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201)

倒不如给佃户。

主家做得好一点的提供种子、农具,粮食到时候五五分。

只用签了契,余下一概不用操心,只等安心收粮。

“确定了?”

他看过方问黎,目光定在陶青鱼身上。看也知道,这事儿是他家哥儿做主。

陶青鱼点头:“确定了。”

“好。”陶大郎走在细窄的田坎上,果断异常,“趁着有空,这事儿就一起办了。”

宝瓶村这些佃户,有逃难来的;有村里落寞成了佃户的;也有世代佃农的……

他们住的地方不在村子里,是在村南边边缘。

陶青鱼来这地儿少。

不过陶大郎显然是熟悉。

成排的破烂茅屋下,各家敞开的大门内,好些没穿衣服的光屁股娃娃见了人来,立马捂着鸟跑回家藏起来。

陶大郎笑了一声,领着他们往最里边的人家去。

“安叔。”

“在!”屋里出来个皮肤土褐色的老头,满头如枯草般的白发,干瘦得只剩肋排。

他眼睛似乎不好,停在门口眯眼看了会儿才认清人。

“大郎,怎么来我这儿了?”

“屋里说。”

老头拉开几乎关不住什么的破旧围栏,陶青鱼两人随在陶大郎身后进去。

“这是我家鱼哥儿,边上是他夫婿,姓方。”

“鱼哥儿!方小子。”

“鱼哥儿变化都这么大了,以前见着还这么小一个。”老头笑呵呵,手往腰高的地方比了比。

陶大郎:“那都多少年前了。”

不过听他一言,陶大郎认真打量自家哥儿。

确实,他都没注意。

人白了,好像又高了点儿。

不同于以往总是穿的灰扑扑的短打,哥儿身上是一身蓝色长衫,唇红齿白,像富贵窝里养出来的。

立在方问黎身边,更是赏心悦目。

他心中一涩,忽然感慨笑道:“是有点差别,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陶青鱼回以一笑,露出整齐一口牙。

陶大郎想:性子没变,还是他家那傻哥儿。

进了屋,也没什么坐的。就几根破烂板凳,还是修修补补不知多少次的。

叙旧完,陶大郎就道:“安叔,我来问问有没有还要田种的。”

“多少?”

“二十亩。”

“是秦家卖出去那些吧。”

“是。”

“不瞒你说,真有。就是原本种着那地的几家,现在知道没地种了,还在急呢。”

陶青鱼想着自己看到的那几块田,确实照料得挺好。

不过他没说话,只安静在一旁充当背景板,让他爹去说。

“我只二十亩。”

“也不错了。那几家都是老实的,以往种着没出过错。你要定了主意了,我就叫人过来见见。”

陶大郎点头:“成。”

来了三家,是家里长辈带着小子。

体格都一般,常年没吃饱也健壮不到哪里去。不过眼神都干净,没多少心思。

陶青鱼看得人久了,方问黎默不作声地拉着他的袖子轻扯。

陶青鱼疑惑转头。

方问黎却什么都不说,只垂眸静静望着他。

陶青鱼下意识冲他扬起笑。

方问黎喉结微动,避开哥儿眼神,只垂眸借着宽袖的遮挡,捏着哥儿的掌心。

陶大郎问了些话,人就定了。

二十亩立马被三家分得干干净净。

随后又是走流程,签字画押……

折腾一天,在陶家用了午饭,等官府盖了印的地契落在手里,陶青鱼才有种“哦,我现在也是小地主”的实感了。

第67章

事情办妥, 陶青鱼心里的一桩事了。

次日将方问黎送回书院后,他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去医馆找秦竹。

秦竹现在真就跟着周令宜学医。

他去的时候, 这小哥儿还抱着医书啃。

看他那焦头烂额的样子,陶青鱼没忍住,一下笑了出来。

秦竹听到声音, 立马抛下他的书,扑过去将陶青鱼抱住。然后就是噼里啪啦一通抱怨。

不过也不知道顾忌着谁, 声音小小的。

“夫郎……”周令宜的声音从室内幽幽传来。

秦竹手一僵, 更是用力抱紧了陶青鱼的手臂。“小鱼来了, 我不得陪着。”

周令宜盯着他却是对陶青鱼道:“正好我没空,那不如小鱼老板帮个忙,帮我考考夫郎各类药材背得如何了。”

秦竹默默往陶青鱼身后藏,躲开周令宜的视线。

陶青鱼垂眸看向秦竹:“要不你忙?”

秦竹哭丧着脸:“我都背了好多天了, 你陪我歇一会儿嘛。你在他不敢催我。”

陶青鱼回头看去,周令宜已经在诊治下一位病人了。

陶青鱼拉着秦竹回到他刚刚坐的小药房,长腿随意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吧, 我帮你。”

秦竹巴巴看着他, 捧着书不动。

陶青鱼只问:“是你自己要学的, 还是他让你学的?”

秦竹顿时瘪嘴:“我央着他教我的。”

陶青鱼摊开手:“那给我吧。”

“哦。”秦竹看陶青鱼板着一张脸, 只得将书递上去。

“既然学,那就认真学。我一来你就扔了书, 那我多来几次, 你岂不是直接半途而废。”

秦竹咕哝:“哪有那么严重。”

“记到哪儿了?”

……

这小药房与周令宜的问诊室一墙之隔, 陶青鱼这边的声音没刻意放低, 隔壁自然能隐约听见。

见自家夫郎继续用工,周令宜扬起一抹笑。

不是不让他玩儿, 只前些时候他过于心软,哥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何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