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过好日(117)+番外

特别是招娣堂姐可能都重活一辈子了,上辈子肯定吃了不少苦的,那这辈子就应该努力幸福。

她没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思,相反能拉一把她是愿意伸手的。

不过到底她还是自私的,帮忙也是有前提的,别影响自己也别影响她的家人。

在她眼里,还是家里人最重要。

“晚上家里就一个煤油灯,光线不足,时间长了,眼睛就坏了,你和来娣堂姐也得注意。其实真的可以把上学放学的时间利用起来。”蓝凤害怕她多想,主动解释了下。

“现在是放假,要不从明天开始,你和来娣堂姐来我们家补课,咱们初十上学,能补十天呢,要是进度快,能把知识点过一遍了。”蓝凤越说越觉得可行,主要是来娣、招娣基础不差的,她所说的差只是不够好而已。

来娣堂姐有些偏科,可也没落下多少,可能没找到窍门。

到时候她把每科知识点都列出来,这样学起来她们更容易懂。

现在老师们的方法的确少了点,不像后世各种各样的办法总结,有的老师会给学生画知识点树,有的表顺口溜,也有老师列表格,花样很多的。

招娣心里是一万个愿意的,可是大过年的就让人补课么,“过年呢,初二你们不走亲戚么?”

是问蓝凤她们回不回姥姥家。

蓝凤摆手,“学习最重要。”

反正初三下学期也差不多复习了,她们这也算提前进入复习阶段了。

给她们补课能温故而知新。

而且,她还有些小心思,万一招娣堂姐一感动,再给她爹一条生财道啥啊就更好了。

她爹要是发财了,岂不是说她能成为富二代?!

作者有话要说:我查了,蜂花好像是八五年才有的,海鸥比较老~

第67章 留饭

招娣心情激动的回了家, 直接回了西屋。

半路上就在寻思堂妹蓝凤的话。

她说的很有道理,晚上有些不合适。

她和姐姐回来还得烧火做饭、吃饭,时间就不早了, 根本学不了多长时间。

可是不烧火还不行, 大冬天的炕冰凉家里根本住不得人。

她那爹娘现在全部心思都在天宝身上了,厢房炕上也没她们的地方了。

也不提让她们搬回去的话了。

也不说帮着烧把火啥的,倒是惦记她手里的钱,还想让她豁出去脸面去向三叔要东西, 咋那么大脸呢。

仔细想想, 倒说不出两世的爹娘哪个好了。

上一世她们眼睁睁看着她和姐姐进了“火坑”,也不敢反抗,但是她们到底还是爱她们的, 她娘多少宿抱着她哭不是假的, 就是爹也抱着脑袋叹气,终究是疼爱她们的。

这辈子她们二房分家了, 又有了收入, 家里条件好了,她娘没那么劳累了,营养也跟上了,居然怀孕了,终于有了儿子, 人却变得她要认不出了。

不过她也变了,变得冷心冷肺,不那么在乎亲情了, 所以也不那么伤心。

只是可怜姐姐姐了。

这辈子她要带着姐姐念出去。

谁也不能阻挡。

不过对于堂弟妹蓝龙、蓝凤的人情是记下了,有机会她会还的。

“姐!……”招娣找了一圈她姐不在,脸沉了沉,估计又被叫去厢房干活了。

这边蓝凤和小哥哥商量了一下,主要是分配了下任务,谁辅导哪科,这样也能有些休息时间。

明天就要开始了,两人各自拿着课本开始“备课”了。

转天一早,招娣、来娣吃过早饭就过来了。

蓝凤冬天爱睡懒觉,凤爹也不是个爱早起的,所以家里早饭吃的要比旁人家晚。

招娣她们正赶上饭点。

“快坐下一起喝碗粥。”凤娘招呼两个侄女。

“三婶,我们吃过了,你们吃,小凤,我们去你那屋了。”招娣暗暗提醒自己,下次要晚点了。

赶饭点太丢人了。

蓝凤吃着煎蛋和咸菜,喝了两大碗大米地瓜块粥。

凤娘推两人,“赶紧过去,让人家好等,这俩碗我随手刷了,锅里有热水。”

“听你们娘的,你俩好好学习,爹可听说高中好难考了。”凤爹也跟着催促。

做父母的都有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家里闺女、儿子也争气,这么些年考试一直是第一第二名轮班做的。

他和外人说话,说说就会说到孩子们身上,也问过县城高中的情况。

结果情况很不是乐观,现在能考大学了,很多都不念的都挖门盗洞的找门路回高中复课,然后考大学。

可是一所高中老师就那么多,就能放那么多学生,咋整。

所以考高中现在很难的。

就算俩娃说她们成绩能考上,凤爹心里也不落底,当然支持她们多些时间学习了。

“等等,把炕桌搬过去。”凤娘舍不得闺女、儿子受冻,让她们把炕桌搬进去,在炕上复习。

又让准备一些枣干、杏干,毕竟是大过年的,小辈过来了,得准备点东西应应景。

把孩子们都答对走,凤娘一拍脑门,“是不是给招娣来娣俩丫头压岁钱?”

闺女、儿子的压岁钱一早起来就给了。

往年自然是不给的,三房互相都不给,倒也省了麻烦。

可今年不一样啊,她们家得了招娣的法挣了不少钱,俩娃又过来给拜年了,虽然人家是来学习的,可赶上就是赶上了。

凤爹点头,“回头中午留这吃饭,咱们炖小鸡,闺女不还说要炒肥肠么,都是好菜。等晚上走一人给塞一块钱。”

凤娘觉得一块不多不少,可行。

转而两人又一起说起了明年的打算。

除了必须上工,家里的自留地不用种了,除了一片草莓,边边角角种些菜,其他的地方都成了木耳场地了。

原先还觉得地基挺大的,现在东西一多又憋屈了。

可他家这地还没地扩去,除了占后边那片小林子。

可那林子是集体的,多少人盯着呢,就是队长也不敢划给他家啊。

凤娘想起家里闲置的猪圈了,“明年要不要把猪养起来。”

她们家盖房子那会就修了猪圈,可是事多啊,这猪就没养成,再加上也实在没人照顾。

俩孩子上学,她和孩他爹要上工,他爹还要去县城供销社,真没人。

明年不是不种自留地了嘛,她能有些空闲,想养的话是能养的。

要养开春就得抓小猪,这叫养年猪,主要的是开春、夏天到秋天都有猪草跟着,用不了多少其他的猪食,这样花钱少。

凤爹摇头,“不养了,也挣不了几个钱,还绑身子。”

他还记得闺女的话,说一养猪整个院子都臭了。

不是蓝凤矫情,她后世老百姓也养猪,但是猪圈一般都会修在院子外面。

可是现在猪在一个家里是金贵物,放在外头哪里能放心,所以都放在院子里眼皮底下,可想而知这味道有多么浓郁。

凤爹说的不挣钱也没错,谁让不能自由买卖呢,要是养猪允许自己卖,黑市年前都一块多钱一斤猪肉了,凤爹肯定愿意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