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芽张开手就抱过来。
青苗抿唇腼腆笑着;青嘉双眼微亮,端端正正站好任由陶青鱼摸头。
“长大了。”陶青鱼感慨。
他见青芽的多。
另外两个孩子经常在学堂,他回村里也鲜少见着人。
以前玩儿泥巴的小孩肉眼可见的懂事了。好在没书呆子那味儿,机灵着呢。
“给你们带了东西,瞧瞧去。”陶青鱼指了指堂屋。
“谢谢大哥哥!”两小孩齐齐拱手,青芽也有模有样地屈身。
陶青鱼眉梢一扬,莫名欣慰。
这书没白念,更守礼了。
“快去吧。”
青嘉领着两个双胞胎走了。
院子外面卸了马车的陶大郎进屋,见自家夫郎直勾勾盯着哥儿的肚子。
他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结果一瞧——
他要当爷爷了!
“几个月了?”陶大郎紧张问。
“这是第六个月。”方问黎答。
方雾皱眉,算算哥儿去府城的时候就有四个月了,但他们却不知道。
可想想就知道两个小年轻是没注意到,否则照他哥儿的性子早憋不住了。
方雾瞪了一眼陶青鱼:“你这哥儿!心怎么这么大!”
陶青鱼只能乖笑。
“好了好了,快歇着。”陶大郎忙拉住自己夫郎,不让他说。
方雾哼了一声,转而问邹氏:“娘,我明儿给哥儿杀个鸡行吗?”
邹氏道:“杀吧,多杀一个让哥儿到时候带县里去。”
“诶!”方雾眉开眼笑。
杨鹊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哥儿,等他小爹爹说完话,立马将他拉到屋里去。
他边走边道:“都两年了,可算盼来了。去瞧瞧小三叔给做的小衣服。”
陶青鱼诧异:“这就做好了?之前都没影的事儿。”
杨鹊:“这不就有了。”
第81章
杨鹊将装了半个箱子的小衣服拿出来。
“这两年日子好过了, 家里也不用我们打络子、卖绣品,在家中闲来无事时我跟你小爹爹想着就做了这些。”
“这里头还有你二婶做的,她的绣工最好。”
襁褓、衣服、鞋袜、帽子, 甚至还有好些个布娃娃。
陶青鱼看着他小三叔满脸喜悦地给他展示。
让他摸摸料子,看看上面的绣活儿。嘴上一直念叨,肉眼可见地期待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陶青鱼拎着布老虎耳朵抱在怀里, 眉眼柔和。
“那我可都收下了。”
杨鹊横他一眼:“你不收还不行。”
“小娃娃一天一个样,这点衣服都不够他穿的。”杨鹊将拿出来的小衣服都重新折好, 妥帖地放进箱子里。
见陶青鱼手里还抱着的布老虎, 也一把抓过来放在箱子角落。
陶青鱼动了动自个儿空了的手, 可怜笑道:“小三叔,不能厚此薄彼。”
杨鹊凶道:“你小时候还玩儿得少了!”
“我们三个还加上你奶也给你做,你二叔三叔又哪个不是宠着你!”
“你几个弟弟都是捡的你剩的。”
“还不知足!”
他恶狠狠戳了下哥儿脑袋,动作看着凶, 但力道却轻。
陶青鱼展颜:“我都不记得了。”
杨鹊啪地一声盖上箱子,骂道:“小没良心的!”
陶青鱼笑得歪了身子。
“记得,怎么会不记得。”
正因为如此, 他才会时时刻刻想着陶家, 让陶家人过好日子。
“鱼哥儿, 你俩闹什么呢, 赶紧出来吃饭了。”方雾在院子里喊。
“来了!”陶青鱼拉上他小三叔匆匆忙忙出去。
“你慢点儿!这么着急还缺了你一口吃的!”杨鹊着急拉住哥儿,心里怕得慌。
这么大人了, 没一点要当爹的样子。
都不知道注意一点。
*
饭后, 陶青鱼将剩饭剩菜搅拌在一起。
“嘬嘬嘬——”
屋里守在桌子下的小黄摇着尾巴, 听着声音追了出来。
将剩饭倒进屋檐下的狗碗中, 陶青鱼拍了拍狗头,将碗带去厨房。
“小爹爹。”
方雾接过他手里的碗, 放入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锅中。手上的丝瓜瓤往碗里一搅,陶碗立马干净了。
冷风从半开的灶屋门送入,将锅是飘着的热气吹得一偏,也朦胧了方雾的一张脸。
他手上动作快,洗碗洗得陶碗碰撞,清脆作响。
手里忙着,嘴上又催促:“锅里有热水,收拾收拾回房去歇着。”
“不着急。”陶青鱼围着方雾打转,磨磨唧唧道,“明早吃了早饭,我们要去方家村送东西。”
方雾手一顿。
“好。”
“离青书成亲没几日了,你记得回来。”
“记得的。”
陶青鱼找个凳子坐下,陪他小爹爹待一会儿。
他随手抓了跟桑树枝撕着上面的桑树皮,问道:“家里房子修好了,青书成亲后二叔还在县里给他租房吗?”
“多半不会了。”
家里草屋换瓦房,从公中出了一半,各家也掏了私房钱。
房子比以往茅屋大许多,连小孩都有自己的屋了。
方雾洗完碗了又收拾灶台。
擦着擦着,他声音微微低了些。
“近来你二婶的爹情况不好,你二婶没在酒楼里做了,现在在专心伺候他爹。”
陶青鱼手上的桑树枝剥得光秃秃的,又将皮缠在一起。他闻言抬头:“怎么就病了?以前不还好好的。”
“人老了总会有点。”
“行了,别跟我待在灶屋。去把热水用了,我还要烧水等会儿杀鸡呢。”
陶青鱼将桑树皮又缠在棍子上,随口道:“多麻烦,我又不缺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