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I am off(23)

“看幼稚园级别的便条,不如看这本书。”欧阳冉淡淡地说,“先给你三天时间,以你的水平,能翻完三分之一,已经很好了。我指的是‘翻完’,而不是‘理解’,我还没指望你到达这个程度。三天後,再来找我。”说完後,他即掉头离开。

这家夥,葫芦里卖的到底什麽药?

凌飞拿起书,厚厚一本,掂在手里颇为沈重,看上去十分陈旧,不知被翻阅过多少次,书脊都有些松动。

随手一翻,里面密密麻麻,以红蓝二色做著不少记号和重点,还有很多注释,这是欧阳冉自己经常翻看的书?

三天……

欧阳冉那家夥认定以他的水平,三天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的阅读量?好,那就让他看看他的厉害!

这段时间,凌飞发奋图强,比平时更用功刻苦,在观摩行情外,又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从财经、统计学到数学,自认技术分析已臻十分娴熟的境地,再艰深晦涩的专业书,都能一看即知。他就不信,这本看起来没什麽料的书,还能把他难倒不成?

凭著一股子劲头,结束完手头的工作,回到家,泡了一杯面,凌飞就迫不及待地边吃边看。

才翻到第十页,凌飞就差点破口大骂。

这是什麽烂书?满页都是大段大段、不知所云的枯燥学术理论,只会说大道理,连验证类内容都寥寥无几,更别说是公式了,连个影子都没见著。

这些纯理论,每句话,拆开来,还算是中文,但组合在一起,就丝毫不具意义,就像人半夜三更的梦呓,吐字是很清晰,可根本无法组织成语言。

欧阳冉这家夥,该不会耍著他玩吧。

凌飞很想把这破书扔出去,但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注释,迟疑了半天,终於还是没有动手。

吃完泡面,他强迫自己坐在沙发上,一字一字地看下去,边看边在心里暗骂欧阳冉。

渐渐的,睡意上涌,眼前越来越模糊,意识也不知何时飞到了远方……

“啪”地一声,感受到刺目灯光,凌飞将手背遮在眼皮上,适应了好几秒,才睁开眼睛。

“你回来了?”

是室友池凯,凌飞下意识看了看挂锺,凌晨二点。

“好晚啊。”

打了个长长的呵欠,抹掉口水,凌飞从沙发上爬起来,一动身,原本摊在胸前的书便滑落到地面上。

这本书的“魅力”实在太强了,足可和安眠药一拼。

池凯弯下腰,拣起书,放到茶几上,淡淡扫了一眼书名,“一天工作八小时不够,回家还要念书,真是辛苦。”

“没办法,那个高人一等的龟毛经理非要我看的。”凌飞转了转僵硬的脖子,拿过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

“你们经理蛮疼你的嘛。”池凯哦了一声。

凌飞“噗”地一声,把水喷得三丈远。

“干嘛反应这麽大?”

“拜托,不要用这麽恶心的字眼!我的晚饭吃的是泡面,你想我全部吐出来啊。”凌飞拼命揉著自己的胸口。

“要是不疼你,为什麽特地拿专业书给你看?吃饱了撑的?”

“依我看……”凌飞想了想,“他根本只是想借此来嘲弄我的阅读水平吧。反正我连大学都没念过,他肯定以为,给我看这种书,是对牛弹琴。”

“你的上司真可怜。”池凯不冷不淡地吁了口气。

“真正可怜的是我!”凌飞叫道。

“如果我是你上司,早就把你这个目无尊长的臭小子给炒了!好心给你书看,还被你骂,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欠扁!”池凯一脸酷酷地走进浴室,“砰”地把门关上。

凌飞瞪大眼睛,想分辩,却又失去了对象,只能像只泄气的皮球,跌回沙发中……

直著脖子想了好一会儿,凌飞倾身,拿过茶几上的书,深吸一口气,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 * *

三天後。

时间:10:00

地点:经理办公室。

人物:欧阳冉和凌飞。

气氛:凝重、沈默、大眼瞪小眼……

“那本书看得怎麽样了?”欧阳冉靠在椅子上,问他。

“我都看完了。”凌飞站著,挺胸回答。

“全部看完了?”欧阳冉微显诧异。

“嗯。”凌飞用力点点头,再加上一句,“每个字都看了。”

“看懂了吗?”

一句话问倒英雄,凌飞抓了抓头发,“呃……这个……”

“吞吞吐吐,并不是你的风格。”欧阳冉深不见底的眼眸,浮上一层淡淡笑意。

“这本书枯燥的要命,大部分都在不知所云……”凌飞不服气地说。

“换句话而言,你根本没看懂。”欧阳冉下了一个结论。

凌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什麽。

他决定忍……

“给。”欧阳冉拉开抽屉,从里面掏出一本书,又递给他,书面赫然印著“统计学与管理”的字样。

凌飞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又叫我看?”

“对。和第一本一样,三天後,过来见我。”

“经理,那我手头的工作怎麽办?”凌飞忍不住垮下脸。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做到两边皆顾。”

SHIT!现在说相信他的能力,早在当初,怎麽连个屁都不放?

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凌飞一脸扭曲地接过书,却没发什麽牢骚,就这麽下去了。

这麽温顺听话,有点出乎欧阳冉的意外。

看来,这只小豹子的脾气有所收敛。

是个好现象。

欧阳冉双手交叉於胸前,靠在皮椅上,淡淡一笑。

* * *

凌飞在MACD论坛上大吐苦水,这两本书──《期货新思维》和《统计学与管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他们既非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也不是财经管理界业绩斐然的人物,他实在不明白,欧阳冉给他这两本书的目的何在。

不一会儿,论坛提醒他有短信,一打开,就看到OFF给他的留言:把两本结合起来看。用《统计学与管理》的公式,来验证分析《期货新思维》里的纯理论。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凌飞脑中灵光一闪,连忙抓过被自己扔到一边的两本书。

这次他耐下心来,把这两本书同时好好过了一遍。他发现,在前一本《期货新思维》中,缺乏实践指标的部分,完全可以用後一本书里提供的公式来验证。

这两本书,一前一後、一起一承,起到了很好的结合作用。

单看一本,似乎并不是很有用,但两本一起看,却顿时柳暗花明,呈现另一番风貌。

凌飞意味到,自己先前仍是太急躁了。

《期货新思维》里,其实有不少新颖独到的观点和理论,最重要的,是其中检讨了不少被大众所公认为合理的指标,指出其中的误区和盲点,再加上欧阳冉划下密密麻麻的重点,凌飞再三阅读,觉得自己似乎抓到了些什麽。

上一篇: 流星屿 下一篇: 沉默岛(痕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