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与王弼却是神色凝重,随后王弼问:“近日皇后可有给边关送信?”
“送什么信?”羡容问出口才想起来,大伯说的大概是给秦阙送信,便又回道:“那有什么好送的,还得让兵部的人送,不知道的以为我写些家长里短的话耽误战事呢!”
王弼道:“要送,皇后可知张相林相等人都发了秘奏送往皇上手中,恐怕霍简也有送,他们在奏章中说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皇上会怎么信,我们也不得而知,此情此境,自然要赶紧写信陈情,若让皇上先相信了他们口中之话,就晚了。”
羡容明白过来,张丞相林丞相他们肯定是写秘奏骂她和王家的,大伯是怕秦阙相信他们。
她马上道:“不会的,就算他们说得再难听又怎么样,皇上走时就是将京城托付给我们的,我们只要守住不就行吗?现在不是守得好好的?”
一片静默之后,王弼没说话,王律叹声道:“也罢,这信送不送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待皇上回京,等待他的是今日的局面。
“太上皇与太后暴毙,死因明显为捏造,朝野上下认定我王家是乱臣贼子,这时候皇上会怎么做?”
王弼沉默无声,羡容不解地问:“怎么做?”
王律道:“处置王家,给天下人以交待。”
羡容愣住:“可是是他……”她想说是秦阙让他们守住京城,但见到大伯与二伯的神色,她停下了,喃喃道:“大伯二伯是说,他会过河拆桥?”
说完又看向王弼:“大伯,应该不会吧,当时是他亲口说的啊……”
王弼知道,年轻的侄女只是养在温室里的花,她只记得曾与丈夫的约定,却不懂现实,此时他开口道:“皇上的确亲口说过,但那时一切平静,而现在太上皇驾崩了,而且确实死于非命。娘娘想想,若皇上回京,不处置娘娘与臣等,朝野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认为皇上包庇王家,甚至是皇上授命娘娘弑君弑父,这般千古罪名,谁也不愿承受,但如果皇上立刻惩治娘娘与王家,便可平息民怨,赢得圣名,但凡皇上思虑一番,便能作出这正确的选择。”
羡容无措地看向二位伯伯,只觉脑中一片混沌,完全不会思考,最后她想到他们今日特地来见自己,便问:“那大伯的意思是……”
王弼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看向王律,两人互看一眼,随后王律上前一步,却是跪了下来:“今日进宫,我们并没有商量出对策,只知摆在前面的有两条路,便由娘娘来抉择。”
“哪两条路?”羡容问。
王律道:“一条,什么也不做,守住京城,等候皇上回京处置,也几乎是等死;另一条……搏一把。”
“怎么搏一把?”羡容急道,她不知道二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磨叽了,说话还说一半留一半。
王律看向她道:“立五皇子为新君。”
这第二条,他只说了这么一句。羡容怔怔看着他,而王律也与她对视。
一时间,她想了许多,立五皇子为新君,那当然就是造反了,五皇子是皇子,但他只是个孩子,真正掌权的肯定是她,是大伯二伯。
秦阙登基未稳,反对他的人也很多,如果改立新君,说不定真有两三分成算。
久久未言,半晌她才道:“可是大哥二哥他们,还有我爹……都在边关。”
王律道:“送信给他们,让他们作好准备,随后就是听天由命了,他们死,好过所有人死。”
羡容看看王弼,又看看他:“大伯二伯是已经考虑好了,只要我点头,还是真的要听我的意思?”
王律回答:“不,没有考虑好。”说着声音低沉下来,第一次没叫皇后或娘娘,而是叫了她的名字:“羡容,虽说我与大哥有以小搏大的冲动,但王家世代从军,从未想过谋逆,我兄弟三人,战场上出生入死,从未想过要背弃谁,更何况我自己的亲儿子也在战场,所以说,由娘娘来抉择,若娘娘决定等待,我们便等着,除了守住京城,什么也不做。”
第67章
羡容想了好久没有头绪,最后回神道:“二伯先起来,我……让我先想想。”
说完,从椅子上下来,在宫中来来回回的走。
越走却越烦,这么重要的事,居然交给她的抉择。但如果大伯二伯决定了,她会同意吗?
她好像也不会轻易同意。
走了几圈,她回头道:“大伯二伯,我们就等着吧。”
王弼静了静,问她:“为什么娘娘会选择等着?”
这话倒把羡容问住了,她自己也不知道。
但她知道,自己很难接受反秦阙,不是怕冒险,而是觉得这样不对,当时他们都说好了的,她可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以及,她也不要这样对他。
这理由说出来很没道理,她觉得得有个更好的理由,想了想才道:“最大的问题,不就是太上皇死了吗?对,人是我杀的,这罪名由我来担,等秦阙回京,我向他坦白就是了,让他拿我的人头祭奠太上皇,我求他留下王家其他人,我想他会同意的,与其所有人冒险,还不如就死我一个,也算一人做事一人当。”
王律道:“也许皇上想要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命,当初他青睐王家,是因为他需要太皇太后,需要王家的支持,但等他再次回京,便不再需要我们了,反而我们的死能为他带来最后的价值。”
“不是的,他肯定不会这样。”羡容马上反驳。
王律叹声道:“娘娘,你涉世未深,并不懂……”
“但二伯都没见过他,怎么就懂呢?”
两人都说服不了对方,这时王弼开口道:“就依娘娘所言,等着吧。”
王律看向他,他正色道:“二弟可曾想过,如果我们真的有所动作,消息传到边关会怎么样?北狄一定士气大增,趁火打劫,决不会轻易退兵;皇上呢?却会陷入两难,是继续打北狄,还是回京来打我们?
“而到那时,我们还要不要往边关送粮草?是不是直接将边境的军队抛弃?那最后得利的到底是我们,还是北狄?不管怎样,这于大齐来说,是一场劫难。二弟,我们王家不该是这样的。”
王律神情一震,立刻道:“我明白了,是我自私狭隘了,娘娘与大哥说得对,我们该苦守京城,尽一切努力让大齐打赢这场仗!”
王弼点点头,“我虽对皇上也了解不多,但皇上能在京城未稳时就毅然带兵抵御外敌,相比起太上皇,皇上更似明君,大齐朝局乱了太久,太需要明君,而我们怎能趁乱谋逆?若最后皇上回来要处置,便处置我吧,娘娘与皇上有夫妻情分,兴许能求皇上赦免,我是王家当家之人,由我来承担罪责再合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