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83)

随后摇头道:“那小哥儿不是这种人。”

“嗯,但是他看见我为什么躲呢?”

“躲你?”

“是。”陶青鱼点头。

方雾也想不通。

“下次见了问问便是。”

陪着方雾将东西买齐,陶青鱼将人送出县城。等回进福巷找到了阿修,两人一同去牙行。

牙行相当于中介,这里有许多要找活的人。

牙行对这些人知根知底,听陶青鱼说要做买卖,建议他最好是买两个人回去。

毕竟这种靠着秘方的买卖,万一招了长工、短工回去,要人家泄密,买家找上牙行,又是一番掰扯。

陶青鱼看向阿修。

“你觉得如何?”

阿修毕竟管了几个酒楼,经验丰富。

阿修道:“按理说买最好,但找长工,签了契一般也不会出事。”

“人家要养活一家老小,叛了主家名声也差了,后面更是找不到活儿。”

“短工倒不怎么建议。”

这类人流动大,谁知道换个地方会不会将事情捅出去。

陶青鱼点头。

“那就长工。”

牙行里挂靠的找活儿的人不少,做长工的一般是拖家带口。

陶青鱼估摸着自家做鱼丸的那一套活儿,定要有力气的,最好还会杀鱼的。

选来选去,正好有两家。

一家五口人,一对中年夫妇,下面带着两儿一女。

不过小儿子跟女儿都小,一个五岁,一个才一岁。

那家人要求两个小的也得跟着一起。

还有是两兄弟。

以前做镖局的,不过赔本了出来找活儿。现在上一家的活儿还差一点没做完。

陶青鱼这事儿急,将人叫来一看,还是选了那一家五口。

阿修帮着签契立书,人就好了。

做活的是夫妻俩跟大儿,小儿就带着小女儿。

他们需提供食宿,一月拢共再给三两银月钱。

敲定好,一家五口立马搬走。

只等他们熟悉熟悉环境,明日便开始上工。

这事儿办完,陶青鱼打算回进福巷。

走着走着,他看着落后一步的阿修突然道:“你不用跟着我。”

阿修笑笑:“主子不在,小的不跟着你跟着谁。”

陶青鱼眼中微光一闪。

“我看到祁家那个小哥儿了。”

阿修一愣,下意识问:“在哪儿?”

问完他看见陶青鱼脸上的揶揄,脸一红,忙拱手道:“还望主君告知。”

陶青鱼:看来阿修是有心。

他道:“我之前去铺子的时候遇到过,在菜市那边。不过现在……”

“谢主君!”

话没说完,人立马跑没了影。

陶青鱼弯唇。

看来家里不久又有好事了。

第62章

开门进屋。

门还没关上呢, 就有一股阻力。陶青鱼警惕,就听见一声轻柔的声音。

“方家哥哥。”

陶青鱼抬头一瞧,不是对门许家那哥儿是谁。

这人怎么来了?

陶青鱼疑惑问:“不知许哥儿有什么事?”

许棋咬唇, 踟蹰问:“……我、我能去你家玩儿吗?”

陶青鱼诧异。

他们不熟吧。

“可以吗?”许棋忐忑,收回抵在门上的手。

陶青鱼看他干净的眸子,让开了一步道:“进来吧。”

许棋笑容一展, 拎着的衣摆跨过门槛。

这小哥儿今日穿着一身珊瑚红,那裙摆层层叠叠, 走起来像盛开的花。

陶青鱼从衣摆移到哥儿泛红的脸, 半掩上门, 又进屋端了一壶花茶出来。

给小哥儿倒了一杯,陶青鱼问:“有什么事?”

许棋捧着花茶抿了一口,发现是浸过井水,凉丝丝儿的。

还有蜂蜜的甜。

他搁下茶杯, 双手搁在膝上。

腼腆看了陶青鱼一眼,道:“我、我只是想跟你交个朋友。”

之前秦家的事儿闹得大,县里都知道书院的方夫子为了自家夫郎居然跟人动手。

许棋羡慕, 也对陶青鱼更好奇, 更想结交。

陶青鱼听到这理由, 也没说什么。

他进厨房, 又破了半个瓜出来。一牙一牙摆在盘里,让哥儿吃。

“天气热, 吃完就回去吧。”

“我不怕热。”许棋双手捧着瓜皮, 清亮的眼睛不离陶青鱼。

也不知他哪儿来的兴趣。

陶青鱼由着他看。

自个儿则进屋将昨日换下来的衣服拿出来洗。

“你们为何不找个浆洗婆子?”

陶青鱼打井水的手绷紧, 随口回道:“没必要。”

一家就两口人, 两身衣服能费多少时间。

他将盆拖到葡萄架下,撩起袖子就搓。

许棋啃了一口瓜瓤, 被甜得眯眼。他目光不离陶青鱼,眼里全是好奇。

“为何不早上洗?”

“早上凉快,外出有事。”

许棋点点头道:“我吃过你卖的那个鱼丸,好吃。”

“谢谢夸奖。”

陶青鱼手上利索,衣服用皂角搓洗完,冲个两下就可以晾。

这天热,晚上就干了。

许棋吃完一牙瓜,捏着帕子轻轻擦了擦唇角。

一举一动都是被教养出来的规矩。

他看陶青鱼步子大,做事风风火火,不知为何竟然有些羡慕。

现在申时初,还不急着做饭。洗完衣服,陶青鱼又坐在了桌沿。

他吃了一牙已经不怎么凉的西瓜,看出哥儿眼中神色,对他多了几分同情。

他问:“上次你出来不久你家里人就叫你回去了,现在怎么还不喊?”

许棋抿抿唇,腼腆浅笑。

“我小爹爹他们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