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224)

到了“泄题”,那确实是动摇了当前教育制度的根基,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惊动大局长并不过分。

不过,《百年教育》的故事背景虽然在W区,但并不存在对应的原型人物,他们没有印象出过这么一件事,也不知道李兰这号人物,电影中的教育问题倒是真实存在,而且毫不过分,甚至现实的情况更扭曲,更绝望。

不,或许真的存在类似的人,而电影大胆地给她们加了命运的BUFF,让她们成功,让她们震撼社会。

徐不拘忽然想通了。难道这就是《百年教育》的创作思路?

这部电影造了一场大梦。

虽然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却真实的很,因为它是由现实逻辑堆砌出来的,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属于一个另外的世界线的故事。

电影中的李兰可能不存在。

但w区一定存在千千万万个因良心而受着折磨的老师。

电影中的宁翠柳可能不存在。

但w区一定存在千千万万个因教育问题被埋没的学生。

她们是众人的代表,是由现实凝练出来的典型人物。

而她们的故事,揭露的是W区的一个更好的可能性,一种浪漫的想象。

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何尝没有这种写作形式?有人被现实激发,构思了乌托邦,而乌托邦作为一种想象,反过来又刺激了现实。

有人说,创作就是一种战斗,甚至不只是战斗,还是一场战争。

遥想当年,那些书写出斗争纲领的伟人们,他们何尝不是相信思想有力量,创作有力量,才如此执着。

思想本身有力量,它怎么不会对人产生作用力?

《百年教育》当然不是乌托邦,里面不如说满目都是现实,很多话语一字一句都在刺痛人心,李兰还算是心理比较强的,换做其他心理敏感的人,可能到第二个学校的遭遇就要告退堂鼓了。

非要说的话,它是现实与“浪漫”的集合,是用现实堆砌出来的奇迹般的浪漫。

想当年浪漫主义为何诞生?还不是因为被激发的。或许,现实主义的极致,就是浪漫主义。它们至始至终是不分家的。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

“浪漫是有爆发力。它是发生在大脑的一场爆炸。”

徐不拘忽然默道。

人们一旦知道明明可以更好,又怎么可能忍受现状。

这就是《百年教育》的力量。

这就是故事对于人的力量。

周总难道就是这么想的吗?徐不拘顿时一愣。

赫尔格的总裁周礼,无论在任何版本的传闻里,都是一个对文艺不感兴趣的人。

听说他曾经拒绝过无数个娱乐圈文艺圈的人,理由是不切实际,他感觉不到他们那些作品的价值所在,自然就对他们没有兴趣了。

但是现在的周总……是否已经改变了想法?

周总是否也开始重视文艺了。

徐不拘有点恍然。

-

会议上。

大局长横视所有人,目光炯炯:“好啊,你们这帮文化人,就是这么欺负我们的武夫么。”

“说的这么复杂,说的这么困难,不会只是想要掩饰自己的无能吧。”

大局长见所有人低着头,顺手就搭在旁边一人的肩膀上,道:“你来说,你怎么看。”

无人回应,大局长更怒了,

“我、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是这些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它们很……”

复杂。

他刚想到这个字眼,自己就愣住了。

大局长一听,反手就是一巴掌,骂道:“还不是你们不努力!”

一群人愣了愣,仿佛没想到这句话有朝一日会打到他们脸上。

大局长道:“你们做不到,有的人是做!”

W区的区域会议最终全是大局长一个人的大发雷霆,好几个高层人物被当场扇巴掌,甚至当天就被押住进行调查。

W区管理局的风波随即被传到了网上。而全球网此时已经是热议不断。

教育是基础问题,是真正男女老少都会关心的大问题。

《百年教育》势必会引起热议。

电影界的人不禁想,目前为止,有过一部电影如此广泛地反映教育困境吗?即使每个区的情况不一样,无论是制度还是别的,各区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人性是共同的,总是可以理解。

即使有的人没经历过,无法想象,看的时候就跟看奇幻剧一样,但他们也不会否认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有的人感同身受,或者就是这类教育之下的人,感想当然就不一样了。

电影的前期,很多人憋着一股子气。

电影的后期,既有爽快,又有辛酸。

《百年教育》一看就不是商业片,属于很难高票房的题材,但你不能否认,它拍的是所有人都关注的事情,对于相关行业的人,更是赤裸裸的刺激。

但是,观影的想法各人不同。

有人说:“我觉得这是励志电影吧,前期虽然压得厉害,后期说实话我看的好爽,出了一口大恶气啊。”

“你们都只关心故事和人物?只有我在偷偷记笔记吗?李兰教的学习方法是真的可以用的啊。”

“草,我也在记笔记,离谱了,我居然在电影里偷学知识。”

意想不到的角度让网友一下子炸锅了。

要知道,现在刚好要高考,你在高考前几周来个这种电影,确实是震撼人心,如果掐头去尾,光看李兰和宁翠柳的高考征战,谁能说《百年教育》不是一部励志高考片呢。

全区状元,光是想想就能让人热血沸腾了吧!

而且什么呢,电影里面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学习法,李兰提到的任何知识都是有根据的,包括李兰每天准备的营养餐!

有人说:“绝了,回头一想,里面未免也太多内容了吧。”

他们这么惊讶是当然的,大部分学生见都没见过状元,对于学霸只有模糊而且抽象的印象,认为他们很遥远很遥远。

可是《百年教育》毫不忌讳透露出他们的学习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播。

诚然,宁翠柳的确是个天才,记忆力超乎常人,但她同样也需要学习法。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她不知道的内容、没有经验过的内容。专家主张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天才,可是他们出的考卷天才就能答得好吗?

而李兰给宁翠柳的学习建议是体验。

她带宁翠柳去了解了社会,走近了真实的生活,逐步逐步地去理解世界的真实形态。

文科很多时候确实是需要思维升级。

而思维的升级,就是很需要经验。

那些教育资源好的地方,学生可以经验到更多东西,视野自然就能开拓,但是宁翠柳做不到,她的成功依靠着李兰的付出。

要是没有李兰这份教育资源的倾斜,宁翠柳很可能也走不出大山,跟胡彩儿一个命运。

所以李兰才说她和宁翠柳是不可复制的成功,即使是她自己,也没有把握再复制一例高考状元,所以她才说,她拼了命的努力,只是为了帮大山出一口气,告诉世人山区里面有天才,希望更多人关注他们,再之后的事情,她无能也无力解决。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