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悠哉人生(1349)

很少出汗地方默南也流汗了,她吃的是眼泪鼻涕一大把,时不时抽出纸巾擦擦,如此狼狈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当然嗜辣的都这么狼狈,所以大家谁也别笑谁。

方默南和其他人都在不停地喊辣,只有曹家三口只是笑眯眯的,一点没事,可见他们的“涵养”功夫极深。不愧是辣椒中泡大的。

大家比平时多吃了两碗米饭,辣椒确实下饭。

曹墨放下碗筷道,“假如冬季有机会去我们家,我爱人做的白辣椒炒肉,白辣椒实际上是小红辣椒经过处理后变成如纸一般薄,肉是我们特色熏肉,虽然是五花肉,一点不觉得肥,肉的烟熏味很香;四季豆,很好吃,和一般的干煸不同,和土豆条一起烧,很入味,口感很好,烂得很。那味道口味绝对的地道,嗜辣之人的最爱。”

“嫂子很能干嘛!里里外外是一把抓。”熊报春笑着说道。

这让他想起余庆庆拿着大扫把打豹哥他们的时候,真的很‘泼辣’,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男人不再身边,女人在不强势泼辣有些,在乡下很吃亏的。

曹墨则愧疚地握着余庆庆的手,如果不是他常年的不在家,以往说话轻声细语地庆庆,也不会变成辣妹子。

余庆庆像是有所感,回握着他的手,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

“说真的你们真的很能吃辣。”姥姥佩服道。

曹雪芳笑道,“辣妹子从小不怕辣!”

“这倒是真的,自古便有湘女多情一说,这辣椒可要记上一功。吃着辣椒长大的湘妹子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辣而不泼,勤劳朴实,凡事霸得蛮.坚韧而不失柔情。这些从**前辈身上就可以看出。”林老爷子说道。

“辣椒中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控制热量和脂肪的摄入,还可以祛湿、除风,促进血液循环,使面色红润。因此湘妹子面色红润、肤色光滑、娇柔可爱。瞧瞧二位便知了。”方默南笑着调侃道。

被人这么夸,余庆庆有一丝不好意思,曹雪芳道,“妈妈,方医生说的是真的,你看看和几个月前相比,你可年轻多了,对吧!爸爸。”

“嗯!是年轻了许多。”不善言辞地曹墨居然大大咧咧地说道。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余庆庆还真不习惯,赶紧起身收拾起餐桌来,以掩饰自己的羞涩。老实说刚结婚那会儿他都没这么‘甜言蜜语’的。

第997章

薇拉和维卡拉见大家放下碗筷,餐桌上吃的是底朝天。

她们和余庆庆快速地收拾了餐桌,端上清茶。

雨还是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大家围坐在一起,继续聊辣椒!

方默南抿了口清茶道,“咱们吃辣史不算很长,可是吃辣的广度、深度都可圈可点,尤其近十多年来,随着山城火锅的风靡,东南沿海城市一改不碰辣的习惯,纷纷易帜,吃上了辣,能吃辣了,吃了上瘾。”

“吃辣历史不算长。”连煜峰问道。“不会啊!湘菜的历史很悠久啊!伟大的诗人屈原被流放到三湘,写出了著名诗章《楚辞》。其中的《招魂》和《大招》两篇就反映了当时的这种祭祀活动中丰富味美的菜肴、酒水和小吃情况。

吃的菜肴丰富多彩。大米、小米、穱麦、黄粱随你食用。酸、甜、咸、苦,调和适口。肥牛的蹄筋又软又香。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和鸧鹤,还有卤鸡和炖龟肉汤,味美而又浓烈啊——经久不散。”

“臭小子,你这个吃货!”连婶笑骂道。

“别激动!妈,了解当地的历史,没有什么比和吃连在一起,更有效的记忆方法了。”连煜峰说道。

“这小子,还有理了。”姥姥笑道。“不过有道理!”

陈医生说道,“辣椒是舶来品,明代末期才传入的。那么明末以前,三湘人吃不吃辣呢?也吃辣。早在《诗经》中就提到盐、酱、蜜、饴、姜、桂、椒等调味品,其中姜和椒当然是辣的。”

“我原来不知辣椒也是舶来品啊。”连煜峰说道。

曹墨道,“不过,自从辣椒传入我国以后,辣源大开,辣椒种子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的广泛传播后,开始正式落脚在三湘这片肥沃而湿润的土地,并立即在这里迅速生根、开花、结果,繁衍扩张,赢得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酷爱。作为一种西来的洋货,辣椒在三湘不仅没有被排斥,或者遭到洋葱、胡椒等农作物被冷落的命运,反而得到了特别的礼遇,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曹墨接着说道,“我们那里很多地方大量种辣椒,品种很多,有牛角辣椒、灯笼辣椒、朝天辣椒、五爪龙辣椒、青辣椒、红辣椒、黄辣椒、肉辣椒、甜辣椒、死麻子辣椒等等。其中衡山的五爪龙辣椒最辣,人称它是‘辣椒王’。有的地方种的甜辣椒多汁而带甜味,孩子们拿它当水果吃。 ”

余庆庆笑着说道,“我们吃辣椒的花样繁多。将大红椒用密封的酸坛泡,辣中有酸,谓之‘酸辣’;将红辣、花椒、大蒜并举,谓之‘麻辣’;将大红辣椒剁碎,腌在密封坛内,辣中带咸,谓之‘咸辣’;将大红辣椒剁碎后,拌和大米干粉,腌在密封坛内,食用时可干炒,可搅糊,谓之‘鲊辣’;将红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浓烈,谓之‘油辣’;将大红辣椒放火中烧烤,然后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酱油凉拌,辣中带甜,谓之‘鲜辣’。此外,还可用干、鲜辣椒做烹饪配料,吃法更是多种多样。”

曹雪芳笑道,“尤其是湘西的侗乡苗寨,每逢客至,总要用干辣椒炖肉招待。劝客时,总是殷勤地再三请吃‘辣椒’,而不是请吃‘肉’,可见嗜辣之甚。”

“果然是爱吃辣的。”简慧心听得感觉这嘴里还火辣辣的。“不过这辣得嘴巴发麻,还能分辨各种菜看的味道吗?我只是感觉一个字‘辣’。”

“当然能。”余庆庆笑着道,“湘菜盖味却不影响辨味。何况湘菜的辣,有香辣、麻辣、酸辣、糊辣、油辣、鲜辣、苦辣等区别,加上与别的佐料配合使用,决不会使菜肴千篇一律,而且也与川菜的辣味有所不同。”

曹雪芳笑道,“我们那里无论男女老幼、富贵贫穷,普遍嗜辣。小孩子从断奶改吃饭菜时起,就开始吃辣椒,是‘没有辣椒吃不下饭。’”

“从小就受过正规的吃辣训练,当然不怕辣!所谓遗传,不光是智力、身体等等,口味也不可忽视的吧!”简慧心不得不感慨道。

熊报春说道,“我国除了沿海几省外,很多地方的人都嗜辣味,尤以川、贵、湘诸省为甚。有一句民间俗谚:‘蜀川人不怕辣,黔贵人辣不怕.三湘人怕不辣。’”

“呵呵……你这样说,其他两省的人该不愿意了。他们都在争怕不辣这顶桂冠,闹谁也不肯领受其余的两个封号。”方默南笑道。

上一篇:遥望行止 下一篇:掳爱强婚之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