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04)+番外

别看近些年,相邻的郑国, 祁国都跟纪国有矛盾。

可纪国最关注的, 依旧是沉默的昌国。

不是纪国多心, 而是在三国攻纪的时候, 已经证明他们不能相信任何一个国家,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当时几方看似和好, 其实心里都憋着气, 看后来的事情就知道什么叫面和心不和。

这次诸侯国齐聚纪国,只有昌国人对恶金兴致缺缺,重点基本都在其他各国使臣身上。

纪凌见此随手一试, 果然试出问题。

其他国家过来的目的或许是为了买恶金, 但昌国绝对不是。

说起来, 其实各国都有些优缺点。

昌国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没有一个真正得力的臣子,换了厉害臣子当这个使臣,说不定还真的不露一点破绽。

可惜纪国经过多年发展,以及多年培养人才,又找来郑锡,缪成志这样的帮手,在场不止纪凌一个看出问题。

所以接下来恶金分配上,昌国使臣苦不堪言,但这苦又不能说出来。

纪国处处对他们优待,好像跟他们关系多好似的,直接把昌国跟其他国家划分开。

其他国家不好惹卖恶金的纪国,只好阴阳怪气昌国。

“你们昌国不是会作恶金吗,怎么还过来买。”

“当初三国攻纪,就你们还把关系处好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这种情况下,昌国使臣也知道,联合几国攻纪的事只能暂缓。

纪国放出去的头一批恶金,就在这种情况下结束。

其实各国拿到的都不多,但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各国明显知道纪国的态度。

一时间,纪国跟诸侯国的关系又好起来。

纪伯的名声水涨船高,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夸他为多。

更别说借着这个机会,纪国铸造室送出十几,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还造了宝石镶嵌的剑鞘。

因为有了剑鞘,所以送人也是无妨的。

各国国君跟名士得到宝剑,皆是爱不释手。

纪伯还感慨:“几年前他们都怎么说我来着。”

“一次肥皂。”

“一次放奴书。”

“一次送宝剑,老子的名声更胜从前。”

确实,纪国实力的变化,就是纪国国君风评的变化。

但纪国并未沉迷这次的影响力上。

目光专注放在昌国。

北面中原的郑国已经不足为惧,赵,梁,周的合体,都能让他们焦头烂额。

祁国内里的农奴矛盾不过只是缓解,仿照纪国田税制度,放弃井田的推行还未完全推广,所收的粮税连年减少,还有百万国在旁边看着。

三国攻纪只剩最后一个国家,昌国。

昌国明面上的城池一直没有变化,纪胜的探子也派不到更远的地方,不过约莫已经拓展到现代的重庆湖南一带。

那边山多路险,但不代表人力不能征服。

纪国都能往南方跟东边发展,昌国国君如此聪明又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做法。

纪凌甚至认真想了想。

他们后世那么大的面积,应该都这么来的?

看着中原各国“和平”相处,其实暗戳戳都在往外一点点延伸。

真就没有一块土地是白来的。

其他两国可以不管,昌国的问题则渐渐凸显。

甚至售出低等恶金都因为昌国的缘故。

对比其他国家能摸清虚实,昌国到底有多少城池,多少人口,发展到哪,纪国都不太清楚。

所以这次售卖结束,纪国内阁里主要讨论的话题就是他们。

纪胜派出最好的轻骑,终于发现问题。

昌国使臣在纪国时没能联系到各国使臣,只好带着比其他国家多的恶金回昌国。

昌国国君听明原委也并未处罚,只说了句纪凌的名字,之后又秘密派人前往各国。

就是这个前往各国被纪胜发现。

这表明一点,昌国还未放弃联合天下诸国攻纪。

越是这样,越表明昌国国君对纪国的重视。

这不得不让纪国警觉,连郑锡都对此表示担忧。

纪国现在的能力是很强,但还没强到能应对那么多国家的地步。

以纪国的二百二十万人口,面对各国加起来四五千万人口。

这都不是武器先不先进的问题,更不是拥有多少技术的问题。

车轮战都能耗死纪国。

纪国一死,技术瓜分天下。

若郑锡还在郑国,肯定全力促成此事。

对纪国来说,好在郑锡在纪国了。

郑锡分析:“昌国如此提议,最先响应的是肯是卢国,卢国的卢山鸣肯定支持。”

“然后是祁国,接着赵,梁。最后郑国也会同意。”

有现如今最大的昌,卢,祁三国真心实意要打纪,剩下诸侯必然纷纷响应。

怎么兜兜转转,又到这种地步。

纪凌啧了声,看来太强也是一种问题。

只不过当年三国攻纪,现在变成六国攻纪。

纪凌道:“要赶在他们联合之前阻止。”

如何阻止?

信件可以拦一封,却不能此次都能捉住信使。

如果捉得狠了,反而让天下各国忌惮,加快攻纪的步伐。

不得不说,昌国国君确实有些本事。

跟郑锡,纪凌想的一样,他最先联系的,也是卢国。

卢国的卢山鸣也给了消息,说卢国愿意跟昌国一起攻打纪国。

这可不是上次塑料联盟,而是真的想打,真的看出纪国的潜力有多大。

五年前的危机再次降临。

但五年后的纪国也不是那么简单能应付的。

纪凌最后点了点昌国的名字。

看来解题思路,还在昌国上面。

或者说昌国国君。

就在各国暗流涌动,开始思考是否同意昌国国君响应时。

纪国在年初二月,突然有了一个提议。

和平盟誓再次召开,纪国推选昌国国君为盟主!

还有个百万国也跟着响应!

百万国什么的,周都没认,自然不在意。

所有人在意的是,昌国国君不是要攻打纪国吗?!

怎么纪国还推他们国君当盟主!?

首先最为气愤的自然是郑伯。

上次和平盟约的盟主就是他,可他被郑锡撺掇着打纪国,没打成功还毁了名声。

现在郑锡在的纪国,竟然要推举别人。

这个消息一出,各国讨论要不要打纪国的声音直接停滞。

什么打不打的。

先讨论和平盟约吧!

纪国宫室。

杜邗感慨道:“换做几年前纪国提出和平盟誓,肯定没人响应,这次倒是都上心了。”

国小的时候说话都没用。

现在国力强了,一边招人眼,一边被人尊重。

好难啊。

怎么觉得这样的难题永远会存在?

杜邗最后这句感觉难题永远会存在,让纪凌微微抬头。

其实吧,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就是。

大统一。

华夏这块地,虽说风土人情不尽相同,但终究是炎黄子孙。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