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辞归(4)+番外

娘娘是恰巧看着那里,还是正在琢磨徐简?

林云嫣一时吃不准。

察觉到她回来了,皇太后收回了目光,朝她招了招手:“来哀家这儿坐会儿。”

林云嫣应了,在床几的另一侧坐下。

“你有心事?”皇太后问着,也不等林云嫣回答,她又道,“不用否认,哀家看的出来,你今儿比往日都绷着。”

被这般点破,林云嫣当然也说不了场面话了。

她的心神确实绷着。

前一刻滔天大火,后一刻身处慈宁宫,还是于她而言、数年前的慈宁宫,如此翻天覆地,即便她猜到了自身境遇,也做不到立刻泰然处之。

徐简的腿伤与她记忆里的不同,那其他的人与事,又有多大变化?

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需要一些时间,好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弄清楚现在的状况。

徐简以前说过,神闲气定是有前提的。

唯有一切尽在掌握,才能真正心静、放松、运筹帷幄。

否则,硬装出来,骗个不熟悉的人还能有三五分成效,可在明眼人看来,根本就是纸糊的老虎。

而皇太后,阅人无数,也太熟悉林云嫣了。

此刻状况显然没有给她慢慢整理思绪的时间,而顾左右而言他这种法子,对皇太后使用只会起反作用,林云嫣垂着眼帘,在“欲言又止”的沉默之后,终是低低开了口:“先前在偏殿休息时,做梦魇着了。”

皇太后一听,呵的笑了:“又不是五六岁的小孩儿,什么梦这么唬人?”

“大火,”林云嫣道,“屋子着火了,浓烟滚滚,我被困在里头,根本跑不出来……”

只几句话,皇太后的眉宇倏地一拧,嘴角笑容消失殆尽。

她伸手一把将林云嫣抱到怀里,一下一下扶着她的脊背:“好孩子,做梦而已、做梦而已。”

王嬷嬷见状,赶紧冲其他人使了个眼色。

宫女内侍们轻手轻脚地鱼贯而出,王嬷嬷又看了那两人一眼,也退了出去,立在帘子外,合掌暗念了声“阿弥陀佛”。

她也看出郡主在牌桌上心不在焉了。

倒不是郡主把什么情绪都表现在脸上,而是皇太后几次打量郡主。

王嬷嬷贴身伺候皇太后多年,当然是一个神情、一个眼色都不会错过,正是这份上心、谨慎,让她从皇太后这儿品出了端倪。

原琢磨着,兴许是女孩儿家遇着什么不高兴的事儿,没料到竟然是那么一场噩梦。

也难怪郡主心不在焉,难怪被皇太后问起来会欲言又止,更难怪皇太后听了会那么心痛。

那年,先帝爷病重,还是皇子的圣上带着皇子妃、小殿下,并几位大臣、臣妇上山入庙祈福。深夜时山下火光冲天,又有嘶喊求救声,圣上坚持率领着侍卫去救援。却不想,寺中亦起大火,皇子妃、小殿下、以及郡主的母亲被困于殿中,她救出小殿下后再一次去救皇子妃……

噩耗传来时,王嬷嬷记得很清楚,娘娘伤心欲绝。

对娘娘来说,那位不仅仅是娘家的堂侄女,她自八岁进宫侍奉娘娘,后又为公主伴读,与自家女儿并无两样。

再之后,山下凶情的阴谋被撕开,朝野震荡,直至圣上登基,才渐渐稳定。

山上起火则是意外,只是困在火里的人,因为圣上带走了侍卫、武僧以至无力救援,却再也不可能回来。

皇子妃、郡主的母亲……

遇难的总计九人。

郡主自不在那次凶难之中,许是母女连心,幼年居住在慈宁宫里时就做过几次火灾的梦,大半夜啼哭不已,由皇太后抱到身边哄睡。询问过伯府那儿,亦说一月里会惊梦个两三次。

好在,随着年岁增长,噩梦少了,尤其是近几年,再没有回报过郡主惊梦。

皇太后还是老样子,听不得“起火”、“走水”这样的词,听了就要难受好久。

想到这儿,王嬷嬷悄悄地往里头看了一眼。

皇太后安慰郡主的样子,还是和从前一个样。

第4章 谁还不是个心肝儿?

林云嫣靠着皇太后,听着她一声又一声的“莫怕”。

横在中间的桌几早被皇太后推去了一旁,好叫她牢牢抱着这可怜孩子。

刚才那状况,林云嫣骗不过皇太后,唯有说真话,而她的真话显然误导了皇太后。

诚然,这是她的应对之策,可见到皇太后这般难过,林云嫣的心底还是生出了几分愧疚。

幼年旧事,她能记得的并不多,而其中一幕就是皇太后安慰惊梦的她的模样。

娘娘就是这么抱着她,一下又一下轻拍她的脊背,直到她又睡着。

如若说皇城之中有谁是真心向着她、护着她的,也只有皇太后了。

有那么一瞬,林云嫣想把噩梦说出来,而下一刻,理智狠狠拦住了她。

她要如何讲述,那比噩梦还真切的经历?

她要如何告诉眼前的老人,您的生命只余短短六年,您前脚闭眼,后脚争斗便起?郡主身份、林家爵位,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有,她与徐简两只困兽、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如她母亲一般殒命于大火之中?

她不能说!

她能做的、该去做的事情,可以垒成一座山,但“与皇太后讲真相”并不在其中。

“我没事儿,”林云嫣小声说着,“我就是刚醒来那会儿不太舒坦,现在已经没事儿了,您别担心。”

“唉……”皇太后听她软软的声调,道,“哀家让人去御膳房拿碗蜜沙冰来,你打小就喜欢,一看到就笑,等下回去前,再让王嬷嬷给你拿锭银子,好去福禄楼买点心盒子,就他家最好吃,小姑娘多吃甜的,心情好、人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