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马具肯定已经调整好,还能给小儿子驯服个小马。
他们渐渐发现,马匹从小开始训是最好的,已经有第一批的驯马师在培养小马驹了。
大哥更是指着自己伤口道:“我摔就算了,你可不行!”
纪凌哭笑不得,自己顶多骑着马走两圈,他们都是在马背上练刀枪棍棒的,这能一样吗。
不过说起来,他倒是对练练枪法感兴趣。
他这话一提,自然有无数人愿意教授,纪国旁的不行,练武绝对在行!
只要不提骑马的事,那一切都好。
纪叔公一听纪凌要做危险的事,立刻吹胡子瞪眼:“有这功夫,你不如来铸造室,咱们看看怎么精进兵甲!”
还精进?!
纪国现在的武器已经领先世界了,再精进就有点可怕了!
至于火药那种东西,暂时还是不出现为好。
冷兵器跟热武器的杀伤力对比太过夸张,纪凌并不能保证这种东西一直在自己手中。
而且华夏诸侯子民皆是同胞,对同胞用热武器,实属不当人。
纪凌退避三舍。
他还是去造纸吧!
造纸更适合他!
池塘里的竹子整整浸泡了三十天,外面的青皮渐渐褪去。
得到这样的竹子之后,池塘旁边再架起一口大铁锅,把竹子跟石灰一起蒸煮。
做到这一步的时候,谁都知道公子凌要干什么。
但所有人还是热心帮忙。
公子凌的事少打听!
打听了你们也不懂!
竹子跟石灰又煮了七八天的时间,最后的工序便是把煮烂了的竹子再次打成泥状。
这样的竹泥直接倒入水槽里面,把做好的丝网状正方形竹框放在水中荡料。
已经打成植物纤维的竹泥慢慢附着在丝网上,沥干水,反复压实附着的薄薄竹泥。
做到这一步,已经能看到纸张的模样,只是这会还是湿漉漉的。
若想纸张更厚实,那就反复再做几次,想要薄纸张,那就可以晾干或者烘干了。
从砍竹子到终于可以揭开纸张,足足耗时近两个月。
纪凌从未想到,自己拿到日常所需的纸张时会这么激动。
终于可以不用竹简了!
终于可以不用锦帛了!
薄薄的纸张终于出来,赶来凑热闹的纪伯,杜上卿等人,立刻认出这个东西。
这不就是天下间十分昂贵的丝絮纸?
便是国君纪伯都没见过几次。
轻薄,便捷,能写字。
是比锦帛还昂贵的存在。
现在天下间,只有盛产丝绸的郑国国君一年能用十几张。
“丝絮纸?当真?”纪伯下意识道。
杜上卿同样震惊,早些年他也加过一次丝絮纸,郑国国君宝贝的跟什么似的,根本不让人碰。
毕竟做上百尺丝绸,才能得到薄薄几张丝絮纸,肯定宝贝啊。
接下来让他俩更震惊的事发生了。
因为纪凌的院子里,摆满这样的纸张。
这,这怎么来的?
他们纪国哪有那么多丝绸?
这个想法刚出来,两人同时拍拍脑袋。
造纸的过程,几乎是他俩看着完成的,这院子里从来都没有什么丝绸,有的只有竹子!
纪凌多次说了,就是以廉价的竹子为原料。
纪伯跟杜上卿对视一眼,都从这里面看出巨大的价值。
别人百两银子才能得到的薄薄纸张,到他们这里,用廉价竹子就能造!
更不用说这纸张的用途。
同样是写字用的工具,纸张比竹简好上不止一点!
这两个纪国的聪明人,不用纪凌多说,已经从这薄薄的纸张上看到未来的前景。
纪凌还在那努力收晾好的纸张呢,刚抱着半斤竹纸回来,就听父亲和杜上卿唾液横飞地讨论纸张用途。
“以后写字都能用纸了。”
“肯定啊,看这纸张的细腻程度,比竹简好太多。”
“嘿嘿,让郑伯没事就跟我炫耀他们的丝絮纸,老子能拿出一大框!”
“要不然卖出去一点,正好充实一点国库。”
跟在纪凌身后的杜或表示:父亲杜上卿你冷静一点!咱们的国库已经够充实了!
宫室院子里气氛有些好玩。
年轻的纪凌跟杜或反而很冷静,旁边两个父亲兴奋异常。
等大家冷静下来,开始清点这次造出的纸张时,气氛再次冷静不下来。
一百斤竹子,一共做了五十斤的纸张。
竹子这东西太过廉价,生长速度又快,放在南方的山上,几乎等于不要成本。
如果换做丝绸废料所做的丝絮纸。
那成本直接翻上百倍。
上百倍!
上百倍也得不到五十斤纸!
公子凌,这是挖到一座金矿啊!
纪凌自己都没想到,父亲跟杜上卿竟然直接拿丝絮纸对标。
不过想想,好像确实差不多?丝絮纸要更绵软,他这个更有韧性。
反正两个纸张都很不错。
在上面写字的时候,也证明这一点,纪凌做的竹纸丝毫不透墨,看着光滑平整。
杜上卿甚至觉得,自己在纸上写字,要更好看?
这也说明,纸张正式做成了!
纪凌见他们欣喜若狂,忍不住拉着父亲道:“父亲,冷静,冷静。”
这能冷静吗?!
根本不能!
纪伯直接抱起小儿子。
“我儿真是福星!”
“还有什么,是我儿不会的?!”
没有!
杜上卿跟他儿子杜或同时摇头,同时激动的看着手里的纸。
杜上卿隐隐感觉,纸张的造出,恐怕不亚于铁器的产生。
就像铁器代替青铜器一样,纸张很快就能替代竹简。
而且两者甚至有共同点,都是用廉价的产物来代替昂贵造价。
这些,都是真的于国于民有利的事。
造纸。
纪国又一张底牌握在手中。
新五城的田地收获,兵甲的更新迭代,纸张的造成。
纪国,再也不是那个战争机器,更不是半个国家。
它拥有的,只怕比天下诸侯国加起来都要多。
不过在杜上卿心中,这些底牌都比不过一个人,公子凌。
公子凌才是纪国最大的底牌!
他今年不过十一。
杜上卿已经期待,等各国诸国发现这些事的时候,那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杜上卿笑眯眯看着纸张,对还在兴奋的纪伯道:“国君,吾是本国上卿,平日文书公文众多,最需要纸张,您看要不然多分给我点?”
还在抱孩子的纪伯:?
他还没用到呢!
怎么就有人过来抢了!
“不给不给,你等下一批再说,这是我跟夫人的。”纪伯直接拒绝。
杜上卿可不听这话,手疾眼快拿了不少,还给自己儿子使眼色。
国君跟上卿正在争的时候,终于忙完的纪叔公同样出现在纪凌宫室院子。
以他的眼力根本不用多说。
看看写了字的纸张,瞬间明白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