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96)+番外

都在努力让自给自足,不依靠别人。

祁国还想依靠其他国家得到恶金,只有昌国一门心思自己钻研。

昌国国君确实是个狠人。

纪凌约莫知道,他们已经知道锻造法,就是一遍遍打铁,后面的灌钢法还没出来。

等于能产铁,但不能量产。

两者的差距自不用说。

可这样的话,估计昌国很快就会用为数不多的铁来做铁马掌,快点练出骑兵。

如果这是在纪国刚做出恶金的时候,昌国就有了成果,那纪凌自然担心。

现在纪国的恶金供大于求,他也没什么顾虑。

真的不能小看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才。

自己依托后世知识才知道炼铁的方法,昌国人靠着国君的利诱跟重赏,同样能成功,也是令人敬佩。

天下局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纪国能做的,只有让自己更好。

纪国放出一批恶金农具的消息,迅速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就连跟纪国不对付的郑国也派人过来说好话,看能不能也给他们一批。

这些自然被纪国婉言谢绝。

给祁国,还能有所把控,给其他国家那就不好了。

最为遗憾的是昌国人,昌国国君愈发知道恶金的好处,每日查看恶金进度。

不少人都说国君为恶金一事苍老许多。

还好,他们是些有成果的。

纪国谢绝恶金请求,在盐场的建设上加大力度,不少强干的官员都被派过去,修路,修房屋,以及沿途的驿馆,尽量在第一批精盐制成之前把道路修好,补给的驿馆收拾停当。

这期间,郑锡也给了不少建议,他不愧是天下有名的卿士,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沿途道路上,郑锡提议还未安家的民户在通往盐场的道路两边开耕种田。

人烟渐渐多了,土地也就实际占领了。

纪伯眼前一亮,立刻吩咐下面的人,特别是近期投奔纪国的野人以及其他各国流民,尽量往这条道路上安置。

有人在附近,道路的安全还能得到保障。

这件事后,郑锡继续修律法。

虽说之前早有想法,甚至有些草稿,可真正修一部适合现在的律法,那可不简单。

以郑锡的能力,都要带着一群人埋头做事。

耘先生等人也被郑锡拉过来帮忙。

当然也没忘了纪凌。

越跟纪国人接触,郑锡越知道郑国那群酒囊饭袋,自己真的带不动。

反观纪国,简直人才辈出。

纪伯不用说,善隐忍,看着大大咧咧,跟臣子们关系都极好,做事也不含糊。

纪胜作战勇猛,办公务也不拖泥带水,盐场由他一手督建,修得又快又好。

公子凌是个特殊的。

连郑锡都有些看不清他的深浅。

剩下杜邗,樊璇,谷晨,吉新等人,都是很能干的官员。

说起来,有一大半厉害官员,全是平民出身,郑锡对他们早就没了偏见,反而觉得他们有些想法不拘泥规则,很有些意思。

最后又回到纪凌身上。

郑锡修律法修到关键时候,一定要让纪凌跟着一起。

说实话,纪凌最近忙得厉害。

官学那边刚开学,大批的五月稻刚种下一个多月,盐场刚开,他还要过去查看。

未满十六的他,是不是做太多事了!

郑锡笑眯眯道:“能者多劳。”

纪凌默默坐下,自己也不是什么能者,就是知道的东西杂一点而已。

不过郑锡所修的律法已经有了底稿,剩下就是修缮跟量刑,这点肯定要纪伯来做主。

郑锡主张约束百姓,更强调律法森严,这些东西既然是保护也是威慑。

让一个国家健康安全成长,律法必不可少,最好还能顾到方方面面。

其实这跟纪凌外祖缪成志的想法有些像,两人倒是很合得来。

说着说着,纪凌就在旁边喝茶看戏,听着两位老人家讨论律法问题。

原本感觉这样还不错,谁料外祖跟郑锡一起回头:“你说呢?”

纪凌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怎么有种刚刚走神,就被老师提问的感觉?!

纪凌只好扒拉扒拉律法,跟着一起做事。

怎么想偷个懒都不行!

他还是个未成年啊!

在纪国上下努力中,海边盐场终于建好,期间祁国还派人去看了看,见纪国真的没建城,只修了一条用于运输盐巴的官道,心里放心许多。

看来纪国还是讲信用的。

再看盐场距离他们祁国还有很远的路程,这下更放心了。

祁国现在对纪国感官很好,没办法,他们的农具太好用了!

而且那么多诸侯国,只给了祁国,里子面子都好看,能不喜欢纪国吗。

盐场建好之后,纪胜自然回来,纪凌接替他过去。

一个修场地,一个制盐,配合十分默契。

纪凌这次去盐场,还带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长辈。

纪凌的舅舅,缪成志的儿子。

外祖一家从庆国到纪国,带来的人基本都安排了官职,只有舅舅还在赋闲,为的就是把盐场交给他。

缪舅舅带了些紧张,丝毫没有因为小侄儿年纪小而看轻他。

他现在还不知道盐场的作用有多大,不过纪伯让他做,那他就好好办差,绝对不会给父亲和妹妹丢脸。

纪国盐场,即将开张。

细腻又没有苦味的大众平价盐即将上市。

谁不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呢!

从纪国国都一路走官道,绕开祁国一大圈,终于来到属于纪国的海岸线。

纪胜就在盐场等着弟弟跟舅舅,旁边给盐工和官员休息的屋子全都建好,一切准备就绪。

可以开工了!

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海边的风格外咸湿, 纪凌上次吹海风还是在上辈子。

这会看着大海,以及身边一个个海水池子,纪凌还是把注意力放到盐水池上。

刚开始的步骤很简单, 哥哥纪胜已经让人把海水灌入上千个池子里。

经过几天的暴晒, 池子里的海水慢慢蒸发, 留下白色晶体。

估计还要再晒个一个多月,就可以把这些白色晶体收集起来,放到更远处的池子里。

另一边已经架起巨大的炉灶,需要的石灰石同样准备好,随时可以用来煮盐跟蒸馏。

到时候雪花一样的白色盐巴就会产生。

不仅样子好看, 还去除了现在盐巴的苦味,还能大量生产。

纪凌跟缪舅舅来了之后,又把各处完善一遍。

大哥纪胜本来要离开,但见这里荒凉, 干脆带着人清理附近的林子,驱赶大型野兽。

四周的营地本就收拾出来, 再这么一清理, 附近更加安全。

这些做完之后, 纪胜又留了些兵士在这, 然后顺着官道回去。

各处城池都在建设, 作为纪国储君, 纪胜的事情不比弟弟少。

纪凌在盐场待了近两个月, 第一批盐巴做了出来。

缪舅舅已经被这种神奇的制盐方法吸引,手指沾了点尝尝。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