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03)+番外

在这种情况下,纪国的城池更是到了四十一个。

大大小小的城池里,还没包括海边的盐场,那说是盐场,其实在附近已经有了城池的模样。

还有沿着官道驿馆附近的居民,不出一年时间,同样可以圈起来作为镇子存在。

纪国的强势崛起,早就能看出眉目。

他们将几个工厂的大量收获,全都转换为城池的基础建设,以及提高百姓的识字率等等。

由二餐制改为三餐的习惯,更是大大增加百姓们的体力跟身体素质。

吃得好,吃得多,就是能长高个,就是能强身健体。

反观郑国,逐步滑落,跟周一样,被赵,梁,卢,昌,纪,祁六面围堵。

跟谁处不好关系,都会出问题。

偏偏郑伯就如周天子预料的一样,因为郑锡的离开,对周王室更加无礼,几次三番去找麻烦。

去年因为打仗耽误收获,从而粮食不够,竟然又去抢周天子的粮,还带走周天子的几个妾室。

周天子心里不悦,只庆幸早早把妹妹送走。

妹妹在已经归了纪国的锡城,听说过得还算不错,虽然没有以前公主仪的架,但比他强些。

周天子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想了想给赵,梁国君写信。

赵,梁两国来路不正,虽说建国近一年,但依旧被人诟病,这时候急需得到中原诸国的认可。

而作为最正统存在的周天子,他的认可再重要不过。

有谁能比周天子更加名正言顺?

是,人家是衰落,但人家还是周天子啊。

一个需要权势制衡越来越过分的郑国,另一个需要周礼正统的认可。

周天子跟赵,梁一拍即合。

原本还在打的赵,梁立刻一起出兵,帮天子讨伐抢粮的郑国。

郑伯被骚扰的苦不堪言,根本不是赵,梁的对手。

这两国可不是讲周礼的,人家内部的厮杀有多狠,看看满城的尸体就知道,对自己人都能下狠手,对郑国更是如此。

郑伯被迫向周天子道歉,并在胁迫下割城赔罪。

原本的三十九城,在周朝六百三十六年时,变为三十八城。

周天子实际控制的城池也由四座变成五座。

虽然对情况并无太大改善,但总算是有进步的。

天下格局在悄无声息地改变。

纪国从倒数第一,终于变成倒数第二了!

现在各国城池情况。

排第一的依旧是卢国,七十九个城池,稳居第一。

第二是昌国,昌国明面上的城池依旧是六十二。

祁国,掉了两个城池,变为五十八。

赵,四十五,梁,四十七。

纪国,四十一。

郑国,三十八。

纪国,终于在今年年末之前,再也不是垫底国家了!

甚至很快就能超过赵,梁两个国家。

新的一年里,纪国的城池或许不会大面积扩张,会更专注充实人口。

可底子在那,怎么都不会差。

主要各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过来购买恶金武器。

就连昌国都捏着鼻子过来。

按产能来算,他们远远比不过纪国。

正月,纪国国内的欢庆还未结束,各国使臣已经迫不及待过来。

没记错上次这么多使臣过来,还是三国攻纪,纪国胜利说和那会。

转眼间竟然过去五年时间。

五年时间里,纪国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恶金开始售卖,也证明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跟信心。

只是郑国使臣来的时候,跟郑锡难免有些尴尬。

这位使臣其实跟郑锡关系不错,所以派他过来,但看着他们的上卿在纪国如鱼得水,心里很不是滋味。

使臣更知道,郑伯其实也后悔,要是有郑锡在,郑国绝对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而赵,梁,两国,同样难免尴尬。

他们的使臣跟缪成志认识啊,不仅当过同僚,还阵前对打过。

现在要坐下来分一些恶金武器,谁高谁低,一眼便知。

祁国使臣脸色也不太好,因为他们看到了百万国的人!

百万国的使臣?!

一个东夷小国,也来买恶金?!

他们能建国,那还是占了祁国的城!

唯独昌国使臣心中装着大事,不过他见各国使臣对纪国脸色都不善,心里渐渐安稳。

想着临行前国君的嘱托,这位使臣擦擦头上的汗。

纠结天下诸国,联合攻纪,真的可以吗?

五年前的三国攻纪还历历在目。

那场仗直接给了纪国发展的时间。

国君又来?

还说什么,一定要在火焰燃高之前扑灭。

否则他们各国都不是对手,迟早会被一一吞并。

昌国国君还道:“其实现在都有些迟了。”

哪怕拼到各国人口损失一半,也要灭掉纪国。

这句话让使臣心里发颤。

他们国君是不是老了,老糊涂了,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纪国确实厉害,但也只在郑国之上。

需要这么紧张?

还把各国一一吞并,怎么可能。

昌国国君不求下面人理解自己的意思,只要照办即可。

这位使臣便是会照办的人。

等恶金买卖结束,他就会联系各国使臣,送出绝密信函。

五年前,三国攻纪。

五年后,六国攻纪。

其实两次都有昌国国君的意思。

纪国,真是这么可怕的对手?

在昌国使臣沉思的时候,纪国小公子纪凌笑道:“纪国三邻之中,与昌国关系最好,这次恶金头次售卖,自然要先给昌国。”

说着,纪凌对这位昌国使臣笑意盈盈:“您说是吧?”

使臣下意识感觉不对,刚想答,又看其他使臣不善的目光,忽然发现什么。

如此捧昌国,招他国的眼。

那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纪凌说完,其他官员接上:“昌国比其他国家多三成,就此定下。”

拿出来售卖的恶金就那么多。

昌国还多三成?!

面对更加不善的目光,昌国使臣心底发寒,自家国君的考量果然没错。

纪国实在过于可怕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昌国使臣越是心底发寒, 越知道国君的想法是对的。

只有趁着纪国还没真正起来的时候按死,才最安全,否则后患无穷。

可他现在陷入两难。

一方面是多出来的恶金, 另一方面是其他各国信任。

没有一个国家能拒绝这么多恶金器具, 不管作为农具还是兵器, 都是极好用的。

可他要是真的拿了,再去说服各国,就会显得很无力。

公子凌一句话,让他陷入两难。

对人家来说不过招招手的事。

纪凌朝他笑笑,并未说太多。

昌国国君不是普通人, 这件事不仅纪伯说过,郑锡也重点提醒。

天下诸国里,虽然大家都在努力造恶金。

但只有昌国国君下的本钱最大,这几年他们悄无声息地, 真的捣鼓出东西出来。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