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拍照留念。
从医理上讲,端午时节,正值初夏之际,气候燥热,百虫繁衍,疾病容易流行。因此,这个时候清扫庭院,对蚊蝇孳生之地来一次大扫除确实很有必要。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很多习俗,如饮雄黄酒、佩挂朱砂香袋、吃大蒜,在孩子的鼻孔、耳孔涂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风俗习惯,这些风俗都有避瘟去害,预防疾病的作用。
第996章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此时,动植物滋生,蝎子、蜈蚣、壁虎、蛇、蟾蜍五毒出入居室,袭扰人类,如何祛之?旧的传统风俗是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喝几口雄黄酒,或将雄黄水洒于床下、墙角以避毒。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作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
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祟所引起。
尤其是民间传说白蛇传,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 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
农场为了应端午节令,方默南把雄黄酒,喷洒在墙角,驱驱夏日里的毒虫。
明清时代香囊成为流行的端午节饰物。香囊中包裹的东西各不相同,有装填了朱砂、雄黄一类药物的,也有装填了沉香等香料的。
端午节佩戴朱砂香囊,传说能避邪驱瘟。小孩佩戴朱砂香囊,既避邪驱瘟,又可作襟头点缀。
端午已至,绿肥红瘦,一些稚嫩和生涩的果实已渐熟,而别具意味的将是飘散着浓浓朱砂情韵的香囊。
佩戴着朱砂香囊,红在心中,香飘世间。
那永远不会消逝的红色,唤起人们古朴神秘的记忆,不管南北方民俗如何差异,那驱散邪气鬼味,带给人间幸福吉祥愿望是不会变的。
天气渐热农家乐也渐渐地热络起来,有曹墨夫妇加入农家乐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夫妻俩的病早已经治好了,现在忙碌而快乐着。
小饭馆儿大厨刘师傅所带了俩徒弟已经出师被派到了纽约中餐分店为掌厨。
最高兴的当属艾伦了,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简直是心花怒放,终于能吃到高品质的中餐了。
清晨,一场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方默南已记不清这是入夏以来的第几场雨了,只觉 空气中一阵清爽与凉意,令人心旷神怡。
由于下雨农场少了往日的热闹,安静了许多,所以这些闲人就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所以大家都挤在了小饭馆儿里,包括前来看病,还没有病愈的人,留在农场的人,当然他们的饭菜都是特制的,可不是接下来的特色菜。
“来来,尝尝我做的鸿运当头。”余庆庆喜笑颜开端上她做好的菜。
“哦!原来是剁椒鱼头啊!”熊报春笑道,“可不是鸿运当头,一半红扑扑的剁椒,一半青青的剁椒。唔!看着就有食欲。”
剁椒鱼头有着鸿运当头,开门红的美称,不管是平时朋友聚 会还是节日庆祝它常常会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嗯!品相不错,色泽鲜艳漂亮,鱼白、椒红、姜黄、葱绿。鱼头外形完整,汤色红亮透明油润。”方默南看着眼前的菜色,评价道。
“火辣辣的红剁椒,覆盖着白嫩嫩的鱼头肉,冒着热腾腾清香四溢的香气。”林老爷子微微点头道,“湘菜香辣的诱惑,在‘剁椒鱼头’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剁椒鱼头属湘菜系,是三湘的一道名菜。湘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香也合格。”刘师傅赞道,“曹家妹子厨艺不错,完全可以开餐馆儿。”
“刘师傅谬赞了。”余庆庆谦逊道。“我跟你学了不少做菜的技巧。”
“我也跟着学了不少湘菜的传统技巧,尤其是湘菜中煨的功夫。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有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有的菜晶莹醇厚,有的菜汁纯滋养,有的菜软糯浓郁,有的菜酥烂鲜香,许多煨出来的菜肴,成为湘菜中的名馔佳品。”刘师傅说道。
“对了说起这个,方医生!湘菜在欧、美、东南亚地区受不受欢迎!”刘师傅好奇地问道。
“这个我告诉你,美国及加拿大人喜食味浓、香、鲜、辣的湘菜。”林奶奶笑着说道。
“那咱们在开分店的话主打湘菜,门前悬挂画有大红辣椒的牌子,上书三湘辣椒,馆内女招待的围裙上,也绣着大红辣椒。总之要透着湘菜浓郁的辣味。”刘师傅是张口就来。
“小刘,你真是三句不离本行!”姥姥笑骂道。
“机会总在不经意之间闪现。”方默南别有深意地笑道。
曹墨轻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的。
肯思、肯想、就好!余下了就看他肯不肯干了。方默南和林老爷子两人相视一眼,相视一笑。
“请大家品评一下吧!”余庆庆笑着说道。
“这么辣,我们可受不了。”简慧心看着红艳艳的剁椒鱼头,是敬谢不敏。
“这点儿大家放心,我还多做了几盘,都是经过改良的,不太辣的。”余庆庆说道。
这倒是任何菜系来到异地,多少要经过改良,既不失去原有的风味,又要让众多人接受。
“刘师傅说的对,曹婶厨艺不错。”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蒸制的方法让鱼头的鲜香被尽量保留在肉质之内,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处地渗入到鱼肉当中,鱼头糯软,肥而不腻,咸鲜微辣。入口细嫩晶莹,带着一股温文尔雅的辣味!!”
“鱼头做得很入味,鲜嫩爽口,相当的辣,绝对的够味儿。”曹墨是毫不犹豫地夸奖道。
“以剁辣椒的咸和辣沁入鱼头,风味独具一格。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鲜辣适口。”陈医生道。
“辣的火爆、痛快!”熊报春满头大汗地说道。“真是辣味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粗鲁汉子,来了点睛的一句。
“呵呵……”
大夏天来一盘红红火火的剁椒鱼头,真是辣得过瘾,吃的爽快。
能吃如此辣味的菜品,得有一定的功力,辣得流眼泪都算不上出糗了。曹婶做的的确味道很正,鱼头很大,上面一层剁椒看上去让人很有食欲,辣中带鲜,是嗜辣之人的最爱,鱼头的汤还可以用来拌饭,很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