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94)+番外

祁伯赶紧柔声哄道:“纪国一会招揽缪成志,一会耘先生,还有郑锡,怎么还要把你拉过去。实在太可恶了。”

祁喜这才好笑:“是我自己想去,有人说他们的一亩地可以产五六百斤稻子,还是去看看比较安心。”

原来是为了田地的事。

祁伯放下心。

以前祁国还不是种田最厉害的时候,喜上卿会经常往外面跑,这次听到人家的粮食厉害,肯定要去看的。

祁喜收拾收拾前往纪国,还未到纪国国都,刚进境内,就盯着沿途的田地看,祁喜越看越喜欢。

明明一两天就能到的路程,他硬生生走了半个月。

每到一处田地,都要仔细看看,那水渠的情况也被他摸得很透。

其他东西能藏,田地水渠放在哪,懂行的人一看便明白。

祁喜就是那个懂行的人。

到了国都,祁喜郑重收拾收拾衣服,对于这种善于种田的国家,祁喜非常尊重。

等祁喜整理好自己的大袖子,迎面便看到穿了胡服的老者,老者身强体壮,怎么有点眼熟?

定睛一看,那不是郑锡吗?

他怎么穿着胡服?

难道是纪国对他不好?

几个天下有名的臣子,基本上都认识。

祁喜刚要喊他,只见郑锡下人牵来一匹马儿,那马儿俊俏得很,看郑锡的表情无不欢喜,哪有受委屈的样子。

以前就听说郑锡想要马具,这下终于满足心愿?

纪国这边早就收到祁喜要来的消息,纪凌更知道他沿途在做的事,他们没有阻止,那也是默许的意思。

一个是公子钦想跟祁喜交流种田心得,当然自家很多东西都不会说出来,全都是有保留的交流。

还有就是,之前三国攻纪,祁国这边赔偿的是几年的海盐,当时说好的五年,从周六百二十二年到今年二十六年。

算算时间,已经快要到期了。

盐这东西必不可少。

虽然境内也有矿盐,但矿盐的开采到底不如海盐便利。

而且纪凌有意外海边扩张,自然要找个合理的借口。

海盐,就是这个借口。

纪凌放出粮食增产的消息,果然引了祁喜上钩。

纪国这些东西根本不怕别人看,看了也学不会。

比如说那水渠吧,修的是很好,可也依靠结实耐用的工具,如果用落后的工具自然没问题,可花费的人力物力,那就不好计算。

良种更是牢牢把握在纪国人手中。

这良种可不是种一季,以后年年有,很多种子种着种着会退化,必须要重新培育。

纪国的新五城里拥有最大的育种基地,根本不担心这种问题。

其他国家就算弄到不少,只能种个一两年,便要重新培育新种。

技术在手里,对这些事根本不带怕的。

祁喜的到来并未在纪国引起太大风波,他基本都在田间地头活动。

纪凌跟公子钦在旁边陪着,三人越聊越投机,并且一致认定:“对啊,谁会不喜欢种田!”

喜欢种田的人,一定是个好人!

纪凌笑,不过祁喜的喜欢其实更过激一些,那种想把耕牛铁犁偷走的样子,他看出来了!只是没拆穿而已。

看到最后,纪凌把早就准备几把铁质农具拿出来,算是见面礼。

祁喜当即上手试了几下,看着农具的韧度跟锋利,便知他们祁国最先进的农具也比不过。

他这一趟过来,说是日常访问,其实就是冲着这些东西来的。

可学了几天,心里愈发清楚,专门培育的种子,祁国没有,恶金造的农具,更是没有。

只学会个修水渠能有什么用。

祁喜笑着道:“农具确实好,只是单有这几个也没什么用。”

“听闻纪国恶金造得越来越好,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拿来售卖?”

说罢,祁喜又道:“好像昌国那边对恶金也有眉目,纪国要是售卖的话,一定要赶早。”

在纪凌到这个时空之前,各国都尝试过怎么炼铁,不然当初纪叔公怎么那么快同意实验。

之后纪国做出些成果,诸侯国无不效仿。

但技术就是这样,或许原理不怎么复杂,但真正想要学会,一点点技术差距,那就是天堑。

拿造纸来说,说白了竹子泡水,可怎么泡效率最高,怎么才能得到植物纤维,需要很长时间的钻研。

其他各国不得其法,唯独下了大力气钻研的昌国有了眉目。

上次郑锡就提过一嘴,纪凌自然知道。

这会祁喜提起此事,既是问纪国能不能卖他恶金农具,也是暗暗提醒,等昌国做出恶金,纪国再想售卖的话,就有些晚了。

世上的钱谁都想赚啊。

公子钦也听出话里话外的意思,但他根本不慌,有凌弟在,这种事不用操心。

纪凌也笑:“昌国做出来了,也不好量产。”

单独做铁器没问题,可问题是量产。

纪国独有的炼铁法,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融合了无数人的智慧。

纵然昌国可以跨过几十年的鸿沟,但想几年里赶上千年的进度,基本不太可能。

祁喜没想到,自己竟然没吓唬住人。

看来这位传说中的公子凌果然多谋。

这下祁喜发愁。

这些恶金农具实在太好用,种子也很特殊。

怎么才能从纪国弄来这些东西?

祁国有什么值得交换的?

金银?

这都不用说,纪国那几个厂子都是吸金大户,人家纪国富得流油。

就算给金银,那定然是祁国不能承担的价格。

粮食?

这就更好笑了。

纵然纪国田地数量没他们多,可这质量。

祁喜脸色难看,他不得不承认,纪国田地的质量,比祁国好太多。

庄稼质量更是不错。

现在虽是二月份,但地里的庄稼长得极好,这些东西他最熟悉不过。

原本看到庄稼的欣喜变为担忧。

他们祁国一直以种田厉害自居,从分封开始就在研究,这百十年更是突飞猛进。

可惜自家的突飞猛进跟纪国比起来,根本一文不值。

祁喜本以为换农具无望,只要罢休。

可他在纪国官员陪同下去酒楼吃酒,听那酒楼伙计随口道:“从明年起就没有便宜盐了,不知道盐价会如何。”

便宜盐?

盐价?

祁喜眼睛一亮。

对啊。

盐!

纪国的盐一直是他们提供。

对盐这种事,祁国并不在意,他们虽然有几个城池靠近海边,但还是种田为主。

盐够用就行,顶多这几年要提供给纪国,所以多晒了点。

祁喜掐着指头算算时间。

赔偿纪国的盐马上要到期。

那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换?

盐这东西谁家也不可或缺,纪国人一天吃三顿饭,用的盐肯定更多!

想到这,祁喜吃饭都更香了。

不过刚吃一口肉,再吃一口饭,纪国怎么回事,连种出来的米都更饱满?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