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女荣华(552)+番外

所以卫皇后决定,“不能听他的!大不了以后给他些好处,好好解释下,也就是了。”

只是正当皇后打算开口叮嘱诗婉,让她去回绝了顾韶之求时,诗婉又道:“顾相还说,这回的事情断然不是卢家做的,幕后真凶借娘娘之手把矛头指向卢家,没准,打的就是扰乱朝堂的主意!”

卫皇后抿紧了唇。

关于女主和生母的感情我在几年前看到一个新闻,是个悲剧。

大概就是本来是受害者,然后被逼成为施害者。

好像是女儿联合父亲的情人杀了父亲还是怎么。

现在不太记得清楚了。

那个父亲就是个纯粹的渣爹。

有多渣呢?

从没对女儿尽过一天义务,这个不是夸张的说法,新闻里讲女儿出生没几天他就走人了,后来女儿十四还是多少岁辍学打工去投奔他,他还收女儿房租。

其他细节记不清楚,单这点大家都能想象这爹的奇葩程度了。

但判决下来后,记者去采访女儿,女儿说到一件事,说她一直记着。

就是有一次她有件重要的事情要用钱,钱不够,跟爹借了200块。

请注意,是借。

之后大概一个礼拜的样子吧,她爹催款,她还了。

然后女儿说,这点我不能否决他是帮了我的。

她反复说这件事情上她很感激她爹。

(好像是要钱要得很急,她不认识人没地方借,只能向爹开口,然后爹借了,她感到绝处逢生)

当时我看了之后,心情真的是没法形容。

正常家庭里,未成年的女儿跟爹要200块,会觉得感激万分吗?

更不要讲是借,是真的借,还催着女儿还了。

这个女儿之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这件事情,而且认为这是她爹疼她的一个例子,原因只有一个,她得到的父爱太少太少。

少到连这么件正常人觉得心酸的事情,她也觉得是温暖。

本书女主对生母的感情也是类似的,她前世在生父手里过得太苦太苦,所以生母养她虽然目的不单纯,虽然有种种算计,相比全没人味的生父,她还是感激生母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两世为人,她从父母那儿得到的所有温暖与关怀,到底还是来自于生母。

简单来讲,是生父的殿堂级渣,把生母业余级的爱,都衬托得温暖了。

所以看到很多读者不能理解为什么女主还是要追究生母之死,除了解释一下外,我也要表示下欣慰:这说明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正常且幸福的环境里。

第389章 太后悬梁

卫皇后其实也不是没怀疑过卢家并非真凶。

但当时梁王呈上证据让晋国大长公主过目时,她陪伴在侧,恰好认出了喜雨的东西里,有两件正是自己早年赏赐给黄氏的——这个她必须说出来!

因为传上天花的如果只是简虚白父女,以及燕国公府的下人们,任谁也不会怀疑皇后。

然而端化帝的庶次子也中了招,卫皇后发现疑点却不立刻道破,回头有人怀疑她怎么办?

虽然说眼下二皇子根本威胁不到太子,但皇家这种事情讲不清楚的。

再者韩姬那件事情,一直是皇后的心病。

即使显嘉帝去了,从端化帝对她的态度来看,应该根本不知道——但皇后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本朝申屠贵妃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她得宠的时候,太皇太后与显嘉帝都被压得跟什么似的,那会谁不认为他日住进铭仁宫的肯定是这位贵妃?

结果呢?

身败名裂,连累无数。

卫皇后可不想功亏一篑,这种细节上自然要注意。

这会顾韶关于幕后真凶的揣测,让卫皇后头疼了:“照顾相的意思,这幕后真凶没准还真同肃襄二王有关系了,毕竟陛下才登基,又没有亏待什么人,除了这二王之外,谁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折腾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呢?只是一来三弟没查到证据;二来晋国皇姑才为三弟把火烧向肃襄二王大闹了一场,陛下好容易才劝息了皇姑的怒火,这会子怎么好再提?”

尤其她不想自己去提——否则晋国大长公主虽然未必会像抽侄子那样抽她,却也肯定对她没什么好感了。

卫皇后深知端化帝很是尊敬晋国大长公主,可不想贸然惹了这姑姑不喜。

何况,太皇太后还在呢,她会喜欢看到自己亲生女儿跟亲孙子不好吗?

但不提的话,卫皇后又不放心,毕竟这天下现在是她丈夫的,将来会是她儿子的——按照顾韶的话中之意,如果顺从幕后真凶的引导,将卢家当成罪魁祸首的话,不但削弱了端化帝嫡系的力量,更要命的是,谁知道幕后真凶会不会还有后手,借这件事情引起整个朝堂大乱?

肃襄二王是去年中秋之后才就的藩,算起来至今不足一年。

由于之前显嘉帝相对温和的处理方法,以及端化帝上台至今也没有大动作,所以这二王虽然算起来前年就失败了,但本身势力受到的打击其实不算致命。

登基也才一年的端化帝,要说已经完全不忌惮这两个兄弟了……

卫皇后叹了口气,她丈夫的为君资质,比起显嘉帝,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所以,即使顾韶是为了保下卢家跟卢氏才这么讲的,卫皇后到底不敢赌。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输了,就是改朝换代的下场。

“说是肯定要跟陛下说的,只是……该怎么个说法呢?”卫皇后正思索着,外面却有宫女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禀告:“娘娘,卢尚书写了血书,托禁卫转呈陛下!”

卫皇后眉心一跳,道:“血书是怎么讲的?”

“卢尚书……揭发燕国夫人与冀国侯之弟苏少歌有私.情!”宫女知道皇后与宋宜笑关系不错,是以说这话时颇有点战战兢兢。

之前梁王向端化帝与晋国大长公主说这件事时,皇后不在,所以她还是头次听到这个说辞,闻言怒极反笑:“这还真是巧了!卢以诚的次媳徐氏,才揭发过卢以诚之女卢氏同博陵侯来往过密,卢以诚跟脚就说宋弟妹同苏少歌有染?这公媳两个难不成是专门捉.奸.的?”

诗婉看那宫女没其他要禀告的了,示意她先告退,继而对皇后道:“这卢尚书真是糊涂了,他是陛下跟前的老人了,凭什么事情求陛下,陛下还能不网开一面吗?这会这血书一传出来,陛下还怎么保他?”

“他恐怕以为这回卢家担了天花之事,乃是宋弟妹的手笔了。”卫皇后脸色铁青道,“自觉卢家已然无幸,想着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报复宋弟妹一回——只是偏偏他眼下根本奈何不了宋弟妹什么,所以就择了这种最讲不清楚的男女私情,哪怕最后查清楚宋弟妹同苏少歌之间清清白白,一个国夫人被传了那样的话,以后怎么还有脸出门?

这也就是皇后了解宋宜笑,知道她不是那种被人冤枉了之后会一死证清白的人了。

换个真正温柔贤淑的大家贵妇,赶上这种事情,怕不早就去上.吊了!

上一篇: 贵女长赢 下一篇: 锦衣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