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术型偶像(196)

也像是为了祭祀活动而筹备所用的。

黑山头遗址、石碑地遗址、止锚湾遗址,由西向东沿着海岸线排列,以中间正对着姜女石的石碑地遗址对称,正好符合秦汉时期常见的“一宫两阙”的建筑排列。

黑山头遗址和止锚湾遗址都比石碑地遗址小一些,就像是两个阙楼一样。

这也让考古学家更坚定了,石碑地遗址前面的海域,就是这次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

“那条海底甬道大家都已经听村民说过很多次了,”秦铎一边带着楚孑往海滩走去,一边对楚孑解释道,“但是因为水下考古最近才刚刚发展起来,所以只能现在才来看看了。”

说着,二人也走到了海边,登上了用石头砌成的一个小小的码头。

前面围着十几个人,还有另外二十几个人正在分别向两艘快艇上登去。

秦铎很自然地和他们打了招呼,并将楚孑和屠銮教授介绍给了一会要负责水下考古工作的领队,何世达先生。

何世达原本是武警,负责海岸巡逻,也是机缘巧合才加入了考古学这个大家庭,算得上是华国最先开始了解水下考古的人。

他皮肤黝黑,中等身材,坚毅的面庞看着就有种说不上来的靠谱。

“你好啊,小楚,”何世达握了握楚孑的手,也没多说什么,“晕不晕船,要和我们一起出海吗?”

楚孑当即摇摇头:“不晕船,我出海!”

何世达见楚孑答应的这么爽快,哈哈一笑,用宽大的手掌拍了拍楚孑的后背,“好啊,年轻人,有闯劲儿!”

秦铎也笑:“何领队一定要带上小楚,我们在挖海昏侯墓的时候这小子简直像一个吉祥物一样,到哪旺哪。”

“哈哈哈哈,”何领队笑得更开心了,“要是小楚会潜水就好了,我们可以一起下去。”

“我会!”楚孑秒答。

“真的?”何领队一脸惊讶,“会潜水的人可不多啊。”

楚孑点了点头:“我真会。”

其实他之前也不会,全是刚刚聊天的时候在系统里学的。

有些机会,绝对不能看到它们在眼前溜走。

“今天风和日丽,海面也十分平静,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何领队想了一会,“你要是会潜水可以一起下去,跟在我们后面看看就行。”

“没问题。”楚孑满口答应。

何领队这就把楚孑带上了船。

秦铎面露担忧:“行不行啊,不行别勉强,潜水这事也不是说来就来的啊……”

何领队点头:“嗯,我看他要不行就把他送上来,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能做水下考古的人本来就不多,年轻人就更少,因此何领队看到一个好苗子也不想错过。

更何况,楚孑这小子看上去很沉稳,也不紧张,感觉也不像是在说谎。

秦铎又跟一众队员都打好招呼,然后转过头,又跟另一船的队员都说多多照顾。

要不是年龄看着不太合是,还以为秦铎是楚孑的家长呢。

嘱咐完一通,秦铎这才回头,和岸上的专家也打招呼。

但他忽然见到了一位女士,整个人愣了一下。

这位女士大约四五十岁,个子不高,一直安安静静地站在人群里,看上去并不起眼,束着利落的短发,眼神却很是锐利。

她一直就带着一点微笑,站在那里。

楚孑也捕捉到了秦铎这一点微妙的卡顿,看向他们。

不料那个女士上前,大大方方地和秦铎打招呼:“我是鸠山美和子。”

然后,她走到了屠銮教授面前,伸出一只手,“好久不见,你们叫我万怡也可以。”

她的中文丝毫没有口音。

屠銮教授却并不惊奇,只是伸出手:“幸会。”

二人一时无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

何领队看场面有些尬住了,主动开口介绍道:“鸠山美和子女士和鸠山直人先生是来自霓虹国早稻田大学的专家学者,二人都可以讲中文,协助我们的水下考古工作。”

楚孑方才明白为何会有两个霓虹国的人出现在这里。

要说水下考古的专业程度,在东亚地区,霓虹国可能算得上是最强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做水下考古做的最多,发现成果也最大,华国水下考古的发展也少不了多和别人家偷师学艺,在1987-1990年之间,几乎都是通过派人出国学习和与外国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合作的方式,才培训出了一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何领队也是当时出国学习的人之一。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以及工作强度的问题,如今整个华国还可以进行水下考古作业的人员一共也只有50位左右。

目前在这两艘船上的20来位,已经算得上是半壁江山了。

怪不得船上还有些武警随行保卫,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国宝级的人物了。

不过,楚孑虽然明白这两位霓虹国学者出现的意义,却不明白二人和屠銮教授之间这种微妙气场是怎么回事。

他蓦地想起在来这的飞机之前,屠教授对他问关于以前到底发生过什么的回答——

“你很快就知道了。”

会和这两位学者有关吗?

楚孑在心底打上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我们二人由于国籍问题不能和大家一起潜水了,”鸠山美和子说道,“相信大家按照计划行事,一定会有所发现。”

等她说完这些话,那点奇怪的气氛才算被打破,一众人马该检查装备的检查装备,该登船的登船。

楚孑也收敛了思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会儿的潜水上面。

两艘快艇相继出海,楚孑他们的这一艘其实也并没有开很远,大约一分钟就停下了。

另一艘快艇则是开到了姜女石附近才停下。

等船停稳后,何领队一声令下,要下水的工作人员就换上了潜水服。

他本来还想帮帮楚孑,但楚孑自己熟练地穿衣服,便也没上手,等楚孑穿好了衣服,才帮他检查还有没有疏漏。

楚孑背上了氧气瓶,一切准备就绪。

“位置差不多了,我们就在这里下去吧,按计划三人一小组,楚孑跟着我,”何领队做了最后的吩咐,“咱们这次的目的,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探查甬道的情况,都清楚吧?”

“清楚。”一众队员回答道。

“好,下水。”何领队言简意赅。

随着几声清澈的“噗通”,队员们像是下饺子一样进入了水底。

楚孑也不例外,照着之前系统里学的样子翻身下海。

幸亏系统提前解锁了实践功能,他经过了多次练习,也算没有露怯。

但水下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奇怪。

首先就是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其实海水还是比较冷的,这件潜水服虽然有一定的保暖功能,但并不能完全抵御寒冷。

其次就是能见度的问题。

虽然在海面上看海水还算清澈,但潜到四五米之下以后,光线就比较昏暗了,他们只能打开头戴的灯,才能勉强看到自己面前几米的距离。

上一篇: 偏向雪山行 下一篇: 追星切错号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