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也靠抽卡活命[穿书](167)

全城轰然响起雷鸣般的叫好,不知是谁自发地俯身行礼,所有人齐刷刷地弯下了腰,十分生疏地抱拳。

秦凤楼猛地扭过头,咬紧了腮帮子,才忍住了眼眶里的泪意。

父亲神志清醒时,曾无数次地跟他说过祖父当年多么受到百姓爱戴。祖父每每带兵出城剿匪,沿路百姓下跪都会被他制止,久而久之,人们便学凤翎军这般行礼。

凤翎军最后一次从上京离开,那场景就像他此刻看见的!

他多想让祖父和父亲也看一看,让死去的十二万英魂看一看,好歹护住的这方土地并不像它们的主人那样狼心狗肺!

秦凤楼知道,上京里很多人家中都偷偷为祖父立长生牌,幸而他走到了这一步,不曾让祖父蒙羞,也能让那些长生牌重见天日。

凤翎军在众人遥祝下离开了上京,而在此时,柳白真快马加鞭昼夜不停,堪堪来到了距离上京二十里的地方,正巧赶上了什五。

第84章

柳白真还在马背上,远远看见草棚里有个熟悉的人。

“什五!”

他精神一振,边喊边策马奔过去。

草棚里的青年正坐在桌子旁揉腿,听到喊声,警觉地抬头,看到他的瞬间露出惊喜的表情。

“公子!”他站起来喊道。

柳白真翻身下马,上下打量他:“你的腿还在疼?”

什五不在意地摆手:“伤成那样,如今还能走能跑就该知足了,些许疼痛也不算什么。”

两人在桌子边重新坐下,又叫了几样菜。柳白真日夜不停地赶路,路上都是啃的干粮,这会儿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面,才缓下来和什五说话。

“你都没问我楼哥,难道是收到了他的消息?”他吃了一口菜问道。

什五给他倒了杯茶:“昨日路过驿站,正遇到了传信的驿使召集乡老……公子应当也有遇到?”

柳白真确实遇到了。

朝廷若有新的变动,往往会派遣驿使将消息传递到各州府,路遇驿站也会召集乡老,命其前往各个郡县宣读新的诏令。他勒马停下听了几遍,此时心里仍然震荡。

他料想秦凤楼大概想趁着系统的“余威”进宫,只是没想到这人的行动这么快。不过他得知此事,却是通过人物卡。秦凤楼那边刚即位,他这边人物卡的资料就更新了。

什五看了他半天,小心道:“公子,你别担心,主子是想为老主子和凤翎军平反,对皇位并无留恋……”

“我知道,”柳白真失笑,“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再清楚不过,如何会误解?”

这一举动,与其说是为了赫南太子和凤翎军平反,恐怕他更多还是想保护他们这些活着的人。

即便他们能纵横江湖,也无法和国家机器抗衡。倘若坐视事态发展,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是东禹王夺取王位,下一步肯定不会放过他们;若是小皇帝侥幸得胜,相当于幼狮脱胎换骨,对于袖手旁观的前太子嫡孙,他会是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秦凤楼向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会踏出这一步,实在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为今之计,还是得尽快和大部队会合,”什五喜笑颜开,忙小声道,“公子,通往澜山城的官道就那么一条,咱们打这儿翻几座山,抄近道好了。”

虽说主子肯定会在上京城外留下密信,但那样不免白费了许多时辰。

“你这法子正合我心意,就这么办!”柳白真拍板决定。

凤启元年九月初八,秋分未至,大军距离澜山城还有三四天路程。到了这处,官道荒凉,两旁一望无际的草场不知废弃了多久,人畜皆无。

“主子,哨子回来了,”什六把简易的地图递过去,“往前二十里的驿站才有三五甲兵巡逻,附近一马平川的也藏不住人,看样子消息还没传到澜山城。”

秦凤楼看着羊皮纸上粗陋的标记,笑道:“倘若你是秦予衡,会如此粗枝大叶?”

什六哑然,无助地看了看一旁的秦达等人。

“傻小子!”田力一个巴掌拍他后背上,笑骂道,“人家且糊弄你呢!”

“探探周围,这边看着藏不住人,实际上都是水泡子,衔根麦杆便能藏不少人。”秦凤楼吩咐什六,“只管往那离官道不远的芦苇荡子,若是水面上大大小小戳着些麦秸,标记了地点就是,别打草惊蛇。”

“是。”什六赧然地摸摸鼻子应下。

大军暂时扎营,有秦达田力这等老将,诸多杂事自然也无须秦凤楼费心,他便骑着马来到旁边的草场。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若不是秦予衡,草场应当已经挤满了来关内互易的牧民,官道两旁也早就铺设了大大小小的帐篷,帐篷前摆满琳琅满目的物件,各种腔调此起彼伏……若再往远眺,还有排着队的人等着进城,一旁的小儿心不在焉地赶着羊群,自个儿却嗦着手指头,盼着城里的糖果子。

这些才是秦凤楼记忆里的澜山城。

他眯起眼仰头看天,极高极蓝的天上挂着丝丝缕缕的白云,偶或几个小小的黑点盘旋,发出遥远的唳鸣。

“弓。”他哼笑一声,向旁边伸手。

十九连忙取下马背上的弓递过去,这弓乃是突厥弓的形制,弓臂配合主子臂长,比一般的突厥弓长出一寸,什五勉强能拉动,他却够呛。

秦凤楼搭箭上弦,箭簇沿着那黑影盘桓的动线缓缓移动,倏忽便如闪电一般疾射而出,不多时,便看到其中一只坠了下来。他如法炮制又射下另一只。

“主子——”十九驱马过去,喊道,“是有主的猎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