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11)

没多久,村里的铜锣又响。

“陶家的,出个人开会!”

“尤家人回来没有,晒谷场开会!”

“下着雨呢,开什么会。”秦梨花横着一张脸出来,嘴里嘀咕骂着。

“小爹爹,我去看看。”

陶青鱼撑了伞往雨中走去。方问黎身子一矮,钻入哥儿伞下。

陶青鱼雨伞被迫抬高,圆眼看他。

方问黎弯唇道:“一起。”

陶兴旺从两人身边蹿出去,几下走到了他俩跟前。

方雾站在灶屋门口招呼道:“快吃饭了,早点回。别跟人起冲突。”

“知道了!”

陶青鱼见方问黎还轻笑地盯着自己,无奈道:“走吧。”

晒谷场,油纸伞似张开的鸡枞菌。或正鲜嫩,颜色明亮。或支离破碎,已然腐朽,伞面黄黄的还带着洞。

出家门口就能看见晒谷场,但过去要走一截小路。

春雨将小路打湿,人踩得泥泞不堪。陶青鱼没踩稳,走一步险些溜出去。

方问黎脑袋被伞面撞了一下,无奈从哥儿手中拿过来。

他扬了扬手臂:“拉着。”

陶青鱼道:“你想一起摔?”

“那我给小鱼当垫子。”

陶青鱼看他墨眸盯着人不走,心想:某些时候方问黎真的有点莫名的执拗。

陶青鱼拽住方问黎衣服。“这下总行了。”

方问黎道:“嗯。”

路上耽搁一阵,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只能站边缘。

“互相看看,人都到齐了吧。”

“齐了!”

“齐了。”

人群跟前,站的是秦氏跟陶氏两家的族长。

秦氏族长快九十,是村中最长寿之人,名叫秦宗立。

陶氏族长也快八十,名叫陶居安。

秦宗立撑着他的拐杖,头上是小辈举着的伞。

人齐了,他自然而然先一步开口道:“里正前头被气病了,现在还在县里治病。但村里的问题不得不说。”

“不过半月,又是丢孩子又是入门盗窃。你们往山上跑了这么久先不提找没找到什么金子,就问有没有一件好事儿!”

“农事不忙,耽于虚妄之言……”

陶青鱼抱着手臂,目光呆滞看着面前人身上的补丁。

手艺挺好,还锈了草花上去……

“瞧什么?”方问黎冷不丁出声。

陶青鱼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道:“没看什么。”

“还要说多久?”

陶青鱼瘪了瘪嘴,小声道:“起码还有一刻钟。早知道就晚点来了。”

看哥儿灵动的表情,方问黎牵起唇角。

“那要不先走?”

“那你会被的逮出来说一通。”

大离朝重老敬老,人家逮着说你一顿,你还不能反驳。不然就是你没教养,家里没教好。

“那边的谁,嘀嘀咕咕做什么!”

陶青鱼心脏一跳,看了方问黎一眼,默默往他身后移去。

众人齐齐看来。

方问黎见哥儿动作眉梢一挑。

他扬起伞面,露出一双寒凉的眼,淡然对上所有人的视线。

第43章

陶青鱼躲了会儿, 听到前面秦氏族长又重新说话,且几句说完便不再言语。

陶青鱼盯着方夫子圆乎的后脑勺,心里疑惑。

转性了?

陶居安看秦宗立没打算再开口, 慢吞吞站出来道:

“还是按照之前里正所言,在村中组建两支巡逻队。一队十人,白日夜间轮流巡逻。”

“有愿意的, 速去里正家报名。”

两句话,陶居安将今日的事讲完。

对比秦宗立, 那是毫不拖泥带水。说完老爷子就撑着伞站一边儿去了。

底下议论纷纷。

陶青鱼还站在方问黎后头, 他发觉方夫子连后脑勺都比常人优越, 圆得像球。

趁着人都在说,陶青鱼手指戳了戳他后腰。

方问黎眼神骤变,反手抓住哥儿的手指。

陶青鱼嗖的一下抽回手。

“做什么?!”

方问黎将他从后头拉到旁侧,压下伞面低头凑近道:“我才要问小鱼想做什么?”

陶青鱼脑袋后仰, 满脸无辜。

他好奇问:“你为什么没挨骂?”

方问黎直起身,一本正经道:“因为我现在还不是你们村子里的人。”

不是什么?

陶青鱼没多想,只听人说散了, 先一步带着方问黎溜走。

回到家, 陶青鱼将伞放在屋檐下。

方雾问:“说什么了?”

陶青鱼道:“要组巡逻队。”

陶兴旺进了家门, 问:“爹, 我去不去?”

陶有粮跟邹氏一起捡着米筛中混在米粒儿里的小石字儿,闻言抬头道:

“去不去都行。先看看那些人还会不会往山里钻。”

“欸。”

入夜, 山上比山下冷不少。

又下来了些人, 听说村里今日又生了事儿, 再心大也不敢家里不留人直接进山了。

听秦家那边说人够了, 陶兴旺也没再去。

家里还有活计,歇不得。

饭菜上桌, 已经是黄昏。

方问黎跟周令宜是在陶家吃完饭后才走的。不过走之前也叮嘱了,这几日没要紧事儿就不要上县里。

将人送走,陶家人收拾了碗筷,洗漱后就去睡觉。

吹灭了烛火,方雾又抓着陶兴永的手跟他说话。

掌心的手虽没有动静,但窝在男人肩膀,能感受到他的呼吸他也安心。

“今日乱得很,这大白天的,竟然有人进屋就抢。鱼哥儿也跟着跑出去帮忙,吓了我一跳。好在没事。”

“从流也来了,你该是听到的,在哥儿屋里教几个小的念书……”他眼中藏着希望,神情安然,嘴角带笑,“以后哥儿的孩子必不会像咱家一样是泥腿子,定能生活富足,从小上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