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84)

光是开始的音乐,情感极度敏感的人眼眶就不禁湿润。

荧幕画面逐渐展开。

女孩的哭声忽然打破平静,镜头残酷地聚焦到了草屋门前,骨瘦如柴的夫妇数着手上的银两,浑浊的双目沉着复杂的神色。

然后一道吆喝,来人把破布衣裳的瘦小女孩一把抓起,扔到了牛车上。

她哭得更大声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仍像个婴孩般哭嚎,可能以为哭的话就有人关心她了。

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开头没有一句台词,但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的交易。

这是一对父母在卖女儿。

剧组冷漠地还原了古代的实景,房屋、工具、服装、环境等,一看便是某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连出场者瘦骨嶙峋的身材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近乎从历史中走出来的还原。

分明只是几秒而已,这过分真实的画面就已让人触目惊心,

习惯了A区当下影视作品的人心里不禁有点发慌。他们有些人脑中已经有了某种成见,以为影视作品就该是光鲜亮丽的,可是《丫鬟》太灰暗了,他们简直透不过气。

真实系的灯光演出,将影片和现实的界限打破了,让他们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真实纪录片。

银幕对面的,可都是活生生的人们。

接着,一道窥探的长镜头展露了一个古时的大家族。

那是一场家族晚宴,家族成员齐齐登场,一下出现了不少人,但可怕的是,观众并不会觉得人多乱眼,因为家族成员们等级太过明显,随着镜头转移道出的几句台词直接揭露了家族成员的具体身份。与此同时,家族成员身后各自跟着发式呈现“丫”型的女人们。

仅这一串镜头,就让不少人眼睛亮了。

因为太过还原!

简直就像实拍的!

你仔细一看,人物的衣服、头饰、妆容、珠宝,场景中的花瓶瓷器挂画等等,无不是历史现实的还原!

非要说的话就是一种歌剧级别的还原!太细了!强迫症啊!

常红归惊了,他本来以为舟黎抽到现实向题材,就应该拍现代剧,但没想到他选择的是古代,古代的现实也是现实!完全没错!

可是还原古代场景何其艰难,你要准备好无数的细节,一个不对就可能被看破,更重要的还是人物,你还得让演员演出那个时代原汁原味的精神面貌!难上加难!

“他居然做到了,虽然我知道他有很多资源,但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仅两个镜头,常红归等人就已经服了。

舟黎这个人还有个特定风格,那就是喜欢凸显人物,且必须是几秒的时间把一个人物性格完整地交代完,而在《丫鬟》的开头他又将他的风格完美凸显,长镜头之下,一场家族宴会的戏就将人物性格展露无疑,在此之上,人物之间还各自有戏,眉来眼去之间就埋下了人物关系的伏笔。

三代同堂,代代风貌不同,但自上而下的压迫感尤为明显,一家人之间言语里可都是刀剑啊。

他们身后服侍的丫鬟戏更精彩,有些丫鬟可以服侍在主人身边,有些丫鬟只能干些粗活,时不时向主人投去目光,大小丫鬟,等级分明,又各有风采。

一时之间,信息量极大的戏看得观众只恨不得慢速播放。

当然了,这些观众是比较专业的观众,大多数观众还停留在刚刚那个被卖女孩的命运上,忽然看见这么纸醉金迷,莺莺燕燕的场景,只觉对比强烈,令人心里难受。

镜头切换到了女孩。

女孩果然被卖到了这个大家族,她已经哭歇了,红肿着眼,她才十二三岁,很多事情都不懂,前几天她母亲还夸她聪明伶俐,但她不懂为何今天她就被抛弃了。

这里的一切她都不认识,她害怕,紧张地看着周围,带她来的人毫不关心她的想法,等着不耐烦,还扫了她一眼。突然小门打开了,一个五六十岁的女人走了出来,视线定在她身上细细地打量,然后走过去,一把捏住她的脸,仿佛在体会着她的手感。

“太瘦,脸蛋还成。”嬷嬷说。

她愣了愣,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干破的嘴唇颤抖。

她抬头,眼里倒映着那庞然的大院。

她屏住呼吸,仿佛连镜头都跟着她颤抖。

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不安甚至绝望的复杂心情映在她的眼里。

为什么不逃跑?似乎有观众已经在问,可是荧幕上的她,连产生这种想法的勇气都没有。

然后,她被嬷嬷拽进去了。

她面朝外,上身被拉着,脚不断踏地挣扎的这一幕,好似比任何恐怖片都可怕。

门一开,里面黑暗仿佛能吃人。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不忍直视,脑中的现代意识疯狂否定荧幕上发生的。

这个女孩会些针线活,有点聪明,性格温柔,性子弱,怎么就得卖进这种地方做丫鬟,她会怎么样,里面那些人看起来很可怕啊。

人们不禁关心起她的命运,就像看到不幸的新闻标题,会想点进去看一下具体事件一样。

门一打开,她过的日子就变了,她似是被突然的变故吓傻了,成天愣愣的,夜晚在屋子里窝着发抖,周围还有跟她一样的女孩,有人是被拐卖的,有人是被贬的,她们性情各异,表现出的态度也不同。

丫鬟玲珑认清了现实,积极上进,观察着周围环境,留心记下周围人的性格习惯,尤其是嬷嬷,她每天努力完成嬷嬷的任务,新来的丫鬟之中,她无疑是最优秀的,她很少跟其他丫鬟打交道,而她们大多羡慕她的聪明,眼看着她就要被嬷嬷看好,送给主人当贴身丫鬟,甚至是通房丫鬟。

在玲珑眼里,其他丫鬟都是竞争对手,但一方面,她又打从心底鄙视其他笨拙的丫鬟。

女主木讷的表现在她眼里更是可笑,还在女主面前嘲笑过:“你呐,一辈子只配做粗活!”

瘦弱的女主在这里花名牡丹,但没人记得她的花名,她混沌的脑子在这一刻仿佛被敲醒,模糊意识随着镜头变清晰了,牡丹看着玲珑,眼神透出求救的意味。

玲珑拧了拧眉,最讨厌这表情,好似看见脏东西一样甩手走了。

“……”

牡丹似乎慢慢地有了意识,或者她这才接受了自己进了这座大宅的现实。

她沉默了,脑子开始转了,她发现其他丫鬟都在为未来思考,可她什么打算也没有。

夜晚,丫鬟房内,几个丫鬟聊起了听来的故事。

她们年轻很小,面目干净,围在还原出来的灰暗屋子里,烛光照得她们的眼睛如宝石般美丽。

灯光与摄影都在发力,真实地捕捉到了美丽、生命力,但除她们之外,周围仍是可怖的黑暗。

有人说影视作品不能太还原现实,比如杀人画面,你肯定不能太真实,要简单化处理。

其实也不止这点,影视作品虚化了太多真实,不敢聚焦,仿佛怕一旦聚焦,看清之后,会有什么东西受不了。

上一篇: 从垃圾堆爬出来后 下一篇: 得闲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