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罢了之后,她倒也没难为那徐三,只拿了印章出来,沾上红泥,挽袖一盖,这便将契书还了回去。印押罢了,这崔钿又立起身来,瞥了两眼那徐三娘,轻声开口道:“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做了出头椽子,难免要招人忌恨。近些日子,可得小心点儿。我瞧你笑话倒也罢了,若是教那有心人晓得,谁知会不会动起歪心思来,难为了你去。”
徐挽澜将契书收入袖中,闻得此言,便抬起眼来,叹了口气,随即含笑道:“崔娘子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这六月底到七月初,我也不接甚么官司了,就待在家里头,白日檐下睡大觉,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今年打从正月起,便是马不停蹄,忙上加忙,如今也是时候歇整一番了。”
崔钿点了点头,由婢子侍候着穿上官袍,随即又随口说道:“那所谓似荷莲,待我得了空,还要去瞧上几眼。明年春末,官家驾临,我也不能空手去迎不是,总得有几件稀罕物才好。你若有甚么主意,莫忘了告我一声。”
徐挽澜闻言,连忙应了下来,心里头亦是细细思量起来。
隔了两日,便又是休沐之时,亦是观莲节的前一日。先前崔钿遣了差役,于街头巷尾敲锣打鼓,说了这观莲庙会,连办三日之事,这寿春县的百姓得了消息,自是有了凑热闹的心思,而这徐挽澜,因与那卖花郎有约在先,便特地好生打扮了一番,一大早便出了门去。
这徐三娘步履如风,走得很是着急,行至巷口之时,差点儿迎面撞上车马,幸而那赶车的妇人眼明手快,立时勒紧缰绳,停车不前,才免了灾祸。徐挽澜回过神来,连连暗骂了自己数声,才要抬头道歉,却见那魏大娘抬手掀了车帘,冒出个头儿来,口中笑道:
“徐三娘子,你这心不在焉,魂不在身的,这是要上哪儿去?不若上了我这车,让阿姐我送你一程。”
徐挽澜转念一想,这走到杏花巷去,起码要半个时辰,若是能搭得魏大娘这马车,不消一炷香的工夫,便能到那杏花巷外。这等便宜好事儿,她自是不会推拒,连忙笑着登上车来。
哪知这徐三娘才一抬手,掀了车帘,定睛一看,便见那车厢里头,可不止魏大娘一个,倒还有个韩小犬,踩着一双柴屐,穿了身云纹莲绣的缎袍,那袍子白里透粉,应时应景,好不娇艳,再搭上那冷清清的俊美容貌,还真是别有一番情致。
徐三娘见状,一边坐下,一边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对着那魏大娘笑道:“阿姐真是会享受,这美人美景,配上美酒美食,天底下的美,全都叫阿姐一人儿占全了去,实在教我等凡夫俗子,叹羡不已。”
魏大娘呵呵一乐,又命那韩小犬给这徐三娘斟了酒,接着笑道:“今儿可是休沐之日,又有观莲庙会。我说你这丫头,不叫上小郎君小姊妹,去赏花逛庙会,独自一个儿在这儿魂不守舍的,可是心里头装了甚么事儿?”
徐挽澜连忙笑着应道:“我就是太高兴了,急着要赶到那杏花巷去,所以才没心没想,连路都不看。托阿姐的福,我这小日子,过得好的不能再好,哪儿会有甚么烦心事儿!来来来,好姐姐,徐三我敬你一杯。”
魏大娘见她言笑如常,便也不再担忧,只命那韩元琨手持玉壶,给自己也斟满酒盏,接着便挽袖抬手,一饮而尽。而徐三娘这心里,却是暗暗叫起了苦来,不为别的,只因这魏大娘乃是贪杯之人,每回对上她,至少也得吃上三五盅酒,才能脱身而去。
果不其然,这魏大娘才饮尽这一小盅,便又让那韩小犬给二人再度斟满。徐挽澜看着那杯中浊物,眨了两下眼,灵机一动,便哄骗这魏大娘,说要和她比谁喝得快,魏大娘一听,当即爽快应战。
徐挽澜从一数到三,二人当即挽袖抬手,齐齐饮酒。那魏大娘倒是实在,每一小盅,都喝得一滴不剩,而那徐三娘,却是抬袖掩口,饮上半盏,倒上半盏。那韩小犬在旁冷眼看着,不由得勾唇一哂,自是将这小娘子的满腹心思,全都看在眼中,了然于心。
二人接连比了三盅,徐挽澜才要端起第四盅,不曾想那魏大娘却打了个酒嗝,骤然挥手叫停,接着又唤起了那赶车的妇人,叫她勒马停车。徐挽澜暗自生疑,连忙抬起眼来,向那魏大娘看了过去,却见那魏大娘笑道:
“三娘子,你莫急,我下车去那药局一趟,拿完药就回来,必不会耽误了你的正事。我得亲眼盯着她们给我抓药,不然我这心啊,可安不下来。丫头你在这儿待着,我去去就回。”
言罢之后,那魏大娘起身下车,这车厢之中,一时间只余下徐韩二人。那魏大娘一走,徐三娘便抬起胳膊,看着自己那被酒沾湿的袖子,又嗅了嗅自己这满身酒气,忍不住皱起眉来——今日特地好好拾掇了一番,可谁知又闹得如此狼狈,若是那晁四郎见得她这副模样,只道她是一大早起来就无酒不欢,又该要如何想她?
那韩小犬倚着车壁,微微偏着头,把着眼儿,上下扫量着这徐三娘,不由得勾唇冷笑,沉声说道:“你今儿个浓妆艳裹,描红画绿,扮得跟妖精似的,这是要去赴谁人的约?”
徐三娘眉头一皱,瞥了他两眼,却并不搭理他,只顾着将自己那袖子蹭干。那韩小犬讨了个没趣儿,便也不再出声,只冷着脸,移开眼来。只是他虽将视线移了开来,可没过一会儿,又强忍不住,朝她瞥了几眼。
第43章 只愁花月笑人痴(三)
只愁花月笑人痴(三)
这韩小犬把着眼儿,扫量着徐三娘。徐三娘埋头蹭着袖子, 却是不言不语, 眉头紧蹙。而就在这二人相对无言之时, 偏巧外头有个小童行过, 一时兴起,学了几声虎啸, 那马儿听得虎啸之声, 骤然受惊, 好似疯了一般,拔足狂奔起来。
徐挽澜正蹭着袖子,忽地感觉车子重重一颠, 又听得外头那赶车妇人不断叫唤,而她身前那黑漆嵌螺的厚重茶案,也于顷刻之间, 猛地翻覆, 朝着她重重砸了过来。
徐三娘抬头一看,不由得杏眼圆睁, 惊呼出声, 连忙闪身欲躲, 幸而那韩小犬倒是个眼疾手快的, 立时抬起那粗壮结实的手臂, 一把便将漆案牢牢抓定,大手一翻,便将那漆案按回原处。
那受惊之马, 闻得虎啸之声,足足狂奔了数十米远,闹得车里车外,俱是一片杂沓纷乱,好一会儿后,总算在那车妇的喝斥之下,消停了下来。徐挽澜那手紧紧撑着车壁,生怕那马儿又开始发癫,等了少顷之后,这小娘子才松了口气,皱着眉头,微微喘息,回过神来。
她先低下头来,看了看自己这石榴红色的齐胸襦裙,却见那前襟已然湿了个透——那酒案翻覆之际,玉壶酒盏,皆是乍然倾倒,这羊羔美酒,洒了她整整一身,那所谓的石榴红色,也被洇成了暗沉深红。更糟糕的是,这湿了的地方,俱都紧紧贴着身子,瞧起来狼狈,穿起来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