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风(清穿)(176)+番外

也不知她自己心中如何作想,横竖宫里倒是有好些人暗暗称颂雍正的圣明。人死在了宫里总是要嫌弃不吉利,不敢立时就让新人用死过人的屋子。这么一来,便是年氏死了,即刻有旁的人住进了承乾宫,也不觉得晦气了。

到了十一月廿三,雍正清晨出城去瞧了年氏一回,等他回了宫,圆明园就传回消息,年氏薨了,雍正发下的晋封皇贵妃的诏书还没交到弘历的手里。得知消息,雍正也只是点了点头,便转向旁边,问胤祈道:“又要到腊月了,皇庄上往内库去的册子,你可仔细着点儿。”

胤祈点头应了,雍正又道:“今儿是好大雪,你也别回去了。留下和朕一道吃锅子,等会儿老十三也来回事儿,叫他一块儿。今儿咱们暂且歇歇。”

闻言,胤祈也瞧向窗外。养心殿的大玻璃窗户上结着冰花,外头是风雪交加,果然就是好大雪。胤祈回头,笑道:“谢皇上恩典了。这样大雪,允祈还真是不想回去了呢。”

雍正哼了一声,低下头又在纸上写了什么。写完了一段话,才抬头道:“叫你在这儿发愣呢?过来给朕磨墨!”

胤祈这才站过去,拿起墨条在上好的端砚里轻轻划开。不经意往旁边瞟了一眼,果然雍正所写,就是对年羹尧的罪状的回复。

怪道是不避讳他,还让他在身边站着磨墨。这样的诏书,被事先看见了也不算什么,横竖大家都是知道的。

刚进腊月,年氏才出头七,众臣审议年羹尧罪状有了结果,共九十二桩大罪,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里头有三十多条都是要杀头的,请立正典刑。

雍正也不含糊,当庭便宣旨,年羹尧应极刑立斩。但念及其功勋卓著、名噪一时,特此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当年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不过这也不过是旁人的事情罢了,等过了腊八,京中处处都是年节将至的气氛,热热闹闹的,谁还会提起那些听了就丧气的事儿?

~~~~~~~

过了年关,犹在正月,隐约瞧着雍正就有收拾廉亲王的意思。正月初四,胤禟因以密语与其子通信被议罪。

胤祈这才又想起被他遗忘了许久的康熙遗诏,从箱底翻出来,黄色的丝绢都有些发皱,胤祈展开遗诏,看着上面熟悉却又久违了的字体,有些发怔。

蹲在地上半天,站起身时头晕眼花,胤祈扶着苏遥的手好半天才缓过气来,抱着遗诏的手捏得死紧。

雍正元年的时候,九贝子允禟和敦郡王允礻我分别被派去西宁督军,送活佛灵柩回拉萨,之后雍正趁着廉亲王独一人在京,势单力薄,收拾了他的一些势力。那时候雍正的所作所为,都正是为了新君继位的稳固,胤祈自然不会拿着康熙遗诏上前阻止。

之后几年间,雍正每每申饬廉亲王等人,拿着些或大或小,或是他错了,或是故意找茬的事情责罚,不过却也只是不给他们脸面,或是责罚些钱财,并未伤及根本。廉亲王仍旧是和硕亲王,理藩院的差事也是仍旧由他全权处置。这其中,自然更加没有胤祈可以置喙的。

即便是雍正二年五月时候,廉亲王因恭亲王的缘故,和弘时一道谋逆,事后雍正也并没有将廉亲王严加惩处。反倒是恭亲王圈了起来,廉亲王仍旧好好地在外头忙活——这瞧着,竟是有些不像是雍正的做法了。

可见惯了雍正的手段,胤祈哪里还能不知道他?雍正从来不会这样仁厚,他不过是想让廉亲王受些零碎的折磨,然后才要在他的党羽全数凋零之后,再收拾他自己。

且便是这样,也不过是个报复的开始罢了。

这也是因为廉亲王这一党着实让雍正吃了不少暗亏。不止是当时争位的时候,兄弟间的明争暗斗留下的旧怨。如今流传的关于雍正的谣言,多数都是廉亲王等人令人到处传播的。胤祈甚至知道,后世有些话,还是这时候流传下去的。

便是不提这些,单只一个弘时,就够雍正记恨廉亲王几辈子。

如此的新仇旧恨,雍正岂能轻易放过了廉亲王?

雍正就好似一只猫,抓到了耗子之后,绝不是立即吃下。即便是忍着饿,也要好生戏弄玩耍一阵子,等耗子毫无生气了,再一口在脖子上将它咬死。

瞧着现下的情形,怕是雍正这只猫,是才要开始玩的时候。

第103章 遗诏

只是雍正若真玩得尽兴了,廉亲王就要死得难看了。

连带着当初和他亲近的一众兄弟,特别是老九老十,更是不要想有什么好下场。

因想到了前世听过的谣言,说是九阿哥胤禟后来是被雍正派人捆在院子里,大夏天的太阳生生烤死的,胤祈猛地打了个哆嗦。

在他面前,雍正从没有显出传说中的残忍狠毒。不过胤祈真不敢就说,雍正想不出这样的点子来折磨一个他恨了多时的人。

特别是想到,廉亲王最重视的人,除了早已死了的良妃之外,就是胤禟这个弟弟,这么一招,怕是廉亲王才是更受罪的一个。胤祈暗暗揣度雍正的心理,他应当喜欢这样的法子。

然若是真的有了这样的事儿,固然雍正高兴了,他的名声也全败坏完了。这时候要和他作对的,也不只是廉亲王一党而已,还有个素来喜好空想,还很有些异想天开,乐意挑唆愚蠢文人胡扯八道的诚亲王在旁边呢。

且便是不说这些,单只是为了康熙的遗愿……

平素只是和雍正这一派的人走得亲近,自然觉得怡亲王嘉郡王庄亲王等是亲生的兄长,旁的都是外人。这时候才想起,廉亲王亦是留着相同血脉的哥哥。

若是不相干的人,也就罢了,再如何凄惨,横竖也不与胤祈相关。只是这毕竟是亲人,怎么就能忍心?

康熙地下有知,怕是当真要痛心疾首。

胤祈又低头看了一回手里的诏书,暗暗下了决心。转身对苏遥道:“你去吩咐他们拿大衣裳,我去见皇上的。”

苏遥看着胤祈,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终究却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出去了。

胤祈也知道,这次的事情,弄个不好,就要牵扯进去。

只是……

当作不曾有过康熙的遗诏,他才更加做不到。

就算是为了对得起康熙的生养之恩,对得起他对自己的一片慈父之心,对得起她对自己的信任……就算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胤祈也不能够漠视旁观。

胤祈自知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只是,他也有自己的底线的。

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院,今晚回来的时候,但愿不是天翻地覆。

~~~~~~~

乾清宫西暖阁里,胤祈进门的时候,雍正坐在炕上,一边看着书,一边拿着旁边的橘子吃。他知道进来的是胤祈,便不抬头,只随口道:“你在一旁坐。”

上一篇: 梦回明朝 下一篇: 昔辞(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