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17)+番外

“他们自然是祁国人,还有守着祁国的地,那就打下来后好了。”

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跟他们磨叽。

过来的目的是开设官学,推广纪书,没时间跟他们搞这些有的没的。

在津城都在看公子凌要做什么的时候,当天下午一支骑兵直接冲进祁先生家中,高喊:“津城全部打下!尽数归纪国所有!反抗者杀无赦!”

围观的百姓啧啧称奇,更多还是想笑。

之前不就是仗着名士的名声,还趾高气扬的。

本以为小公子会忍了,好好说话,毕竟他对其他名师真的很恭敬。

没想到上午赶走的小公子,下午就被“攻占”。

杀无赦的话一说,宅子里的卿士们直接腿软。

消息传到国都的时候,公子胜一听给弟弟到祁先生门前,直接当着弟弟关大门,手里的刀就握紧了。

等知道骑兵攻占后,嘴角露出笑容。

不错,就该这么做。

要是自己在场,当场用什么祁先生祭旗。

就连国子监的耘先生都懒得说话。

不是说祁先生不能守着祁国,若他真想守,就该去祁国新都。

而不是强撑没用的体面,指望纪国这种务实的国家跟他们虚与委蛇。

等知道祁先生对平民学子,以及平民入官学的态度,更知道小公子为何这么做。

让平民入学,几乎是纪国打出来最鲜明的旗帜。

也算如今纪国人才济济的重要原因。

祁先生在津城如此对待平民出身的官员,留他又有什么意思。

原本想着请他去当地官学当夫子,为人傲气了点,小公子都能忍。

但他都这种态度了,小公子若还是对他好声好气,岂不是让平民出身的官员们憋气?

果然,纪凌一声令下抓起这群故作清高的名士,卿士。

纪国所有平民为之一振。

名士怎么了!

阻碍平民学子入学!

就是该抓!

抓得好!

纪国还缺这个名士吗?

而且纪国也没做什么啊,只是绑了他们直接扔到纪国跟祁国的交界处而已。

这种态度已经够好了吧?

他们一不杀人,二不打骂,只是把你们的人送回去而已!

祁先生站在旷野当中,看着祁国城池,再看看另一边的纪国城池,气得几乎发抖。

纪国,不是说纪国对名士很好吗?

没打仗之前,什么最好的纸张,最好的香皂,全都不吝啬来送。

这叫对名士好?!

他本以为借着纪国的好,可以守住祁国在津城最后一块地,现在,现在自己都被羞辱了!

扔名士这事一出。

剩下所有新城池都知道了。

谁也不能阻拦纪国建官学,谁也不能阻拦纪国招收平民学子。

更不能阻拦纪书推行。

所有当拦路虎的,全都会像名士祁先生一样被丢出去。

接下来敢拦着的,看看自己有没有本事吧!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解决了这些麻烦, 再有名士做前例,接下来的官学建设非常顺利,推广纪书也少了阻力。

纪国又不是非要你们不可, 想回祁国就回, 他们绝对不拦着。

如果想搞事情的话, 想想自己有没有名士的名气大。

公子凌都敢收拾名士,还收拾不了你们?

纪凌丝毫不知道,他的名声已经渐渐开始传开。

之前纪国专注内部发展的时候,外人只知道纪伯两个儿子都很厉害,大儿子善战, 小儿子善工事。

既有纪凌刻意低调的缘故,也有当初纪国不入人眼的原因。

但这一仗过来,更多人看到纪国这位才华横溢的小公子。

他性格温和,不爱发脾气, 只是看向别人时好像完全把人看透一般。

明明他才十七岁啊!

甚至还没过十七岁生辰!

虽说扔名士让他在文人圈子里名声变差,但这种利落性格同样招人喜欢。

不过杜或还是道:“因为允许平民进官学的事, 已经有很多人讨厌咱们, 这再扔个名士, 其他名士会不会更讨厌纪国?”

“而且名士会马上要开了。”

名士会?

纪凌疑惑看过去。

他怎么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

杜或惊讶道:“十年一次的名士会, 明年就开, 一般都在聚在郑国, 年初发出邀请, 三四月份聚在郑国。”

郑国在各国中间,每十年就会召集天下名士。

这还是郑锡以前组织的。

纪凌这才知道,为什么郑锡手握那么多人的名单。

还能清楚知道祁国到底谁有用谁没用。

这甚至都是郑锡给郑伯收揽的人脉?

可惜了, 现在全部便宜纪国。

不过他来这里才六七时间, 自然不知道这些事。

“郑国今年元气大伤, 明年必然会举办。”纪凌开口道,“不用管他们,明年的事明年再说。”

不过杜或说得没错。

他们纪国官学在平民中大受欢迎,可各国贵族渐渐回过味,此举将会降低他们的影响力。

诸如卢国,卢国也有人赞同平民入官学,但上卿卢山鸣就反对。

当自己孩子,子侄不够优秀,又想把位置留给他们的时候,肯定要一一清理竞争者。

没人想让自己的竞争者增加,既然自己进步不了,那就拉下对手。

但纪国开的这个先例,让很多有才华有想法的平民开始不那么“安分”,贵族眼中的不“安分”。

所以说纪国得罪很多人,这话确实没问题。

现在加上对名士之一不好,估计明年名士会上,纪国耘先生还好,其他人会不太好过。

还是那句话,算了,反正明年才举办。

现在十月底,还有三四个月时间,想那些干嘛。

他还是赶紧把城池里的官学建起来再说。

其中最艰难的还是建造印刷厂。

纪国六十六郡,四五百个县,只有国都一处印刷厂肯定不够,甚至一处造纸厂都不够用。

可在哪建厂,全都需要规划,建厂的位置也需要斟酌。

而且各地的郡守已经琢磨好处。

如果在自己郡里建起这种厂,无论税收还是直接的收入,甚至安排大家工作,那都是极好的。

所以各地都在眼巴巴看着,只等着印刷厂放在自己那。

可惜纪凌出发前就做好准备,根本不为所动。

甚至在安排郡守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

其中一座印刷厂,就在樊璇当郡守的郡里。

樊璇以前是野人部落族长的儿子,因为偷农具才到了纪国。

当时他的聪明已经展现,之后还负责过一段时间的造纸厂,再之后去国子监读书。

现在成为郡守。

算起来,纪国的郡守什么出身的都有,平民,贵族,野人部落的人,更别说郑锡还是郑国人,缪成志等人还是庆国人。

各国国君都在喊着广纳人才,但真正能做到的,也就纪国。

现在各国百姓都知道,如果想要出头,又或者有其他想法,去纪国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