死。”
“表姑,你说的很对。我的那些花草树木就是去年冬天冻死的。”海瑶问道:“这些是你从书里看来的?”
“有的是从书里看的,有的是听老人说的。”徐淼淼总不能说,我前世去过云南还住过半年。
赵氏跟徐清林说起了当年他岳父在得知海晨玉失踪之后没多久伤心难过去世的事,后者悲伤落泪。
“我把晨玉的骨灰带到长安,准备埋葬到陛下赐给我家的山里。过几天,我与磊儿去祖籍江夏迁魂,到时赶在清明去潭州(湖南长沙)给岳父岳母大人上坟。”
海族的祖籍在潭州。现在那里还有海族嫡系及庶系的一部分人守着祖宅。
赵氏瞧都没瞧不跟徐家人说话的刘氏一眼,高声道:“你从未去过潭州,我叫青滇陪你们父子走一趟。”
徐清林连忙道谢。
徐磊粗声粗气道:“谢谢二姥姥!”
赵氏看着徐磊就笑,“这个孩子模样生得俊,像我们海家人。”
徐清林点点头,自豪的道:“磊儿容貌随了他娘。”又道:“淼淼也是随了她娘。”
邓樱这回是带着公公与夫君交待的任务,想了想便笑出声来,故意吸引众人的目光,等赵氏望过来,笑道:“奶,我爹估计是太忙了,都没来得及给您说。”
“说什么?”赵氏对倔驴一样的三儿子海浩林多年来没有再娶有意见,不过也就这一件事,其余的事都很满意。
邓樱高声道:“我弟弟从文已经十几年没回过老家,这回中了武状元,要在清明节去老家给列祖列宗和我娘上香。”
赵氏帮海青滇。她帮小叔子海从文。一个是武比科考第九名,一个是武比科考状元,看徐家人选谁当女婿。
刘氏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娘,青滇还得给太子陪读。从文正好要去潭州,您看?”
邓樱心里暗喜,还给了一个刘氏感激的目光。
赵氏一听刘氏为了阻止海青汁跟徐家人亲近,竟然搬出了太子李南,心里很气但不会当场发作,“青滇回来,我问问他。”
两家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赵氏就咸阳吴家一事向徐家人表达了歉意,特意道:“日后再有这样的事,你跟我们家说一声。我们家直接派人去把他们府里给砸了,一次就把那些人给砸怕了。老婆子我就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原来前年冬天海家人刚到长安时,也是因为封地的事情被别的府欺负。
刘氏出自文官家族,办事比较温和,想着上奏折告状。
赵氏直接派嫡长孙媳妇贺氏带着一百个奴仆冲进那个府的大厅里所有东西给砸的稀烂,放下狠话,下次就不止是砸大厅!
仇家是文官,联合百名官员上奏折弹劾海家,李严说:“你占了海家的地,朕没有管,现在海家砸你家,朕也不会管。有本事,你也去砸海家。”
这名文官不是别人,就是当今的正一品太师白步海,官职比海华还要高一级。
赵氏连白太师府里的大厅都敢砸,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家敢欺负海家,也对海家深深的畏惧。
国公是武将一派的首领。国公府就得有国公府的威势。
徐家人只有徐淼淼知道海家砸白步海家大厅的事,是听董老王妃说的,当时就对赵氏心生敬佩,笑道:“二姥姥派大嫂子砸白家的事,我在金城就听说,您可真是威武。大嫂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赵氏眼睛笑弯弯,问道:“这事都传到金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