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静笑了笑,陆易斯心中想着建功立业和一展抱负,自然不觉得去海外有什么不妥当的,但是大楚朝的海外各州必须执行官员将领士卒轮替制,谁能保证每一个去海外的官员将领士卒都如同陆易斯一样想?在人人以中原为贵,过了长江就是蛮荒的时代,派去竹州、扶州、沙州简直比21世纪打发去非洲还要可怜一万倍,一张飞机票就能从非洲回来了,去竹州扶州沙州的人想要回来试试?
而且,第一批去海外的人已经完成了开疆拓土,后续的第二批第N批人毫无功劳唯有苦劳,怎么可能会如同陆易斯一般心中充满豪情壮志?不是人人愿意成为“非浪”和“韭浪”的。
“第四,朕还想要让大楚百姓看到职业士卒的未来。”胡问静慢慢地道。汉末之后,好男不当兵的思想深入华夏百姓的骨髓,百姓别说比不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雄伟,连“犯我大汉虽远必诛”的豪气也消失不见,胡问静想要让大楚百姓确定“职业士卒”是普通人升官发财改变阶级的通道之一,就必须让大楚百姓看到职业士卒的丰厚待遇,而这些来自竹州、扶州等地的士卒正好可以达成这个目的。
胡问静淡淡地道:“朕很快就会向天下宣布跟随朕去沙州的士卒的奖赏,朕会提高三级叙功。朕要天下百姓知道只要为大楚效力,哪怕是偏远的竹州、扶南等地的士卒也能够封妻荫子。”大楚中央军中士卒的提拔和封赏对大楚百姓的刺激的效果远远没有胡问静意料地大,大楚百姓踊跃报名成为职业士卒的人更是没有胡问静意料得多。从结果上看,似乎越是贫穷的地方报名成为职业士卒的人越多,而越是富裕的大城市的报名者越少。虽然这对维持社会稳定而言效果是一样的,但却远远没有达到胡问静的要求。
“朕需要的是全国百姓尚武,听到打仗就眼睛发红嗷嗷叫,这仅仅靠一些偏远地区的穷人想要借此改变命运是绝对不够的,朕需要的是全国百姓都觉得当兵是一条伟大的出路。”
“这就必须用极其强烈的对比。比如竹州的士卒在短短的几年内从野蛮人成了大楚的官员,在京城买了房子,驾驶豪华马车,孩子在名校读书。”
“如此剧烈的对比才能让大楚百姓人人议论当兵是一条出路。”胡问静叹气,大楚百姓见惯了中央军士卒,丝毫不觉得中央军士卒受到嘉奖有什么了不起,中央军士卒一直都有丰厚的待遇,区区奖励根本显示不出来,只能用视觉效果更有冲击性的一无所有的竹州士卒作为对比了。这个手段其实有些下作,也玷(污)了中央军士卒和竹州士卒的忠心和武勇,但胡问静别无选择。罗马帝国和大秦都用军功成功的建立了强大的军事王朝
,她必须做出同样的选择。
陆易斯微微皱眉,《商君书》的事情闹得挺大的,她一进入大楚本土就受到了急件。她小心地问道:“陛下就不怕民勇好斗而国乱?”
胡问静淡淡地挥手道:“朕要的是千年的利益,而不是朝夕。”
荀勖看了贾南风一眼,记住了,这就是宅斗到不了的境界。贾南风用心记下,送了重礼给荀勖,荀勖才答应教导她如何看待世界,她决不能错过了难得的机遇,回头还要教导司马女彦贾谧和小问竹呢。贾南风看了一眼胡问静,心道小问竹有你这个不靠谱的姐姐真是倒霉,幸好有我在。
……
刘弘进宫的时候已经是次日了。
他并不觉得有所怠慢,皇帝陛下哪里是想见就能见到的?他又不是有什么急事要处理,在到达京城的第二天就能见到皇帝陛下已经是非常的恩宠了。
刘弘严肃地道:“鲜卑人已经向北和向西逃遁,我大楚边境五百里内再不见一个鲜卑人,北地局面已经稳当。但老臣想要继续向东北进攻。”
刘弘和文鸯多年来坚持模仿太康城的方式,将田地尽数圈在泥土高墙之内,逐步向北建城蚕食鲜卑人的牧场和地盘,鲜卑人想要进攻城池却无法突破泥土高墙,想要抢劫却发现无地可抢,想要南下却面临千里无人区。在数年交战之后,曾经的草原霸主鲜卑人已经尽数向西向北逃遁。大楚面临的是鲜卑人空出来的地盘会不会被其余胡人捡了便宜。比如东北的扶余人、高句丽人。
刘弘恭敬地道:“老臣与文将军以为此刻我大楚虽然人口已经到了极限,无力继续蚕食,但是为百年计,必须竭尽全力灭了高句丽等国。”
为了蚕食草原土地已经将大量的人口迁移到了草原中的诸多城池之中,想要再照方抓药蚕食东北就做不到了,总不能把中原的人口尽数迁移去了东北。刘弘和文鸯的计划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进攻高句丽和扶余,然后或吞并,或杀光了这些蛮夷。
这个计划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持,军队、战马、弩矢、纸甲、粮食,缺一不可。
贾南风第一个摇头:“不妥。我朝虽然粮食富足,但是这高句丽等地实在是太冷了,稍有闪失就全军覆没。”一群人重重点头。
胡问静转头看荀勖,荀勖苦笑摇头。贾南风心中大定,荀勖也认为不可以远征高句丽。荀勖慢慢地道:“南风,你还是太嫩了,刘弘不是想要进攻高句丽。”胡问静为什么看他?他为什么摇头?他们是觉得贾南风太容易被迷惑了。
贾南风一怔,急忙转头看刘弘,刘弘一点都没有被看破的尴尬,镇定自若。身为朝廷官员想要吃肉偏说要吃鱼那是基本手段,难道还有直接说我要吃肉的?太没涵养了。
贾南风仔细想了想才想明白:“不错,高句丽扶余等地何须大军攻打?”她冷冷地笑着:“我大楚一举灭了草原霸主鲜卑人,高句丽扶余等在鲜卑人的铁蹄下苟延残喘之辈哪里敢抬头看我大楚一眼?我大楚只要随便派遣一个使者传令高句丽和扶余,他们定然欢天喜地得成为我大楚的国土。”
贾南风的言语自然是夸张了,大楚只是驱赶走了鲜卑人,何来“灭了”?不过这高句丽和扶余被鲜卑压得死死地,以及在兵锋强大的大楚面前唯有投降的言语却没错。高句丽和扶余几乎就是野人,若不是地方遥远又寒冷,大汉朝就派几百人灭了他们了。在拥有强大的海军投放能力的大楚朝面前,高句丽和扶余没了原始森林作为天堑,难道还想顽抗不成?大楚朝的楼船只要在海岸边投极快燃烧的巨石,高句丽和扶余必然投降。
贾南风冷冷地看着刘弘,道:“你是想要抢回凉和炜千的功劳,无耻!”刘弘和文鸯麾下都是北地士卒,若是去沙州竹州很有可能水土不服倒在了海船之上,可是从陆路向西就毫无问题了。
刘弘认真地道:“老臣想要往西不假,可何来抢功劳一词?极西之地巨大无比,回凉和炜千能够取多少土地?能够面对多少敌人?司马越等人到底吸收了多少胡人?为何陛下渡海西征却只能取一不毛之地,不能尽取萨珊波斯的土地?无他,海上用兵实在是太危险了,很容易整个船队沉没海底,这如何用兵?若是西方蛮夷全力反击,沙州缺乏战略迂回和纵深,如何抵挡西方蛮夷大军进攻?陛下一直与萨珊波斯和罗马帝国强调大楚只是为了做生意,难道不就是因为很清楚海路取极西之地风险巨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