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251)

方问黎看哥儿一脸兴致,没有阻止。

两人慢慢走回家,套了马车后,两人从进福巷巷尾往菜市场那边走。路过阿修家,陶青鱼顺带跟祁薄荷说了一声之前他问的事儿。

沿着枇杷巷往南走,鱼市就越来越近。

陶青鱼坐在马车里,撩起帘子看了外面一眼。他爹跟小爹爹正被客人围着,卖鱼忙得不可开交。

“不下去?”方问黎握住哥儿的手,看着外面问。

“算了。他们这会儿没空管我。先回村里吧。”

方问黎跟外面赶车的年轻小伙儿说了声,马车又慢慢动起来。

陶青鱼看不到他爹了目光才收回来。

他肩膀抵着方问黎,道:“晚上我们可能要在村里住上一晚。”

“好。”

“去外婆那边要拿的东西我都带上了,明日起来就直接去方家村?”

“夫郎安排就是。”

*

宝瓶村。

当马车驶入村里时,村子里的人见了还纳闷了一阵。

这是谁家富贵了的子女回来了?

后瞧着是往陶家走的,皆是恍然。

鱼哥儿带着相公回来了!

这都好久不见了。

村里一日有一日的热闹,两个月过去,村里的话题中心早换了一波。

陶青鱼慢慢下了马车,跟方问黎进屋时脚下一顿。

他仰头看着面前崭新的青砖瓦房,嘀咕道:“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自己屋都不认识了,要你何用!”老头气呼呼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陶青鱼立马扬起笑:“爷,我要不认识我就不上门了。”

“小兔崽子,一回来就欠骂!”

“老头子,快让哥儿进屋。堵在门口做什么!”

陶青鱼看他奶一发话,他爷黑着脸却乖得跟猫似的。

他嘿嘿一笑,忙将手里的东西递过去。

“瞧瞧,江阳府带回来的酒。”

老爷子立马就笑了。

黄褐色的老脸上满是褶子,看着一副不值钱的样子。

陶青鱼这边送了酒,进屋就被他奶指着额头戳了下。

“平日里都让你爷少喝酒,你还给他送酒。”

陶青鱼抓着邹氏的手讨好道:“就一点点。”

邹氏就着哥儿抬手的动作下看,见他敞开的披风下微微凸起的肚子。邹氏眼皮一跳。

“哥儿你、你这是……”

陶青鱼笑眯眯道:“您有重孙了。”

“真的!”

“诶诶诶!奶你站稳。”

“爷!相公你扶着我爷!”

两个老人激动得脑子晕,陶青鱼看得心惊胆战,忙将他俩扶着坐下。

“你俩可要保重身子,我小爹爹他们现在没空,以后小孩出生了可要你们带。”

“带,奶给你带!”

邹氏忙摸了摸哥儿肚子,举着手对着老天爷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陶青鱼粲然一笑。

方问黎也在哥儿身边坐下,手挡在椅子的扶手上。

好一会儿,二老冷静下来,脸上还挂着笑。

邹氏问:“你爹他们可知道这事儿?”

陶青鱼道:“看他们在忙,没说。”

邹氏拍拍哥儿的手背,慈爱笑道:“他们定也高兴。”

陶青鱼见他们回来这么久没见他小三叔,便开口问了。

陶老爷子道:“他带着青芽上县里帮忙去了。我们老俩口在家里作伴。”

“铺子里忙?”

“快年关了,鱼丸能放,买的人也多了。”

“那青嘉青苗呢?”

“也带去了。你爹说孩子都大了,死读书没用,让他们也去县里帮忙。”

陶青鱼噗嗤一笑。

“我爹也想得出来。”

陪了老人一会儿,陶青鱼跟着方问黎到灶屋做饭。

邹氏跟去,拉着哥儿就道:“去你屋待着。”

“奶……我又不是帮不了忙。”

“你瞧瞧你一双手,儿婿在家让你做过什么活儿。”

陶青鱼真就摊开手看了看。

也是,一个茧子都没有。陶青鱼捏了捏,也不知道是不是水肿,软乎乎的都少了些骨感。

方问黎抓着哥儿的手指,习惯性地捏了捏。

“听奶奶的话。”

“没想到我有一天还有这样的待遇。”陶青鱼咕哝着,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住。

他听劝,利落地出门继续惹他爷去了。

午饭过后,陶青鱼拦住了他奶奶帮他收拾床,催促他俩去歇着后,自己将卧房收拾好。

往床上一躺,陶青鱼又默默换了几个姿势。

等方问黎躺上来,他挨着人腿往他身上一放,才舒服了。

“还有多久能出来啊……”

“要明年二月。”方问黎伸手托着哥儿后腰,嘴角都抿直了,“有一个就不生了。”

陶青鱼睁着圆眼看他:“要是个哥儿呢?”

“哥儿又如何?”方问黎捏住陶青鱼的脸,“夫郎生的,我如何不喜。”

陶青鱼弯眼,往他颈窝埋了埋。

“睡觉!”

*

晚上,陶家院子前响起了咯吱咯吱的车轮声。

牛拉着板车进了院子,三个小孩从车上跳下来,直奔屋里。

“爷奶!我们回来了!”青芽脆生生喊,手里还抱着鼓鼓囊囊的厚衣服。

家里生活好了,几个小孩养得愈发水灵活泼。

青芽将包袱往邹氏手上一塞。

“奶,热乎的白糕,我们帮你带的,快尝尝!”

老太太摸了摸小孩脑袋,笑着道:“好。”

“这么孝顺啊。”陶青鱼倚在门边打了个呵欠,吊儿郎当笑道。

“大哥哥!”三个小孩异口同声。

陶青鱼挨个摸摸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