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家主赶走了不省心的小儿子,然后又重新露出笑容,一心一意的招待甄小玫和云昭。
他和甄小玫二人是初次见面,彼此之间其实没什么可以畅聊的共同话题,但梁氏家主却从梁文轩开始,一直跟甄小玫、云昭聊到了如今的九州局势。
他说话精准简练却又不失幽默,两人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尴尬或者不适。
甄小玫感受到了梁氏家主努力释放的善意,虽然她不可能因此就对梁氏家主信任有加,但是这却并不妨碍她也对梁氏家主回以一定程度的善意。
三人交谈了约么半个时辰,梁氏家主这才把甄小玫和云昭送去梁家最好的客院。
被带到厢房喝茶等候的唐诗诗也没闲着,她在甄小玫、云昭陪梁氏家主闲聊的那段时间,不着痕迹的打听了不少有关梁氏一族的消息。
当然,梁氏家主身边的人也都是十分精明的,他们愿意透露给唐诗诗的,无一例外都是并不重要也并不隐秘的。
唐诗诗早有所料,所以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好失望的。
三人在梁氏家主让人准备好的客院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甄小玫正打算去跟梁氏家主辞行,得偿所愿的梁文轩就兴冲冲的跑过来找她和云昭了。
据他所说,他已经得了自己父母的允许,后续将和甄小玫、云昭一起调查刺杀事件的幕后黑手。
甄小玫闻言眉梢微挑,说实在话,这个结果她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不过她倒是不必担心梁文轩会说谎,毕竟等一下,她可是要去跟梁氏家主辞行的,梁文轩如果说了谎,那他肯定马上就得在梁氏家主面前穿帮。
三人由梁文轩陪着来到梁氏家主的院子,梁氏家主先是陪着他们吃了一顿相当丰盛的早饭,然后才一脸无奈地拜托甄小玫和云昭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对梁文轩多加关照。
甄小玫笑而不语,云昭则是直言不讳的回了梁氏家主一句,“能够施以援手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施以援手,但我们此行的目的,毕竟不是为令郎保驾护航。若是情况危急,那我们肯定会先顾自己,令郎的安危,梁家主还是不要寄托在我们二人身上。”
梁氏家主连连摆手,“这一点昨晚我那不孝子就已经与我再三分说过了,我也已经调派好了随行保护我那不孝子的高阶武者。之所以还要多话拜托二位一句,只是希望二位能够在行有余力的时候,对我那不孝子伸一把手。”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我自己的孩子是个什么脾气我心里清楚,便是此行他真的遭遇危险,我也不会蛮不讲理的怪罪到二位身上。”
他这么说,甄小玫和云昭反而对他多了几分同情。
甄小玫略一点头,“我们和令郎姑且也算是朋友了,行有余力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不会坐视他遭遇不测。”
梁氏家主松了口气,梁文轩则是一脸讪讪的摸了下自己的鼻尖。
他知道,他此时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放弃跟着甄小玫和云昭一起行动,可是只要一想到有只幕后黑手在盯着他、盯着梁家,处心积虑的想要算计他们,把他们拉入到阴谋诡计的漩涡里,让他们去与东州的甄小玫等人彼此争斗、两败俱伤,梁文轩的心里就会控制不住的火烧火燎。
第203章 北州
受梁家供养这么多年,梁文轩也想为梁家做点什么,回馈一下家族对他的培养和庇护。
抱着这样的念头,梁文轩忍下心里的情绪起伏,挥别父母,加入了甄小玫和云昭的探险队伍。
这时候的梁文轩,以及认为他们应该会遭遇重重危险的甄小玫和云昭,三人谁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遇到任何袭击。
反而是那些负责跑商的梁氏、丁氏、孟氏族人,多次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死士袭击,不仅被夺走了不少钱财、货物,同时还折损了大量人手。
雷厉风行,说走就走的甄小玫,选中的第一个目的地,是由龙虎帮掌控的荒芜北州。
一行人从中州梁家出发之后,一开始还能每晚都住客栈,到后来却渐渐发展成了只能到村落、小镇找普通百姓借宿。
吃得不好,住宿环境又差,自小娇生惯养的梁文轩不出甄小玫预料的越走越瘦,但他却一次也没有抱怨什么。
甚至是偶尔几次他们只能露宿野外的时候,梁文轩也始终面色如常。
呃,这么说好像也不准确。
梁文轩虽然确实没有因为身周环境不怎么好的缘故变过脸,但他却有好几次都被甄小玫和云昭给腻歪的吃不下饭......
他不知道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甄小玫和云昭的甜蜜互动(虐狗现场),但每次甄小玫和云昭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的时候,他却都准确体验到了什么叫作“狗粮吃到撑”。
和爱好磕糖,每次看到甄小玫和云昭撒糖都会在内心发出土拨鼠尖叫的唐诗诗不同,梁文轩对“冰冷的狗粮直接拍到他脸上”实在有些接受不良。
甄小玫和云昭脉脉含情的一对视,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起鸡皮疙瘩。
甄小玫和云昭你给我拿肉,我给你递饼,他就会控制不住的失去胃口。
云昭跟前跟后、自然而然的给甄小玫准备热水、铺床叠被,梁文轩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地嘴巴大张、双眼圆瞪。
甄小玫趁着太阳初升、云昭忙前忙后,偷偷掐了一捧色彩艳丽、争奇斗艳的野花回来,献宝一样送给云昭,换回云昭一个比任何景色都要让人惊艳的笑容时,梁文轩更是失态的直接用脸盆砸到了自个儿可怜又无辜的脚。
就......怎么说呢,有种自己不该在这里,在这里就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不自在的别扭感觉。
和他的想要自觉退避截然不同,他亲爹梁氏家主派给他的那名武尊境界的长老,则是像个千瓦灯泡一样,毫无自觉的散发着自个儿的炫目光辉。
这位梁氏长老并不姓梁,他名叫周亭,最开始只是梁氏从中州茫茫多的普通人里筛选出来的有习武天赋的小孩子。
梁家给了他父母一大笔钱,然后就把他带回了梁家,作为侍卫悉心培养。
和他一起被梁家买断、收养的孩子足有一百多个,但剩下的那些孩子,却谁也不像他那么勤奋刻苦、进步神速。
客观来讲,那些孩子其实也很努力,很听话,但他们不幸就不幸在,他们的这支队伍里,混进了一个恨不能把所有人都给卷成渣渣的奇葩。
他天赋够好,且还比其他人要更加努力,负责教导他们的梁氏族人想不注意到他都难。
从一开始的欣赏、青睐,到后来的震惊、举荐,这个过程,那位梁氏族人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他把这个一门心思练武,进步速度十分惊人的孩子,举荐给了当时还很年轻的现任梁氏家主。
梁氏家主彼时还只是梁氏少主,从自己的堂兄兼朋友那里接手了这个对方赞不绝口的孩子之后,他就开始亲自教导这个孩子练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