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医香:皇叔请自重(210)+番外

“这会儿去也是一样的。”

“万一老夫人不答应?”

“祖母不会不答应的。”

白棠真的很想走出白府去透透气了,被烟火气熏了好多天,都快忘记外头的好空气了。

老夫人见她过来,很是欢喜,拉着手,让她在身边坐下。

嘘寒问暖的问她都痊愈了没有,还有哪里不舒服,又说燕窝要吃吃完了,让桔梗再去取一包。

“祖母,燕窝慢慢吃,我年纪小,以后还有好些年,来得及受补。”

“也是,你觉得身子骨好些就好。”

“祖母,今天是荀陵郡的开春节,我想出去走走。”

白棠没有拐弯抹角的,直接了当开了口:“我听说此处罗陀寺的香火很好,想去祈福。”

“罗陀寺的香火确实不错,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常过去。”

老夫人听了白棠的话,脸色有些怪怪的。

“那你没听过罗陀寺的香火这么好,是求什么的?”

白棠愣了愣,寺庙不就是求求平安的地方,还能有什么?

老夫人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压根不知道真相。

笑着细细解释给她听:“罗陀寺的香火好,那是因为年轻女子去求姻缘的特别多,说那里求来的都是极好的。”

这一下,轮到白棠的脸色古怪了。

某人居然事先一点没提示给她,就说要去罗陀寺相会。

结果,她跑到老夫人面前,被彻底取笑了。

这是生怕自己十四岁就嫁不出去,所以急着要跑去烧香了!

这是多恨嫁,多恨嫁的姑子啊!

难怪老夫人笑成那样,连旁边的桔梗都偷偷发笑。

白棠自认脸皮子还挺厚的,这会儿在长辈面前,也知道尴尬了。

“祖母,我没问清楚就……”

幸好老夫人开明:“没事的,你也说了,去寺院就是祈福,别人求什么,我们也管不着。”

白棠赶紧连连点头,是,祖母英明,祖母说得对!

“最近家里头的事情也多,你祖父不在了以后,我三番两次动了想要分家的念头,最后还是忍住了。”

白棠没想到,老夫人居然把自己的心事都给告诉她了,有些惶恐。

这种事情,还是找自己的儿子儿媳商量比较好。

她还小呢,不懂事,不会出主意。

可是,老夫人要的就是不会出主意的,特别是不会出馊主意的。

所以,白棠很适合陪着说说话。

“你二叔三叔,分家出去也是能干人,我担心的是你四叔叔,还有你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要是再分了家,可怎么办才好?”

老夫人轻轻叹口气,这些事情,想得她头发更白了,还不能不想。

“等给你订了门好亲事,再从长计议。”

老夫人等于是应允了她要出门,等白棠快要走出门的时候。

“阿棠,出门别穿孝服,选个素净的颜色就可以。”

连这个都替她想到了,白棠不禁动容了下。

“是,我会给祖母求个平安符回来的。”

既然要出门,自然要带着菖蒲。

白棠一转头,见小丫环麦冬,眼巴巴的看着。

“你也想去?”

麦冬不敢吭声,她在白府做事,就没出去过。

“菖蒲,我们坐车过去?”

“是,大姑娘放心,马车已经套好了,我准备些新鲜瓜果,还有香火钱。”

“马车里能坐几个人?”

“府中的马车至少能坐四个人。”

“那就好,麦冬一起去吧。”

麦冬就差挥舞双手欢呼了,其实白棠心里头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见菖蒲递过来的纱帽,白棠接过来看看。

“大姑娘,大户人家的姑子,不能轻易抛头露脸的,寺庙中人多眼杂的。”

“好,我知道了。”

白棠乖乖戴上,菖蒲替她选的是白衫月裙,用老夫人的话来说,真是再素净不过。

发髻上头,也只挽了一根白玉簪子。

三个人从侧门上了马车,慢慢的上路了。

白棠坐过某人的马车,与他的排场比起来,白府的马车坐了三个人,显然还是有些局促了。

哪里像他的马车上,两个人都能滚来滚去了。

白棠才想到这里,赶紧暗暗呸呸呸了几声。

她到底动了什么念头,居然想到这种不适合在白天想的情节。

当然,晚上最好也不要想。

麦冬十分识趣,整个人缩在门边的位置,尽量不占地方。

☆、234.第234章 :太伤身了

今天的天气好,有微微的风。

马车的门帘薄薄一层,时不时被风吹起一个角。

麦冬很是兴奋:“大姑娘,街上好多年轻的姑子。”

难道马车驶动的这么慢,原来是遇上交通堵塞,堵车了。

这么多年轻姑子,别是都去罗陀寺吧?

那样的话,在人群中,怎么才能找到她想要见的那一个?

马车的速度毕竟还是要快一些的。

人群渐渐少了,很快就将她们送到罗陀寺院门前。

“你就在这里等着,我们烧完香出来。”

菖蒲指挥马夫将车子停好,麦冬先跳下车,然后是菖蒲。

然后,两个人左右各一边把已经戴上纱帽的白棠搀扶下来。

白棠隔着一层纱,看向外面的景色。

她就想着白府设了个灵堂,香火味道重,结果来到罗陀寺,好呗,眼睛快被熏得泪水长流了。

这寺庙的香火也实在是太好了点吧。

真有怎么灵验?白芍回头也来这里烧烧香,没准真能做王妃了。

白棠的嘴角翘了翘,怎么说,能够出来总是好的。

院门的台阶很高,足有四五十级,还好她穿的是素缎的千层底鞋。

要是换了平日在府中穿的绣花鞋,又要不给力了。

这双鞋,还是她另外给工钱,让麦冬的干娘临时缝制的。

“大姑娘不会做鞋?”麦冬有些吃惊。

不是说府中的姑娘都心灵手巧,应该很擅长女红的吗?

菖蒲翻了翻眼道:“你看二姑娘像是会女红的样子吗!”

这个解释真给力,麦冬埋上心领神会了。

大姑娘出手大方,做两双鞋,给一两银子,鞋子缎面还是自带的。

麦冬的干娘收了这个活,嘴巴都快笑得合不拢,连着赶了三个晚上,先送过来一双。

白棠拿了试试脚,那天穿绣花鞋爬树的血淋淋的教训,她是不想再重复一次了。

真想不明白,那种软底的鞋子,走路都不稳,到底有什么好的。

她算是偷天换日,鞋面的素缎一模一样,鞋底用的是千层布纳底、

以前在家的时候,徐氏也亲手给她做这样的鞋穿。

徐氏的手艺更好,这一双只能算勉强了。

走到寺院门前,自然有小和尚出来迎客。

看着坐车来的,这些出家人的眼光也毒,都能分得出所坐来马车,是出自哪家的。

“施主是从白家而来?”

“是,我们姑娘今天想过来祈福,小师父有劳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