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魏晋干饭人(1163)+番外

他问郭璞,“这真就是一盏灯?”

郭璞:“……就是一盏灯。”

赵瑚眉头紧皱,“长什么样子,造型比我元宵那夜挂在府门口的两盏宫灯还要好看吗?”

郭璞:……要怎么告诉他,钨丝灯就是一个圈圈?就跟铁丝绕了一个圈一样,但会发光,且是明亮的光。虽然它好像真的不如宫灯造型好看,但它亮啊,而且不用灯油,要是围着房子绕一圈,两圈,甚至很多圈,岂不是整座房子都在发光?

这可是宫灯也达不到的效果呀。

而且,钨丝发出来的光是白色的!

郭璞试图说服赵瑚。

奈何赵瑚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拒绝了郭璞,但是对他口中的手摇发电机很感兴趣,对电台也很感兴趣。

“我早就想要这两样东西了,我若有这两样,给我各地的管事都配上,岂不是每个地方缺什么我都能立即知道,然后从别的地方调货过去……”赵瑚道:“买卖嘛,讲的就是低买高卖,价格除了货物本身的价值之外,就是看是否紧缺了。越缺,这价格就越高!”

他要是有这玩意,而别人没有,岂不是可以在商界畅快的杀进杀出?

就好像赵含章一样,赵瑚觉得她能打败匈奴,收复江南,电台当立一大功。

赵瑚拉着郭璞道:“我和你做这个生意如何?”

郭璞:“我不会造发电机和电台,你别想了。”

“你不会,庭涵会啊,”赵瑚:“你与他关系好,和他谈一谈,这男人啊,手上还是得有点钱,不然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你看三娘,一年里有三百六十天在缺钱,身为丈夫却一点忙都帮不上,他要是愿意,拿出方子来,或者他让武器坊的人将东西造出来,我拿去卖,我们五五分账,一套电台和发电机,我能分他五十万,卖上十台他就有五百万钱了,到时候三娘再叫穷,他带她到钱库里一推开门,到时候堆到屋顶的钱山滑下,岂不美哉?”

郭璞:……

见赵瑚对钨丝完全不感兴趣,郭璞也懒得再待下去,冷着脸起身,高傲的道:“他有无兴趣我不知道,但我对此毫无兴趣!”

他现在只对钨丝灯有兴趣!

郭璞转身就走。

赵瑚惋惜不已,这门生意怎么就掌握在傅庭涵手里了,忒的难做了。

赵瑚窝在家里盯着管事们算了两天的账,等账目都算清,钱都入库了,这才重新出门。

一出门他就觉得外面的气氛不太对,民间的百姓还是傻乐傻乐的,但一到酒楼里,便能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氛。

大家虽然还在吃酒聊天,却又不单是在吃酒聊天,总有人会时不时的凑近,低声交谈几句。

赵瑚蹙眉看着,招来酒楼的掌柜,“他们在说什么?”

掌柜往下看了一眼,小声道:“他们在猜大将军会不会杀了荀御史。”

“荀组?他又怎么招惹我们三娘了?”

掌柜压低声音道:“荀太傅赈灾被刺杀,荀御史直接说是大将军派人干的,大将军就让荀御史去接回荀太傅,还保证他能活着回来。”

赵瑚听得脑袋都大了,“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听谁说的?”

“外面都是这么说的,大家都在猜呢,大将军会不会趁机把荀家兄弟俩都杀了,他们要是都死了,那小皇帝就真成汤圆了,还不由着大将军搓圆捏扁?”

赵瑚不高兴道:“他早就由着大将军搓圆捏扁了,用得着费这么多事吗?那现在荀组他们到哪儿了?”

“有人算了路程,至少还得三天才能回来呢,荀太傅受伤,肯定得慢慢走,何况,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活着回来,谁知道路上会出什么事耽误时间?”

第1267章 安全回京

荀组在路上什么事也没出,事情顺利得过份。

曾越带了两百兵护送荀组,他则贴身保护荀组,可以说是寸步不离,晚上睡觉都要躺在荀组身边的那种。

别说外面的人伤不到荀组,就是荀组自己都伤不到自己。

不过荀组也没有用自己性命栽赃赵含章的胆气。

元立和赵申押送庾鸿,护送荀藩往回走,两支队伍在半途遇见。

荀组先看到被关在囚车中狼狈的庾鸿,来不及震惊便直奔马车看望荀藩,他得确定他哥是不是还活着。

太医先荀组两天到达,就是他到了以后,荀藩他们才开始出发的,此时正与荀藩在同一辆马车中。

见荀组冲进来,握着荀藩的手就哀恸不已,忍不住开口,“荀御史,荀太傅虽伤重,但只要好好修养便无事。”

元立他们请来的大夫很靠谱,荀藩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血过多和年纪大,大夫正好有一手针灸止血的独门秘技,将血止住后补血的药方一上,就不上不下的吊住了荀藩的命。

太医一到,立即给荀藩输了点血,又拿上好的药材给他一调,此时已经无事,伤口都开始恢复了。

他实在不懂荀组哭什么。

荀组心中复杂不已,既有庆幸,又有后怕,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荀藩找借口打发掉太医,这才从荀组这里知道京城发生的事。

荀藩已经反应过来赵含章要做的事,他看了眼还在哭,显然还没意识到赵含章意图的弟弟,不由的叹息一声道:“由这几十年的乱局可知,天下当以德为要,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

荀组愣愣的抬头,一脸的泪,“兄长怎的突然提起此话?”

荀藩摇了摇头,没有和荀组解释,而是问道:“陛下可安好?”

荀组精神一振,连忙道:“好,只是终日惶恐,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我出京后,也不知赵含章是否会为难陛下。”

荀藩微微摇头,赵含章既然想要重铸国家道德,就不会在此时为难皇帝。

荀藩道:“别耽误了,快快回京吧。”

荀组应下。

外面,元立对曾越的到来也很吃惊,他脸色有些不好看,“大将军为何派你来接引荀藩?还带了荀组来。”

曾越:“我只奉命行事。”

元立:“但你是大将军的副统领,你该寸步不离的跟着大将军才对。”

曾越微微蹙眉,警告他道:“元立,你越矩了,大将军怎么做是大将军的事,我等只要听命即可。”

赵申也晃荡过来,夸赞曾越道:“还是曾副统领通透。”

曾越与赵申行礼。

赵申连忙回礼。

曾越的官职比赵申高,但赵申姓赵,而曾越曾是赵氏部曲,元立不服赵申,曾越对赵家子弟却一直略退一步。

不过赵申也不敢真把他们当家族的部曲看待就是了,他们是听命于赵含章,可不是听命于赵氏。

元立目光沉沉的没说话。

回去的路上,曾越的人接替元立和赵申的人围在荀藩兄弟俩周围,曾越带着荀组和太医和荀藩同住,不管是野外宿营还是住驿站,他都寸步不离俩人。

赵申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他这是在防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