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城司第一凶剑(256)+番外

韩时宴没有应声,顾甚微冲着那野蛮人翻白眼了?他坐在马车里头,有些瞧不真切。

韩时宴瞧着并肩而行说着话的二人,克制住了想要上前的冲动。

他对于“过河拆桥”的顾亲事还记忆犹新……他都没有讨到任何好处,被“利用”“扔下”不知道多少回了,顾女侠才慢慢的信任了他。那北朝人上来就想讨好,简直就是没事找死。

不过,韩时宴想着,目光落在了萧禹身上。

此番出使,张春庭派了魏长命同顾甚微两员猛将出来,势必另有深意,应当是有什么比和谈更重要的任务。

那么,任务会是在萧禹身上?

他想得出神,陡然感觉一阵风袭来,却见先前还在前头同那萧禹聊得热火朝天的顾甚微,一下子到了近前钻进了马车当中。

他瞧见那张脸,悄悄往一旁挪了挪,换了个姿势尽量让人忽视他红了的耳根子。

“说了口干舌燥了么?再来一杯茶?”

韩时宴这话一出口,只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果不其然,顾甚微啧啧出声,“韩御史何时修炼了透视眼,这搁着马车帘子都能瞧见我同人说话!这若是去了王都,咱们就去那皇帝老儿的书房站着,你好看看卷宗里头都写了什么。”

韩时宴见顾甚微半分没有异样,不知该是怅然,还是松了一口气。

“那萧禹是太后亲弟的第三子,他胸前挂着的狼牙那是勇士的象征。”

“别看他长得老气,瞧着像是三十有余,实际上今年不过十六岁,尚未在军中任职。此番来汴京,应该是同徐逸一样,想要混一个功劳,为日后走军职做铺垫的。”

“北朝同我大雍迟早有大战,日后这个萧禹说不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顾甚微接过韩时宴递来的茶盏,惊讶得根本忘记入口,她双目睁得溜圆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你说谁十六岁?那个戴狼牙的野蛮人?”

韩时宴听着,险些笑出声来,他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是的,北朝人比较显得老成。”

顾甚微闻言啧啧称奇,她摇了摇头,端着那红枣茶又喝了一口,“这哪里是显得老成?这分明就是一出生便十八,过了一年三十八……心腹大患么?”

顾甚微眼眸一动,做了一个磨刀霍霍的手势。

韩时宴嘴角翘得压不住,“不必心急,现在不是动手的好时机,待和谈之后再看……”

坐在马车前头的长观听着这谈话,背后生出了一层汗。

好家伙!谁敢说他们家公子是不会武功的弱鸡,诸葛孔明在这里都要夸上一句:谈笑中樯橹飞飞湮灭,说话间情敌人头纷纷落地。

第223章 汴京来信

他先前惹恼了公子那么多回,该不会来年坟头草都要长得比人高!

一辆马车三个人,各有各的心思。

长观在暗怕,韩时宴在暗喜,顾甚微则是在暗思。

虽然韩时宴关于萧禹的身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从前并未入枢密院,也不似那齐王第三子赵槿一般,在国信所任职,他应该同她一样并没有见过萧禹。

那么眼前的萧禹究竟是真长得急,还是有人化名,就值得商榷了。

车队在天黑之前,终于下了松毛岭,在那山脚下便有一处村庄名叫石矶村。

韩时宴跳下马车,朝着已经在安营扎寨的北朝使团,微微勾了勾嘴角,他看了顾甚微一眼,“看来松毛岭一事很有效果,我们的客人都不再挑三拣四,吵吵嚷嚷了。”

顾甚微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点了点头,“都怪西夏人动手太晚,不然咱们这一路要轻松许多。”

顾甚微说着,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阵轻笑声,她回过头去一眼就瞧见了正朝着二人走过来的齐王第三子赵槿。

“我们同北朝人打过很多回交道,还是头一回瞧见他们这般有涵养。韩御史同顾亲事若是能来我们国信所便好了”,赵槿说话很温和,同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样。

自从傅老大人离开之后,护卫队的事情都是孙思武在安排,而后勤之事则是赵槿全权负责。

他虽然平日里闷不做声很没有存在感,但是办事能力却是令人刮目相看。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顾甚微都瞧着他亲切了许多。

“韩御史喜欢吃甜食,这石矶村里进村朝前第三户有一位姓蒋的阿婆,她做的松子糖是最地道的。”

他说着,又抬手指了指村中最高的建筑,那是一座两层的小塔楼,“这里虽然没有大的驿站,但是却是有一个信塔。过往的信使可以在这里留宿传书。”

“我们要带辎重前行,跑得不如信使单枪匹马来得快。几乎是每一回我们下了松毛岭,就差不离可以收到汴京递来的新消息了。那守塔人名叫国叔。”

“他还养了信鸽,两位若是有什么想要传信的,可以直接去那里。”

赵槿说着笑了笑,走近了一些。

“方才吴江兄说想要去取信,便上前走了一步,这会儿怕不是已经快要回来了。”

“最近路途枯燥,我也整理了一些同北朝人打交道的经验之谈,比不得傅大人厉害,更是没有两位的本事,就当是抛砖引玉了……”

赵槿的话说了一半,却是直接被韩时宴打断了。

“赵三郎你还打算文绉绉的扯多久?我已经见过你小时候哭唧唧的样子,又瞧见你被人从茅厕里打晕了装进箱笼里了,已经没有什么客气的余地了。”

赵槿眼神一慌,差点儿维持不住的自己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