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送孩子去往深山老林,她给他们寻了一个密林里暂避的石洞,还留下厚重皮草成衣、糕点、火折子、十几个羊皮囊袋的凉水,还有治病的药材与盛药的药罐。
苏芷叮嘱:“天一暗就记得生火,飞禽走兽遇见火光断不敢靠近。如今是冬日,此处不算荒山,猛禽不多,应当无事。记得煎药、穿衣取暖,饿了渴了就吃糕点喝水。最多一日,我就来接你们回京城。放心,往后一应事宜都有我。官人一言九鼎,不会哄骗孩子。”
沈寒山也道:“山下有坏人还需苏司使料理,带你们回去反倒有危险。记住了,要听话。你们的病会被治愈,也会过上好的生活。”
苏芷一脚踢下两名帮着赶车的衙役,道:“这是尔等将功补过的机会,若是照顾好孩子,我会替你们向官家求情,兴许祸不及家宅,还能有机会保住你们亲眷的命。倘若敢有小动作,尔等就是自寻死路,明白了吗?”
苏芷抛给他们两枚药.丸:“各自服下一枚,可续命两日。明日我来寻你们,再给其余解药。”
苏芷没下.毒,不过是作为把柄要挟他们,诈他们卖命伺候孩子。
“是是。”衙役们本来就是任人差遣使唤的小角色,如今来了更大的官,他们当然要以苏芷马首是瞻。
安排好一切事宜后,苏芷总算放下心来。
大一点的孩子已经明事理,他上前,拉了孩子们过来,朝苏芷和沈寒山重重磕了头。
这是他们能做的、唯一的事。
苏芷不能去扶孩子,她只默默受了他们的感激。
还有要事待办,不宜逗留太久。
苏芷带着沈寒山心情沉重地下了山。
一回叶家,沈寒山指点苏芷用官盐兑水净手与面。待处理干净身上秽气后,苏芷决定亲自去取桔花县县太爷家宅里的密令。
那是能置吴通判于死地的关键罪证,再结合孩子们的指证与衙役们的口供,吴通判翻不了身,必死无疑。
苏芷放下腰间常佩的弯刀,从箱笼里取出一柄寒浸浸的长剑。
剑光寒,寒九州。
沈寒山讶然:“为何换刀刃?”
苏芷道:“这是我斩杀恶人用的剑,如今取它出鞘,见一见血光。”
苏芷鲜少用它。
霜刃沾衣未敢欺,一剑血舞三万里。
苏芷的嗜血长剑一旦开封,饱血方收。
不是她要大开杀戒,是天道不公,世人逼她。
今夜,她要送很多人,下阎罗殿。
作者有话说:
今天心情有点闷闷的,想看很多夸夸,所以把加更章节提前发,是之前评论过五条的加更。过年那天正常更新,就不加更啦!
这章写到我落泪。
在我心目中,为官者就是该为民请命,为民伸冤。
第四十五章
沈寒山知, 事到如今,已无退路。
他问:“你要去县令府取密令?”
苏芷执剑在手,道:“是。”
“这样大张旗鼓, 吴通判定知消息。”
“密令要紧。有了它,可再添吴通判一罪状, 送他上路, 我必须去取来。”
沈寒山忽然扣住苏芷的腕骨,他难得收敛嬉皮笑脸,眉目间是湖泊溪流化不开的忧愁。
他抿唇,艰涩开口:“我在下山时,已派了人前往京城复命。奈何……州府城门关闭,禁止里外出入。衢州,已成围城。”
也就是说,吴通判应当是听到音讯, 正气势汹汹往桔花县杀来。
他有何胆子封城?!有何胆子拦京官去路?!
他是知道这一回,自己是秋后蚱蜢再难翻身, 故而负隅顽抗,想求一线生机。
不如他一意孤行, 斩杀回京城复命的参朝官,尽量拖延一点时间。若无逃生之法, 苟活几日也是赚大发了。
苏芷的心一寸寸冷下去, 吴通判竟能在衢州只手撑天, 他的势力庞大至斯,俨然是土皇帝……可笑, 明明是君主派来处理一州之政的州官, 也敢“自立为王”!
苏芷知道, 这一场乱, 定会平息。
官家会听到乱臣贼子的骚动,会派兵前来镇压。
就是那时,她和沈寒山,不知还有没有命活着。
沈寒山道:“若是你没救那些孩子就好了,你我可以掩人耳目先归京,到那时再领军士杀个回马枪,围剿衢州,届时定能一举歼灭这些贪官污吏。唯有这般,才算稳妥。”
苏芷眼中的火渐熄渐灭,她喃喃:“沈寒山,我知道,若我回京一次,折损七八日,这些孩童或许无一生还。我不想再等,不想再忍。沈寒山,我这一生……本就没求过稳妥。”
她这一生风雨招摇,谈何稳妥。
苏芷知道,现如今是绝境了,必须孤注一掷搏一搏。
她忽的以指嵌唇心,对天长啸!
一声高昂长哨。
无边苍穹,横空出现一点黑墨。
一只鼓吻奋爪的苍鹰从高空赫然旋来!
它羽翼丰满,黑眸烨烨生辉,锐爪擒住苏芷臂膀,稳住了冲势。
苏芷笑了,她摸了摸鹰隼,道:“你跟了我这么些日子,该记得归路。”
苏芷撕破衣摆,咬纸书下一行血字:“叛臣作乱,受困囹圄。请即刻派衢州驻扎军士前往桔花县救援!”
她在苍鹰强劲的爪上绑死了衣带,有鹞鹰丰羽相护,即便顶风冒雪,血字也不会遇水消融。
苏芷放飞了苍鹰,同它道:“青玉,速去!”
苏芷算过了,她骑马赶回京城,日夜不停大概要两三日时间,若由青玉飞回京城,只需五六个时辰,也就是半日。
倘若皇城司衙门的内侍瞧见血书,必不敢耽搁,定会通知干办们议事,再由大殿下直入内廷,奏报天听,便能第一时间获得官家口谕。
苏芷庆幸,她属皇城司衙门,能通过陈风联系上官家。
若是旁的官司来查案,恐怕消息带到京中时,尸体都凉了,下场和林州牧一致。
思及至此,苏芷不免毛骨悚然。这一出,不知官家有没有算到?要是他早布棋到现下这招,可见天子城府深厚。
罢了,不想这么多。
苏芷只盼望官家早日知晓消息。
只要有皇家口谕,京城的烽火台就能开始点火报信,府的一里紧接着州的一里,通过烽火台层层通传军讯,直至皇命下达到驻扎衢州外的军府。到那时,府军使调当地兵士前来支援,他们就能活命。
这也是苏芷为何让孩子们再等一日的原因,只要再过一日,大家都会获救。
她要不择手段,为所有人拖延一日。
苏芷与沈寒山也算是同生共死的僚友,她不对他隐瞒,同他道:“青玉是我底牌。它幼时被同类所伤,是我射箭为它驱敌,救它一命。青玉聪慧,能通人言,为我传信,为我所用。”
沈寒山能想象苏芷挽弓射鹰的矫健身姿,他多伶俐的人,闻言,就明白了她全部意图。
他苦笑:“芷芷,我自是知道你是何等秉性,所以没劝你先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