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338)+番外

作者: 零度冰川 阅读记录

刘据沉默,好繁琐的流程……

等到下达到地方之后天感觉都凉了,事都过了……

不过这也是好谨慎的流程,好仔细的流程。

好爱。

刘彻的感觉其实也一样,觉得这个流程繁琐,效率底下,但确实行之有效。

尤其是分六部执行国事……

刘彻轻声道: “尚书省统领六部,权利过大,三省流程过于繁琐,但这些却不失为有效之制。”或许他可以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行些改变也说不定……

对于刘彻的想法,认同的臣子颇多。

既然有行之有效的范例,那就参考范例,去芜存菁。

【贞观之治的“吏治”,纵观封建社会的其他朝代,无朝敢出其右。

因为李世民完全还在创造一个新的吏治时代。

是的,我们华夏历史上存在一个近乎没有“狗官”的时代。

在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代,在诸份史料中都有相同的记载:贞观年间地方吏治清明,良吏辈出。

史称“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

这是一件你说出去别人都会嫌弃你的话,因为即使在通讯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你要是敢说现代社会没有狗官,别人都能够理直气壮的说你脑壳有问题,世界上怎么可能会出现一个没有狗官的时代呢?

你在现代社会随便去到一个省市别人都敢指着上天发誓在这个地方一定存在很狗很狗的官员。

但很荣幸,贞观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

对于解贞观历史的人,你要是说贞观是有狗官的,他可能会迟疑的回答你: “嗯……有吗?”

为什么会迟疑呢?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在解决完中央之后,把他的视线转移向了中层官员和基层官员。

李世民为了基层的安稳所做的事情太多了,多到会让解这段历史的人觉得:在这种环境下还会有狗官?是那个不长脑子吗?你对得起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圣君吗?你对得起他吗!】

【吏治:不是我想完美,实在是太宗陛下做得太多了!】

“没有狗官的朝代?”

此刻,沉默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们这些人只觉得仙幕所说的话离离原上谱,越说越离谱。

“虽然不清楚仙幕所在的通讯发达的年代是什么年代,但在我们秦朝要是说没有狗官,那一定是一件荒唐事。”秦始皇界面的臣子,皆认同。

“总觉得即使是原来酷吏横行的未来,敢说没有狗官也是没人信的。”

刘彻界面的臣子,不相信者甚多。

更不要说在暗处窥伺,很少发言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帝王了。

突然知道最后的一统会被一个被隐蔽姓名的天才取得就算了,现在还说这个人会做的非常好。

对于他们这些还在竞争一统的王朝来说真是个残忍又充满希望的事情。

毕竟仙幕没有透露出这个一统的后辈是谁,只透露出是一个聪明的天降圣君。

但即使满怀期待也让他们觉得仙幕说说的话过于夸张了。

在这种交通不发达的王朝竟然有王朝敢号称没狗官?

啊呸!信你个大头鬼!

还别说,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觉得仙幕的话过誉了。

他望向崇拜看着他的臣子,试图掩盖住嘴角的笑容让自己笑得不要那么得意。

咳咳,魏征这些谏臣还在呢,笑得那么得意是会被参的,不能笑不能笑……

好的,笑容实在是压不下去!

李世民: =*v*=

没有贪官的贞观时代!

“咳咳!”李世民压下笑容,谦逊道: “诸位爱卿,后辈说我们贞观年间没有‘狗官’,但并非无贪官,吾等还需多加努力!”

围绕在李世民身边的臣子们虽然觉得与有荣焉,但也觉得他们主上说的很有道理!

李靖出列,眼神认真,郑重道: “陛下!臣作为关内道黜陟使,定然严格遵守监乐六条,巡查地方百官!”

其他臣子有样学样,郑重道: “臣等定然巡察四方,多所举刺,还大唐以清明!”

李世民开怀抚掌: “朕与诸卿共创政治清明之世!”

他们的大唐,就是最强的!

李世民把视线转向仙幕,他现在已经做到自己能做的一切了,不知道仙幕是否会说出什么新奇的未来之策,他,很期待!

当然,也不乏一脸懵的,像秦王李世民的界面一众臣子就屁话都不敢说。

没办法,仙幕所说的贞观年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治世治人?为君臣之道?三省六部制?没有狗官的时代?

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言,仙幕所介绍的世界应该才距离他们不到二十年吧?就二十年的时间秦王会把李唐变成仙幕所说的那个样子?

这种世界……怎么可能存在。

就连秦王的亲信都觉得吃了一个大惊。

原来新皇帝的登基会带来如此恐怖的变化吗?秦王武功恐怖也就算了,文治竟然也恐怖如斯?都想不好意思地觉得仙幕夸大了。

一个皇帝得做成什么样子才能有没有狗官的治下啊!

【唐太宗李世民深切的知道地方远离中央,地方天高皇帝远,一旦皇帝任免官吏,官吏就会变成那边的土皇帝,官吏管理百姓,吏治的好坏是能直接影响民生。

故而皇帝如何任免和管理地方非常重要。

尤其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吏治思路都是“重中央轻地方”。

古代一向认为,地方的官员才是最重要的,地方这个东西吗……有钱没钱两个待遇。

有钱的地方那就是挤破了头塞自己人进去,没钱的地方直接把罪臣扔过去,爱咋滴治理咋滴治理,反正也搞不出什么名堂。】

噗噗噗!

这是无数界面的帝王和臣子们胸口中枪的虚拟声。

秦汉,魏晋南北朝,包括唐宋元明清的帝王有一个算一个齐齐望天。

怎么不是呢……

朱元璋轻咳: “咳咳,那个……”

望天……

说啥?

其他臣子看过来。

怎么不是呢,好像还真的是,又好像有点儿不是。

以朝廷之职为清要,轻视地方职务,这不是传统做法吗……

大多数君王,包括臣子们应该都是这么觉得的吧?

马皇后圆场,笑道: “陛下嫉恶如仇,自然不会像仙幕所说的那般黑白不分,全凭喜好任免地方官员。”

马皇后都出来圆场了,其他臣子也纷纷圆场。

当然不是百分百全凭喜好,但……有钱与没钱的地方所分配的官员真的有差别,有些地方只是权贵家族运作下把孩子送出去镀金后的地方而已,至于发展成什么样子……

除非出大的事故,其他问题都是洒洒水。

所以仙幕所言不是百分百如此,但也有小半部分说对了。

【《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言:唐太宗言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

于是地方官的姓名履历功绩被撰写在屏风上。

李世民坐卧恒看,只为随时查看随时背诵,仔仔细细,充分了解每个地方官吏的情况,唯恐出了个品行败坏之辈,确保地方官员的素质。

上一篇: 撩到影帝后我红了 下一篇: 无限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