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配小夫郎他又甜又软/穿成猎户后,独宠跛脚小夫郎(166)

作者: 岁见长安 阅读记录

傍晚时分,夫夫俩一起出门散步,还带着嘿嘿。

嘿嘿在前面跑,天性好动活泼的嘿嘿就是只快乐小狗,路边的一株草,一朵花都能引起它的兴趣,要是有蝴蝶的话,或者是其他昆虫,那就更好玩了,百分百地要扑过去抓,虽然每次都没有抓到,但嘿嘿从不气馁,下一次看到了还去抓。

乡下人家养狗没那么多讲究,好多都是放养的,不过出门的时候还是给嘿嘿弄了根狗绳,防止它乱跑的同时,也能提防它咬到人。

每天的散步时间也是变相的遛狗时间,养狗和养猫是不一样的,猫大多数时候都是高贵冷艳,懒洋洋地找个地方蜷缩起来睡自己的大觉,偶尔活动也是举止从容优雅,不需要人盯着,狗就不一样了,精力太旺盛,要是不遛一遛,就会闹腾。

村里人看到陆远和云秋梧牵着条狗一起出门,陪着狗玩耍 ,很多都不能理解,觉得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狗拴在家门口就好了,扔点肉骨头,弄些剩饭剩菜喂着就不错了。

绝大多数的看门狗的确待遇一般,但陆远和云秋梧不止把嘿嘿当看门狗,而是当成宠物养的,对自己的宠物,当然要更多几分耐心和细心了。

“我看陆家夫郎的肚子好大,别是怀了两个吧。”

“说不准,瞧着是比一般人的要大些,好像才五六个月吧,看着和七八个月差不多。”

“还说人家不能生呢,人家这回一生就生俩。”

……

八卦的大婶大娘们总是热衷于打听村里人各种事儿,什么周家的汉子最近老往镇上跑,石家的小子还不起钱又被赌场扣住了,还有张家的夫郎最近脾气大得很,训他家汉子跟训孙子似的……

大部分人都觉得云秋梧应该是怀了两个,对此不免唏嘘感叹。

“两个有什么用,都是小哥儿的话,不还是白生了。”

众人一瞧,嘿呦,这不是陆老三的媳妇周秀芬吗?

听说她儿夫郎前几天发动生了,看她拉着的一张臭脸,估计是生了个小哥儿,不然说话咋这么冲呢。

“人家还没生呢,你怎么就知道是两个小哥儿了。”

“就是,你是会算命看相还是大夫啊,知道得这么清楚,你家没生出小汉子来,不代表别人也一样,说不定一生是两个小汉子呢。”

“两个小哥儿也好,两个小汉子也好,总归能一次生两个就是有福气的,村里好些年都没出过怀双胎的了。”

被嘲讽了一顿,周秀芬的脸色更难看了。

她倒是想很硬气地来一句“谁说是小哥儿,明明就是小汉子”。

可是她来不起,因为陶嘉意外摔倒早产生下来的的确是个小哥儿。

陆奶奶心心念念了好久的小汉子没了,据说气得连饭都吃不下。

因为凑不出钱来保释陆明,所以陆明已经被迫到苦寒之地服役去了,等他服役完回来,都是三年后了,能不能回来还两说呢,他是去服役的,是要干活儿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各方面的条件又不好,去了的人没了是常有的事,运气好侥幸回来了那也是几年后才能再生孩子了,运气不好那陶嘉生下的小哥儿就是陆明唯一的子嗣。

周秀芬对陶嘉也是不满的,儿子出事儿让她成了个笑话,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的,让她抬不起头来,本来是想靠孙子硬气一回的,可没能如愿。

然而气归气,周秀芬这个婆婆不是陶嘉的对手,还要看陶嘉的脸色行事,陶嘉对自己生的哥儿很宝贝,周秀芬也不好怎么样。

听说云秋梧怀了双胎后,林芷还巴巴地跑来看。

“怀一个和怀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吗?”

林芷眨巴着水灵灵的杏眼,表情诚恳,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云秋梧和陆星对视一眼,然后齐齐摇头。

第194章 恩情

不是他们不告诉芷哥儿,而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啊。

他们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啊。

而且谁也没有既怀了一个,又怀过两个的经历,都是头一回怀呢。

“好吧。”

林芷撇撇嘴,却也没有多失望。

陆远又一次到镇上买东西时,发现镇上多了不少乞丐,听口音,还是外地口音。

他找消息灵通的龚老板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西南发生了天灾,先是地龙翻身,房屋倒塌,压死了不少人,后来还河水决堤,发了大水,把地里的庄稼都给淹没了,毁坏的房屋也冲垮了,不少人为了活命,只能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好多都成了难民,还有不少成了乞丐。

虽然官府有在管,在赈灾,可是灾后重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陆远再一次去镇上时,肉眼可见的难民变多了了,有的在乞讨,还有往自己身上插了草标,意思是要典卖自己给人当奴仆。

虽然为奴为婢天生就要比别人低一头,但在生死面前,人的尊严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流离失所,无处可去的难民们来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能活着,能有口饭吃,就足够了。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难民们一个个眼神麻木呆滞 ,仿佛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打量着自己,有同情的,有轻蔑的……稍微有点精气神会说自己有多么多么能干,是侍弄庄稼的一把好手,有什么什么手艺之类的。

石板镇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富庶谈不上,但有山有水,气候温暖,也算是自然条件优越,所以还是有些有钱人的,不少身上插了草标的难民都被人买了下来。

跟挑选货物一样,买人的人也是优先买看着身体结实些,能干活儿的,老弱病残的后考虑,汉子是最好,力气大能干不少活儿,至于姑娘和哥儿,其实也没多少姑娘和哥儿,好多之前就被卖了,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先舍弃掉在他们看来没那么重要,不是自家人的姑娘和哥儿,实在是没有可舍弃的了,才会把自己卖了。

被买下的人知道自己有活路了,虽然不知道前路是好是坏,买下自己的人会怎么待自己,是把自己当牛马牲畜使唤,还是当个人看,但起码目前能活下来了,所以大多还是高兴的。

哭泣的是因为一家人被不同的人家买去了,以后就要分开了,所以忍不住流泪啜泣。

陆远从集市出来,刚把买的东西放到牛车上,准备驾着牛车回家的时候,两个一身破烂的人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一个痛哭流涕,怀里抱着个孩子,另一个不停地磕头,乞求陆远能发发善心,救救他们生病的孩子,作为交换,夫夫俩自愿卖身为奴 ,听凭陆远的差遣。

这对夫夫显然也是难民大军中的一员,走投无路之时,也学别的难民,准备把自己给卖了,但他们一家三口坚决不分开,一看这家除了个看起来还算能干的汉子,还拖着一个病恹恹的夫郎和一个十岁大的孩子,好多买主掉头就走,因为觉得是亏本的买卖,好多都只愿意单买汉子,还有些心怀不轨的表示愿意出半两银子把哥儿给买下来,至于孩子,谁都不愿意买,半大的孩子能干什么,还多一张吃饭的嘴,所以白送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