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74)

她如何能不谅解?

作为帝王的女儿,她是没有不谅解这个选择的。

可是父亲的话言及此处,加之旧日孺慕之情涌上心头,萧玉吉仍忍住酸涩,正色道:“父皇富有四海,为天下英主,怎能为我与弟弟二人徇私偏颇?父皇之尊慈怜我等便是父,亦是君;我与弟弟爱重孝礼,便是子,亦是臣。”

她虽这样说,却仍忍不住心想,不知父亲有没有给其他哥哥的封地派去眼前礼官这样的人,每个都这样说一遍,好让大家死心塌地,装作天家其乐融融?

帝王心术大抵如此。

但这一刻,萧玉吉还是希望能相信父亲的。

礼官得了这个回答,满意离去,不一会儿刘甸入内拜道:“殿下,今日之事实在古怪,孟氏族人如此行事,实在过分,简直像在逼迫孟刺史与他家重归于好,可孟刺史……也不像那般决绝之人,今日竟以此等不留余地的方式回绝于人前,不知……”

“你是担心姓孟的那本家人因为这些私怨给咱们良慈郡往后在朝中使绊子?”

萧玉吉一言说破,刘甸不住点头。

“他们必然会这样做。但是别忘了,孟苍舒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虽未曾伴驾,每件事却都做到父皇的心坎上,孟氏若是要唱反调,已经不只是和孟苍舒作对了,至少这两年免除租赋期间,父皇是不会让自己好不容易竖起的帅旗倒下的。”萧玉吉从澎湃的心潮里回过涌浪,已然头脑一片清辉。

“孟刺史平日里说话虚与委蛇的,今天却这么干脆……不过也是,要是我从前被这样对待,今时今日也必然要决裂的。”刘甸在公主面前从不遮掩,又道,“不过末将也错怪了孟刺史,原来他不喜骑马,竟是为这事……”

提到孟苍舒,刘甸脑子里猛地冒出个念头来,连他以自己都有些诧异,赶紧压下去,却见公主古井无波的面容上浮出伤悲情态,刘甸终是咬咬牙,将这个念头说了出来:

“殿下……您如果拿不准注意,不如问问孟刺史吧……”可能是因为还没习惯说孟苍舒的好话,刘甸自己也别扭,赶紧找补一句,“不过也别全照实说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小子未必就能全然信得过!但是给殿下当个狗头军师应该还够用。”

其实萧玉吉方才所想,也是不知是否可以问孟苍舒一问,然而她所忧愁却并非能否信任孟苍舒,而是今时今日,已不可以寻常子女之心揣度父亲的心意……

因为自己的父亲,也是天下的王。

……

绣衣御史第二日启程返回,可谓快速撤离。

但走之前却留下了那匹无助的银骓马。

顾廉气得嗷嗷乱叫,认为这是一种挑衅和恶心,故意为之太过下作。

李丞雪不赞成顾廉单纯的想法,他认为这是个纯粹的陷阱。

“如果大人对这匹马稍加仇害,是不是意味着大人仇恨深重意欲报复?在孟氏眼中,只怕更要将大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了,这还不算,怕是今后再以此做些文章,搞得大人好似那般疯魔之人,言语似刀,咱们离京师这么远,大人如何自辩呢?”

听了这话,顾廉更是气急。

“这好办。”孟苍舒慢悠悠给公文盖章,“有些地方出门肯定还是骑马方便,这马也是当世名马了,就当是我的坐骑了。”

“大人……这……”顾廉觉得当年差点弄死过孟苍舒的马现在骑也是不吉利的。

“要不然李道长算算?”孟苍舒抬头眯眼一笑。

吓得李丞雪赶紧摆手求饶。

孟苍舒笑着递给他刚写好的令谕:“好了,这些事儿往后稍稍吧,咱们手头还有要事。你们听我说,自十二月,每旬起,每户每人可领麦半斗,未及丁龄者减半,古稀之年老人额外加一斗做养恤,各处我已设好人手和分粮棚,顾廉,你送去给庞县侯,他自会调人输送。”

孟苍舒没有那么多功夫招待闲人,姓孟的为刺探自己虚实,就好意思花大笔朝廷的银子千里迢迢宣读个驿丞传递就足够的消息,美其名曰“朝廷重视”,真是好笑死人了。

他手上的银子和粮食都得掰着一半一半精打细算来花,可没他们那么阔绰。

“咱们借着这个机会,清点清点人口,就算朝廷一时没说,我们自己心里也得有个数。”

其实孟苍舒本没这么着急,但多亏景司徒给递了话,孟苍舒已然知晓明年朝廷零零一号红头文件的内容,那当然还是得提早准备,不只是为战后人口统计,也是要看看学龄儿童的数量,提早恰当安排郡内学政诸项准备。

听了孟苍舒的话,李丞雪是恍然大悟点头,可顾廉却有些茫然:“大人,咱们干嘛不直接清点,还要额外放粮呢?”

“你说重计户口再点人头,人家百姓会觉得要开始征税,难免趁着这个时机隐匿起来。反正之前大家也是这么过的。不如绕开这个说辞,给大家个愿意听的说法,这样也更详实。”

“可圣上不是免除了我们郡一年的赋税么?”顾廉还是不懂。

“就算圣上说了免我们良慈郡一年的赋税,也不是人人都知道这个消息。正好趁着这个机会都传达清楚。”

顾廉还想再问,李丞雪实在看不下去,自己这位小顶头上峰十分肯干,公文政务条例在胸,却太实心眼,于是他替孟苍舒解释道:

“说是清点人口,或许会有人跑藏起来,但如若说是朝廷赈济分粮,且是按人头算,那百姓只会拖家带口来,岂不记录得清楚又真实?咱们又不只是为了收人租赋才搞这个出来,现下朝廷是宽限,他不宽限的时候,我们也要早早预备好,勿要措手不及。”

李丞雪讲完,顾廉才恍然大悟。

孟苍舒看着这两个属下,觉得自己还得更加知人善任才行,不过这也是后话了,现在人都在当畜生使唤,有一个算一个,该干的不该干的,全都给我出去干活,适合不适合,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第41章

经过孟宽这十来天的不懈努力, 孟苍舒所住的刺史府衙后院竟渐渐有了能看的样子,原本破烂的围墙修补得整整齐齐,内里两排还开出额外的花畦,说是让人来年春日种上点花木, 不然光秃秃的没个绿意, 看得人眼干。

除此之外, 前衙的几处破损台阶也都让孟宽给补上了,虽然孟苍舒说这里只是临时衙门, 之后衙门要搬走去新选的地方,但孟宽还是觉得既然以后孟苍舒要住在这,那也都不能怠慢。

孟苍舒每天在外面奔波辛苦, 回到院落里都能看出点变化来,就像旁人来了这良慈郡,每天也都能看出些不同。

一切都在变化,而且是向好的方面缓缓前行。

十二月,年前是孟苍舒最忙的时候,一连三四天回不来襄宁城也是常有的,孟宽因决定在这里与儿子过年, 便让郑平早日回去一家团聚,自己留了下来, 天天收拾这座已经不那么破破烂烂的院子。这天他正打算给后院的井周加个栏杆, 就听马蹄声绕着后门直到前面去, 怕是耽误儿子的公务, 他忙出去看,谁料竟是个他认识的人。

上一篇: 恶女从良 下一篇: 江湖仙子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