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225)

有网友感慨:“即使只是发声,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至少提醒了我们,我们还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这么多人没有被关心。”

到这里,话题已经完全脱离了影视圈,走到了更多更复杂的圈层。

《导演卡特》不只是霸榜了影视热搜,还陆续霸榜了社会经济、文娱教育板块的热搜。

吴歌等人看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

吴歌好像发现了舟导的风格,心想:“舟导好像偏好一种主角,他们总是克服着什么,最后的结局无论好或不好,他们最起码都对得起自己。”

论坛元老说:“其实这就是相当古典的一种戏剧形式吧。”

吴歌点头:“记得古代有人说,戏剧就是为克服障碍而付出的努力,我们舟导好像格外喜欢这种古典的戏剧。”这时,r区网友道:“对,虽然很多人说舟导大胆,但我觉得舟导更偏保守派,他的思维方式其实很古老,沿袭着古老的戏剧传统。哈哈,某种意义上,舟导算得上新时代老古董?”

论坛元老:“我也这种感觉,当周围环境都在力求出新,有时候重返传统,反而是一种创新。”

各区影评家仿佛都住在了论坛里。差不多看完之后,他们开始了对作品的比较分析。

有人认为,在周疑的压力下,仰光夫妇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周疑拍的是极端的人性状态,仰光夫妇拍的是“普通”的人性状态。

“我觉得,这是仰光夫妇思考出来的对抗策略!”

再一分析。

李兰这个人物前期可以说非常普通,找不出戏剧意义上的亮点,即使放在戏剧的普通人里面,都算是相当普通的了。

她有良知,但是不多。

所以第一所学校,她支教几个月,转头就走了。

第二所学校,她本来可以让自己习惯、麻木,咬咬牙,其实也是可以忍过去。

但她比较冲动,用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她相当的情绪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那时候,她内心的平衡被打翻了,所以她辞职了。

后来,她又让自己平静下来,去了第三所学校,那是最舒适的环境也是最恶劣的环境。

只要稍微放下良知,放下心里那些没必要的牵挂,安下心,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岂知那份“割裂”越来越大,直到麻木也撑不住,内心崩塌。

她愤怒难平,所以回到了山区小镇,靠着一时冲动,要带一群山区孩子考大学。

情绪,并非坏词,人类都有情绪,情绪有时候是相当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愤怒。

因为不公,所以愤怒。

多少历史性.事件的开端就是“愤怒”?

“愤怒是人的本能!是人最后的良知!”

H区有个网友对这个人物剧情的设计相当真情实感,她觉得这太妙了。

“不,不对,是本来就该这样啊,良知与愤怒造就真正的人!哪怕是在愤怒都不被允许的环境下,这份内心的肿胀、激动、热情,都是我们人性的体现啊。”

她最喜欢鉴赏影视作品中的各种“情欲”,堪称情欲鉴赏家。

在她看来,人性的本质就是情与欲!故事就得是情与欲的交锋,越激烈越好!

一位直播博主笑了:“哈哈,这部电影真的很有人情味,尤其是后面,她们的奋斗真的很触动我,我可以说这是情绪流的作品吗?我真的仿佛看见了各种满溢而出的情绪。”

此时,之前那位经常点评的老教授简单地发了一句:“人有情,才不吃人。”

该条博文随即引来了无数网友围观。老粉倒是看明白了,老教授的意思是:“情是保住人性的关键性武器!”

此时五部作品全部上映,到下午时间,该看完的人都看完了。

《百年教育》难免会拿来跟《拜欲教》比较,有人说《百年教育》更好,因为主要人物充满人情味,刻画入微,故事精彩,意义重大。有人说《拜欲教》更好,因为艺术性太强了,人物深刻,故事惊动人心,每个细节都是讲究。

果不其然,有人对比起两方的人性刻画,说《拜欲教》更复杂、更深刻。

论坛上的网友就此火速开打,更喜欢《百年教育》的人说:“不是黑深残就好啊!而且《百年教育》的人物也很有深度,普通人的人性就不是人性吗?而且你要说黑,《百年教育》的背景也足够黑,再说深,四所学校的对比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这么多人物,社会面跨度这么大,渐进式地展现了如此丰富的人物景观,越来越深,又越来越广!丰富才是人性!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

她竟提出了“广度”这种概念,基本上影评都没用过这个概念吧?

“电影再长也就三个小时,自然要放弃广度,但是你要说广度……”

的确,《百年教育》以主角为线,串联了无数的人物。

那些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环境的推移,何尝不是一种深度的表现方式呢?

“这么一说,《百年教育》的剧情框架不一般啊。”

“别看很多学生家长作为配角只有‘片面’的出场,但这个故事将无数的片面组成了群体画像。”

“没有倾向性,仅仅只是展现而已!”

特别是那个主动透露泄题的学生,他的出场分明只有几分钟,却叫人印象深刻,表现出了一种抽象的恶。没有过多的刻画,反而让这个人物刺进了人心。

这就是“片面”的力量。

在故事的取舍中,舟导肯定有所考虑。

于是,两方人马有的在激烈辩论,有的反而开始了交流。

交流派说《拜欲教》的主题是拜欲望,《百年教育》的主题是百年教育,它们有明显的交叉糅合之处啊。

教育搞不好,何不是因为很多人在拜欲望呢?

接着一看,两个电影组合起来看,竟有互相解释的成分,因为《拜欲教》的主角正是在家庭教育缺席、学校教育失败的情况下出来的人。

虽然两个电影的背景情况不一样,但是两者间共通性昭然若揭!

《百年教育》解释了《拜欲教》的人物根源。

《拜欲教》解释了《百年教育》的深层原因。

《百年教育》赞颂了情的力量!

《拜欲教》揭露了欲的恐怖!

想到这里,吴歌忽地起了鸡皮疙瘩,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心流。

“好神奇,这是巧合吗?”

她又把这些想法发在论坛上,无数路人围观过来,无不感到惊奇。

《百年教育》怎么就跟《拜欲教》联系上了?

影视平台上多的是针对一部作品的分析,同时拿两部作品出来做分析,还分析出这么多东西,实属有点吓人了。

而论坛元老说:“不是巧合,它们本质关注的东西一样,会交相辉映,也很正常。”

吴歌一愣,沉默了片刻,恍然大悟道:“是的,它们都是关注人的故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来了而已。”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