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平则鸣(117)

徐三定定地看着那菱花镜中的少女,半晌过后,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唐玉藻立在她身侧,低眉垂眼,一心为她簪好珠花,对此却是全然不曾察觉。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鳃鳃鱼”,灌溉营养液+202017-07-20 13:48:24

读者“甜竹君”,灌溉营养液+22017-07-20 09:42:07

读者“祁小喵”,灌溉营养液+102017-07-19 21:46:38

读者“界泱”,灌溉营养液+22017-07-16 18:54:57

读者“甜竹君”,灌溉营养液+32017-07-16 18:43:51

读者“爱萌物的呆莲”,灌溉营养液+102017-07-14 08:40:36

读者“甜竹君”,灌溉营养液+22017-07-13 22:36:14

谢谢各位的营养液~因为后台没有提醒,必须点进去看,所以我老是忘……不好意思~

第85章 风月佳时逢故人(一)

风月佳时逢故人(一)

徐崔二人收拾妥当,这便上街游逛, 放眼一望, 便见夜光如昼, 花灯万盏, 大道上红飞翠舞,锣鼓声不绝于耳。崔钿是爱热闹的人, 一见着这副景象, 立时打起了精神来, 拉着徐三便往人堆里挤。

只是她虽兴致十足,徐三却是心思根本不在此处。她这个幕僚当的,真可谓是尽职尽责, 便是到了这么吵闹的地儿,她也在思索着崔钿该如何应对。

她由着崔钿拉着,偶尔出声, 敷衍几句, 只一个劲儿地皱眉思量。崔钿看在眼中,自是蹙起了眉, 便嚼着手中的冰糖葫芦, 含混说道:“我说徐老三, 你这是在想哪家郎君呢?是你没带出门儿的小狐狸?还是住在你家隔壁的傻大壮?”

徐三轻笑着摇了摇头, 正要说话, 忽地听见沉沉鼓声愈来愈近,好似雷鸣阵阵,震得人耳膜发颤, 心跳加速。徐三皱起眉来,回头一看,却见不知何时,二人竟已被包围在了游行队伍当中。

这所谓的洛萨节,乃是西域节日,又名驱鬼节。因此便有许多金人,基本都是男人,齐聚街巷,或是扮作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或是扮作斩妖除魔的神兵天将,混做一团,扬啰捣鼓,亦歌亦舞,绕行城中。

徐崔二人,及那三个兵士,夹在这队伍当中,由于穿着打扮十分平常,倒显得十分格格不入。有几个金人似乎是起了兴致,叽里咕噜地也不知在说些甚么,竟绕着崔钿与徐三跳起了舞来。

这寒冬腊月的,前两日才下过雪,这几个金人面上涂着红绿颜料,梳着一头的小辫子,竟也不怕冷,皆光着膀子,嘴里头呼呼哈哈,跳来跳去,瞧着倒也没甚么恶意,好似只是逗这几人玩玩。

崔钿不曾领略过这般风情,偏着头,咬着山里红,兴致盎然地看着几人跳舞。徐三在旁淡淡一扫,却蓦地忆起了蒲察的话来。

那家伙说什么来着?

是了,先前尚在村中之时,他便千叮咛万嘱咐,非要让徐三去看驱鬼节的庙会。前两日她给他去上第一堂课,临走之时,那男人又说了好几遍,教她一定要上街。

徐三挑了挑眉,摇头轻笑。而旁边那金人见她打扮得如此俏丽,此时又勾唇轻笑,便壮起了胆子,一边跳着舞,一边凑到她跟前去,眼神灼热,用那极其蹩脚的汉话夸她道:“你,好白,高,真美!”

其实倒有不少金国男人,对相邻的宋国,颇有几分向往。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些男子天生就有受虐倾向,然而更多的男子,则是认为女尊国的女子放浪而随便,大宋国在他们心中,是极为理想的艳遇之都。

虽说在女尊国,人们对于男子的审美,还是更偏向于娇小秀丽,但是在这些边关县府,审美风向却已悄悄有了变化。金人来了这儿,也有很吃得开的,甚至还有女尊国的女子,被迷得神魂颠倒,不惜违抗大宋律法,放弃女子为尊的体制,追随情郎,逃到了金国去。

徐三扫了两眼,便知这几人是甚么货色,对他们是半点儿兴趣也无。她瞥向崔钿,见她乐在其中,便回过头来,给那兵士使了个眼色,叫她赶走这几个金人。哪知那当兵的妇人还未出手之时,徐三便见有个男人出现在了这几人身后,看那个子,足足比这些金人高出了一头还多。

那男人身躯凛凛,牛高马大,好似铜浇铁铸一般,再配上那龇牙咧嘴,金刚怒目的鬼头面具,幽幽青光一照,当真是十分可怖。

徐三蹙起眉来,便见那男人低下头来,不知跟那几个金人说了些甚么,紧接着,那几人便脸色一变,话也不说一句,混入人群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崔钿见那几人跑了,眉眼一耷拉,长长叹了口气。徐三才欲对那男子道谢,却忽地被身后人群一挤,脚步一个踉跄,便往前栽倒过去。

男人无奈低笑,连忙伸出大手,一把将她扶稳。徐三很是不好意思,才要道谢,却见那男人低下头来,凑近她耳畔,用那标志性十足的语调,隔着面具,瓮声瓮气地道:“小师父,连我都认不出来?”

徐三一听小师父这仨字儿,立时反应过来,伸手一推他,眯眼而笑,随口谎道:“早就认出来了,就等着你来解围呢。不然我怎么不叫这几个兵娘出手?”

崔钿眯起眼来,扫了两人两眼。庙会上吵闹得很,她只见这两人嘴唇动个不停,至于说了些甚么,却是断断续续,只能听得只字片语。

但是崔钿是谁啊,是惯常出入风月场的人。先前在开封府时,她坐在那莺花寨里吃酒,抬起眼皮子一扫,便能看出在场诸人,谁对谁求而不得,谁跟谁滚过炕席,哪个跟哪个是旧情人儿,哪个和哪个又是暗通款曲的狗男女。

眼下她一看,就知这俩人,哪怕今日无事,明个儿也要出事儿。崔钿笑了一下,又轻轻一叹,稍稍退后两步,便见那金国男子低下头来,也不知说了甚么,便唬得徐三娘挽袖抬手,去抓他腰间剑柄。

唉!崔钿又笑着叹了口气。

方才从军营来城里的路上,崔钿就听那几个将士说了,说在这庙会上,若是见着有个男人,足蹬黑靴,腰缠金带,身披黑色大氅,偏偏头上还带着个青铜鬼面,那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今日庙会上的“鬼王”,亦称“阎魔”。而哪个小娘子,若是拔了他的剑,那就要做今夜祭典上的“鬼后”。

眼看着徐三这般的聪明人物,竟然也能落入旁人圈套,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崔钿可是不愿放过。她负手而立,但笑不语,眼睁睁地看着徐三娘的手,离那缠着龙纹的剑柄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哪知就在徐三将要碰到黑剑之时,她却忽地收回手来。蒲察一怔,回头一看,便见花灯之下,那小娘子俏生生地立在眼前,挑眉笑道:“你又骗我。我要是拿了这剑,只怕是落不着甚么好事。”

蒲察顿了顿,咧嘴一笑,眨了两下眼,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三娘你……怎么看出来的?”

徐三不由缓缓笑了。她可算看出来了,眼前这个蒲察,腹黑得很,可不是甚么十成十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