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招惹记(58)

只可惜, 报官也无用, 本就是官官相护。

为民除害的官府, 竟成了手执屠刀的魑魅罗刹。

这些狗官, 真该死啊。

苏芷半阖上眼眸,事情至此,似乎已窥半面天光。

苏芷热忱,极具正义感。她一刻也忍受不了欺善怕恶的行径,执意要去解救无辜的孩子。

沈寒山拉住一腔热血的苏芷,道:“忘了吗?我说过,这病症要人饲。崖山正是药农们培育麻杏石甘汤所用药材的地方,你若蛮勇,一心要去,好歹戴个遮面锦帕,再用厚纱风帽,护一护眼鼻。”

苏芷颔首,她知道如今是要紧的时候,不可莽撞行事,免得着了人的道儿。

她握了握怀里的失踪孩童画像,低声道:“只要确认他们就是京中失踪的流民之子,便能治吴通判的罪。沈寒山,今日一行,我无论如何,都要去。”

沈寒山叹了一口气,道:“那好,刀山火海,我陪你。”

他从厨房取来一壶烈性米酒灌入羊皮酒馕,随身带着。

见苏芷不解,沈寒山阐释:“酒能解晦祛病,军中若发疫病,常有淋酒焚尸的法子,阻止病尸再将疫气传人。”

闻言,苏芷纳罕地问:“你不是文臣吗?为何知晓这么多武将军中事?”

沈寒山微怔,他难得迟钝一瞬,良久道:“略有耳闻罢了。走吧,莫要耽搁了。”

“好。”苏芷取来风帽与遮掩口鼻的锦帕,两人防护妥当以后,共骑一马,上了崖山。

苏芷身负皇命行走江湖多年,识山辨路不在话下。

她心中迫切,更是把脚程一缩再缩。

不过一个时辰,苏芷便见到了那两名煎药、提饭的衙役。他们做贼心虚,刚和苏芷打上照面就落荒而逃。

“咣当”一声碎响,药罐倒地,四下一片狼藉。

苏芷怎可能放他们下山告密,她从怀里抽出两枚长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入两人掌心。

血溅三尺,鬼哭狼嚎。

那长钉来势汹汹,用劲极大,直将他们钉在了木柱之上,动弹不得。

衙役们当即痛呼出声,连连哀求:“官人们饶命,一切都是县太爷吩咐,不关小人的事!”

苏芷眉目冷淡,道:“尔等助纣为虐,理应万死谢罪。”

听得这话,胆大的衙役知道今日是死期,便想废手逃命。

苏芷冷笑连连,及时制止这群蠢货:“别动,长钉里淬了毒,只能保你们三日性命。最好不要胡乱走动,免得毒素经由血脉进入心肺,药石无医。”

话音刚落,衙役们蠢蠢欲动的心便偃旗息鼓了。

苏芷下马,绕过这群衙役,走向不远处的囚室。囚室外相邻一亩亩田地,垒了不少小土丘。

苏芷知道,那是埋尸的地方。一些农户没钱建坟,会把尸体埋在家田附近,情理上讲,算是落叶归根。

这里,死了不少的人。

苏芷抽出怀里的一卷失踪孩童小像,走近那一排漏了通风小窗的木屋。

室内昏暗,辨不清孩童眉眼,只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他们没了口舌,连呼疼都不行。

人间烈狱。

苏芷刚要上前,沈寒山抬手拉了她一下:“莫去。”

他提酒,洒了苏芷一身,古来便有说法,讲是烈酒可赶病气。这般,也算是一重保护。

于情感上而言,苏芷多想上去安抚一下孤苦无依的孩子;于理智上而言,沈寒山说的是对的,她若染上疫病,带回京中,便是祸源。

保全自己,方可祈天下太平。

于是,苏芷只能站远了,朗声道:“孩子们,莫怕!大庆皇城司使苏芷以及大理寺卿沈寒山特奉皇命,前来搭救。”

此言一出,咳嗽声忽然一窒。

随后,数十只稚嫩的手接连不断往敞开的小窗上伸,仿佛要苏芷看到他们的生命力。

活着,他们还活着。

救他们,一定要救他们。

不能口齿呼救了,只要他们还有气儿,手脚也会用上。

要看到啊,一定要看到啊。

都是一条条鲜活的命啊!

苏芷忽然热泪盈眶,她好似明白了,这样风雨兼程辛苦查案的意义何在。

她要做的,不就是庇护大庆百姓,救下所有人的性命吗?

苏芷鼻腔酸涩,心胸满涨。

她哽咽,咬紧牙关,高声唱报:“冯静可在?雷胜义可在?贺敏可在?罗塘可在?”

苏芷将失踪的孩子名字,逐一念出。

这些名字,是他们的归宿。

有名有姓,便有了家。

他们能回家了……

不必哑口孩子答话,自有孩子们伸出手指比照身份。

一根手指、两根手指、三根手指……

孩子们很高兴,他们接二连三伸出手来。

有的还活着,有的已经死了。

京城失踪的孩子,竟辗转到了衢州。

是朱毅发卖的人口,他充作牙人,同吴通判狼狈为奸,把人卖到衢州。

他们欺负幼童无力反抗,封住他们口鼻,逼他们以身为饲饵,蓄养疫病。

罪该万死!

罪该万死!

苏芷要杀了这些狼心狗肺的官吏,给枉死的人一个交待!

她怜悯他们、同情他们,欲救人于水火之中。

仔细想想,苏芷真是后怕。

若她没有及时赶来,这些冤屈将无处昭雪。

幸好她来了,幸好她救到了孩子。

苏芷甚至感激赤鱬妖女,若非她杀了朱毅,官府如何察觉这些沉冤?

福至心灵。

苏芷苏悟了。

赤鱬妖女,是有意引她来查朱毅身后事吗?

仅凭百姓,绝对不可能扳倒吴通判。

唯有她和沈寒山这样的高官前来断地方案子,才有一线生机。

苏芷自责,孩子们却不认为她有错。

稚童心善,只记眼前事。

他们很高兴苏芷来了,他们感激苏芷来救命。

救人一命,胜造高塔浮屠。

原来世上真的有神佛,他们会心软,也会怜悯万物众生。

即便孩子们只是无人问津的流民之子,即便他们位卑言轻,也会有人视其如珍宝,千辛万苦来相救。

真好啊。

活着,真好啊。

苏芷和沈寒山,真是慈悲心肠的观世音菩萨。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久违地笑了。

苏芷心事繁重,下了山。

她包下了成衣坊的所有夹胆厚衣,以及糕点铺的全部吃食。这样的举动太招摇、太大张旗鼓,可苏芷不在乎。

她不能等了,不能忍受了。她一心只想救人!

世上哪有万无一失的计划,只要奋勇前行便是。

苏芷前往车马行雇了一辆可容十多名孩童的马车,由看守的衙役赶车,她则同沈寒山一块儿骑马,再次登崖山。

苏芷破开囚室,如同天神降临。

孩子们拍起了手,欢喜地仰望苏芷。

他们很懂事,知道身上的病症会传染人,故而在大孩子的指点下,用脏兮兮的帕子捂住口鼻,手牵着手,老实坐上马车。

上一篇: 皆大欢喜 下一篇: 夫君甚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