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辞归(723)+番外

我刚告诉过你了,你与跟着晋王的内侍不同,他们断子绝孙,但你有儿子。

你嘴巴硬就硬着,我让人把你儿子抓来,这些刑具用在他身上,你看看要不要说。”

宋佥事大骇,一张脸彻底白了:“您审问下官是应该的,但您对犬子用刑,这不对!”

“衙门办案讲规矩,”徐简道,“我不用,我只给圣上交代。兹事体大,晋王有谋反之心,行忤逆之举,你作为晋王同党,难道真以为死你一人就全家太平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佥事一梗脖子,“反正全家都是死,您拿犬子威胁下官,又有什么用?”

“你一个牢房里做事的,不晓得区别?”徐简反问,“是痛痛快快砍头,还是你亲眼看着他把这里的刑具试一遍?”

宋佥事闻言,忍不住哆嗦起来。

他这时候是真的怕了。

他自己不畏惧酷刑,但他的儿子,他又如何舍得?

辅国公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这人上过战场,杀过那么多西凉兵,见血于他家常便饭。

宋佥事也听说过辅国公的一些“事迹”,能让生身父亲被革除功名、打回原籍,能让同父同母的弟弟被流放千里,这能是善茬?

“下官、下官……”宋佥事颤着声,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见他心中防线已毁,徐简继续问道:“何时何地、如何与晋王勾结,这些年又为他做过什么,他昨夜如何逃脱,去向何处,一一交代。”

宋佥事一边哭,一边颠三倒四回答。

他在先帝晚年就与晋王熟悉,亦支持晋王,只可惜皇位最终旁落。

这些年晋王没有安排过他做什么,他也只向王爷传达些宫里的消息。

前几年他还是个小侍卫时,月俸刚够养活一家老小,哪成想父亲与儿子同时病倒,生活一下子就支撑不住了。

是晋王给了他银子,让他能请好大夫,还拿了不少用得上的好药材给他,才让一家人渡过难关。

这份恩情下,他自然对晋王忠心极了。

而这样的晋王,被关进了大牢。

脱身不能出差池,晋王亦没有把所有计划都告诉他,他只知道自己要做的那一部分事。

“我把他送到接应的人那儿,再回来这里,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动手。”宋佥事道。

徐简问:“时间差不多是指?”

“定好的时间,下官回来后坐上一刻半就……”宋佥事道,“王爷是这么交代的。”

“接应他的人是谁?”徐简又问。

“都穿着夜行衣,没有打灯笼,下官不曾看清他们模样,只知道都是内侍,”宋佥事垂丧着脸,“送到晁阳殿背后,他们再往哪里走,下官当真不知道了,知道的都说了。”

之后,自有其他侍卫负责让他签字画押,等候处置。

徐简出了大牢,先回去禀报圣上,而后问曹公公借了几个水性好的人,入池子查看。

晁阳殿再往北走一段路就有一活水池子。

池水不算特别深,内侍们小心翼翼下水、观察水底状况,最终在连通往护城河的水道中发现了一些痕迹。

徐简算了下时间。

李渡离开大牢直奔此处,等出宫、身处护城河里的时候,差不多是徐简策马奔往南宫门的时候。

确实迟了一步。

徐简出宫去,确定了李渡上岸的位置,再要搜寻就是茫茫人海了。

接连数日,京中风声鹤唳。

官差们密集巡街,城门出入亦森严。

通缉的文书一道道送出京师,送往各个州府。

平素与李渡有些往来的官员亦是忙着向圣上表忠心,听过什么、见过什么全一股脑儿交代出来,免得被连累其中。

只是,李渡本人没有一点消息。

夜幕降临。

西街上,香料铺子门口悬着两串红灯笼,点得亮堂。

参辰走了一趟,给徐简带回来一张字条。

“他没有见到小的的脸。”参辰道。

徐简对参辰的身手自是放心。

打开字条,上头只有两行字。

一行是一个地址。

另一行孤零零的一个字:童。

徐简让参辰也看了字条:“叫上玄肃,先去守备衙门。”

参辰问:“要知会万大人?”

“他搜他的,”徐简道,“我们抓我们的。”

不多时,他见到了万塘。

万大人疑惑道:“小词胡同?昨儿查问过一回了。”

“那就再查一回。”徐简道。

第437章 还是应该叫你小耗子?(两更合一)

小词胡同。

京城已经入夜,胡同外连接的大街上灯火不少,客栈、酒肆等都做夜里买卖。

胡同内已经暗了下来,宽裕些的人家点油灯,寻常的点蜡烛,还有想多省省的、屋里没有半点光。

万塘带人赶到,依照与徐简商量好的,封锁了胡同的几个出入口,甚至连隔壁胡同也留了人手。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万塘让人点燃火把。

他亲自带队,从第一间屋子开始敲门。

“守备衙门追查逃犯,快些开门。”

粗犷的声音在胡同里响起,不多时,就有几家开了门。

而后,鸡鸣狗叫,整条胡同都热闹起来了。

“官爷,不是昨儿才来问过吗?”

“那些贼人狡猾得很,防他们杀个回马枪,正儿八经的老百姓不用担心。”

“没错,大家伙儿配合些,我们查看完就走,不耽误你们睡觉。”

“要俺说,京城这么大,官爷们搜了这里、贼人跑了那里,难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