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把祁未平夫人吓一跳。
祁夫人平时沉默,平时不怎么反驳夫君,可现在忍不住道:“平时家里采买账目都是我来做,您不会开酒楼的。”
祁未平却开口:“逃走的人都能开,我为什么不行?”
别说追回逃奴,根本不能追,人家是纪国的百姓,不是祁国的奴隶歌姬。
祁夫人心道,人家有手艺,还在底层摸爬滚打过,这能一样吗?
但她向来不会反驳夫君,只好看着下人拿着银子去买宫室附近的店面。
可思前想后,祁夫人干脆出门自己去盯着。
家里本就没多少钱,不能让夫君乱花,再看看在家闲得没事的子女,更是头疼。
等纪凌知道的时候,酒楼已经在祁夫人的操持下正式开业。
祁夫人还找了酿酒的法子,以卖酒在榆城大小饭馆酒楼里别具一格。
现在纪国的酒水买卖还未捏在手里,她这么做也不犯律法。
其实不是祁夫人想当酒楼的话事人,而是她不盯着看,那就会出问题。
等她上上下下准备好,酒楼的实际运营者就变成她。
再加上她去官府办各种东西的时候,纪国来的官员对女子经商并不排斥,女子抛头露面也没什么,这才祁夫人愈发大胆,还带了会算数的女儿在左右。
半个月下来,宫室官学那边开始招生,这个酒楼也开业。
祁未平还是有点运气在,他赌气要在宫室官学附近修酒楼,而这附近的人流量也确实很大。
虽说后面的事跟他没关系,但这酒楼还真的开了。
祁夫人还劝回几个歌姬跟厨子,会做饭的做饭,不会做饭的就招待。
祁夫人更是想到公子凌说的,想要开得好,应该去纪国都城学学手艺。
都说纪国美食好吃,那就去试试?
这大概就叫听人劝吃饱饭?
祁夫人让自己儿子带着五名厨子去纪国都城,正好他们出发的时候,官道水泥路修好,坐马车去还能快去快回。
等纪凌把榆城官学上下打点好,学手艺的人都回来了。
回来时还买了纪国的铁质炊具,成为榆城头一家炒菜馆,手艺更是不错。
靠着会酿酒跟好手艺。
祁夫人的酒楼竟然越来越好,其他城池的人都知道祁国卿士家眷留在纪国榆城开酒楼了!还赚了很多钱!
祁未平其实有点懵。
别看他三十多岁的人,遇到事还是懵的。
就是靠着自己姓祁,有点贵族血脉,这才能吃喝不愁。
好在他做事不成,不会捣乱,思前想后觉得,既然是自己夫人一手操持,那就还给夫人。
他当初就是头脑发热要开酒楼,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想好。
至于自己?
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不要惹事就行。
经历过战乱,又经历过这些,怂也有怂的好处。
祁夫人刚开始不适应。
以前榆城还是祁国的时候,她们这些人根本没事做,也不好抛头露面。
现在变了个国家,好像生活更好了?
怪不得很多平民一口一个自己是纪国人。
祁夫人现在心里,也认定自己是纪国人。
纪凌离开榆城时,祁夫人带着子女都换了纪国的户籍,只有祁未平没换,可他也没阻止家里人换,人设还是那样,丝毫没有崩的。
纪凌看着榆城官学,心里安定了些,这里距离纪国最近,官学还是比较好建立的。
反对用纪国文字的,也就祁未平一个,但他那性格又掀不起风浪。
领头的闹不起来,剩下的人很快也按部就班做事,想回祁国的回祁国,想留下的留下。
有文字技术的人,学习起纪国文字并不困难,只要好好学,甚至能当夫子。
而且无意让榆城的餐饮发展起来,也是纪凌没想到的。
有些歌姬跟厨子的组合,甚至准备去其他城池发展。
没办法,榆城这边小饭馆太多了。
有一对要去的地方,跟纪凌正好同路。
那就是有名士居住的祁自,人称祁先生。
看名字就知道,能以国姓称先生的,天下间也少见。
天下十位名士,纪凌只见过两个,一个卢国的仪先生,现在已经断了联系。
一个庆国的耘先生,现在是纪国的国子监主簿。
这两位性格虽然不同,但皆有真正的名士风范,让纪凌对名士印象极佳,连带着这位未见的祁先生也有些尊敬。
所以一到津城,纪凌便带着杜或,锦涌前去拜见祁先生。
但纪凌刚到,原本敞开的大门直接关闭,显然并不欢迎。
急匆匆赶来的津城郡守眉毛直跳。
谁不知道公子凌的本事,谁不知道国君跟大公子对小公子的宠爱。
若这会公子胜在,这臭脾气的名士肯定被直接拎出来道歉。
也是自己来晚了,否则也不会让小公子吃这个闭门羹。
津城郡守暗骂一句,连忙请小公子先到官署休息。
等到了官署,见小公子并不生气,这才放下心解释道:“这位祁先生名气虽大,脾气却特别臭。”
“而且他还放话说。”
“说津城并未完全失守,他的住所还是祁国人的地盘。”
“若不是您跟郑锡郑大学士说要善待所有有学问跟有名气的人,我们早就派兵了!”
郡守越说越生气,显然早就看祁先生不顺眼。
有学问的人有脾气,这很好理解。
当初庆国失守,耘先生就守了很久。
但那会庆国国君确实没失守,一直在他祖父的手中,那样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而这位祁先生的坚守,就是拿纪国给的好意当脸面。
俗话说,就是有点蹬鼻子上脸。
不怪郡守气愤。
纪凌大概明白,问道:“他不满什么事?不满津城被纪国占领,还是不满文字改为纪书?”
“都不满。”
“更不满招收平民学子。”
“小公子您知道,我也算卿士出身,所以他还算客气。”
“可我最得力的手下都是平民出身,祁先生半点面子都不给。”
这位郡守虽是贵族,但也是万里挑一考进来的,更知道自己身边人的能力,对有能力的人,他丝毫没有偏见。
放在纪国稀松平常的事,那祁先生就像着魔一般,认着死理不放。
都这年头了,还真当卿士高人一等?
纪凌微微点头:“这地之前的卿士呢?”
“大部分投奔去祁国新都了,小部分住进祁先生宅子里,他那宅子可不小。”
毕竟是祁国名士,以前祁国在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优待。
纪凌听到这,已经有了想法:“所以这些人,就是让他们走,他们不走,一定要说那宅子是祁国的地?”
“对,说什么那块宅子在,津城就没有完全归顺纪国。”郡守答。
郡守有些好奇,他们机智多谋的小公子,会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纪凌看看他,直接道:“既如此,那就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