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90)+番外

作者: 假酒喝了头疼 阅读记录

如今,也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了。

祁秋年打算先把城里的路修一修,这北宜,比不得京城,京城的道路都铺了石板,不至于一出门就一脚泥。

但北宜城里都还只是夯实的土路啊,特别是最近积雪开始融化了,祁秋年每次出门,都是一脚的泥水。

很烦人,让他这个轻微洁癖一出门就浑身不舒服。

还是先把城里的主干道修了吧,以后出门遛弯儿也方便。

至于第三批人,被他派出去找铁矿了。

大晋也算是华夏历史上的分支平行世界,也就是说,还是在地球上,根据资料上的记载,北方的矿产资源其实还是很丰富的。

如果能找到铁矿,他就能想办法修铁路了,不修双轨铁路,蒸汽火车用单轨的就差不多了。

所以,现在最缺的,是人啊,是人啊。

北宜的人口普查,除了一个县城的还没交上来,其他的都交上来了。

虽然没到十室九空的地步,但确实是达不到一个州府正常人口的标准的。

没有人,很多工作都很难展开。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做了个规划,然后屁颠屁颠去找晏云澈去了。

晏云澈这段时间也很忙,自从把政权从李季手里夺回来之后,才发现北宜的内政其实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便是财政问题,整个州府的财政都属于亏空的状态。

但幸好,抄了李季的家,把这一部分填补回来了。

不过这些钱,要如何运用,还得好好做个规划,除了北宜城,下辖还有五个县城呢,县城下面还有乡镇若干。

看起来有不少钱,真要花下去,水花都溅不起来。

祁秋年过去的时候,晏云澈正在书房处理政务,他鬼鬼祟祟,猫猫探头。

晏云澈十分敏锐地注意到了那颗毛茸茸的脑袋,原本因为被政务而搅和的心神,在这一刻都变得平缓。

喵呜一声,煤球从窗子里跳了进去,刚来新地方,煤球还不太熟悉,几乎天天都黏着晏云澈和祁秋年。

晏云澈从善如流,把煤球抱在了怀里,然后假装没看到鬼鬼祟祟的年年,继续手里的工作。

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祁秋年是赞同这句话的。

他蹑手蹑脚地,小心翼翼地绕了过去。

一个弯腰,便吻在了晏云澈的眉心上。

以为会吓他一跳,可没想到晏云澈淡定得很,祁秋年瘪嘴,“没意思,是不是早就发现我了?”

晏云澈脸上的笑意如春风化雨,拉着人,将人揽到了自己的身前,“年年今日不忙?”

祁秋年哼唧一声,“不忙才有鬼了,我都快忙死了。”

话虽说得像是抱怨,但语气里就是满足的。

这大概是男人天生就有的事业心?

生意上的事情,晏云澈不懂,也插不上手,只问了一句,“还需要人手吗?”

祁秋年龇牙傻乐,“帮我做生意的人,现在倒是不缺了,我缺的是帮我做工的人呀。”

晏云澈自然也知道,他现在管辖的北宜州府,人数确实是少得有些可怜了。

马上要开始的农耕,到时候别说再有人去修桥铺路,就连北宜现有的农田怕是都种不满。

“年年今日来找我,是有什么妙计?”

祁秋年笑了笑,“咱们先前不就是在打肃北州府的主意了吗?那边都快人满为患了,咱们这儿,连种地的人都快找不齐了,不得找他弄点人过来?”

但这其实是有点麻烦的。

先前肃北州府的太守是赵育,赵育是个好官,即便是旱灾时,他也将整个政府打理得妥妥当当的,从肃北出来逃难的人也很少。

后来那些逃难返乡的人,知道要从肃北开始推广粮食,为了寻求一个活路,自然是大批量地涌入了肃北。

当时确实是缺人种地,而且也有赈灾粮食支撑着,赵育还真就把这事儿,把那么多灾民给安置妥当了。

可随着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粮食的种子满仓,现在已经逐步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那么肃北州府,就必然要走回正轨。

不可能把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土豆,红薯,玉米。

稻米,麦子,粟米,才会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

反正这土豆红薯玉米的产量高,一家人留个一亩地,种出来的产量,也完全足够了。

可其他粮食的产量却不高,辛辛苦苦一年,一亩地产个三四百斤的粮食,想要全家人吃饱,再想要卖掉部分粮食,换成银子,改善家里的生活,那么他们就需要更多的土地。

对于土地的需求提高了,原本的肃北原住民自然没什么问题,土地本来就是他们的。

可是因为逃难而去的那些百姓,又该如何呢?

他们当初,参与第一季的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土地都是政府分给他们的,但这土地还是属于政府的,不是他们私人的。

要重新整改规划,给外地人分田地,原本肃北州府的那些百姓,肯定不乐意自己的土地分割给别人呢。

再加上赵育这个太守又被调走了,新太守,暂时还站不住脚。

祁秋年笑着说,“咱们现在能去给他分担一下人口压力,那新太守,不得对咱们感激涕零?”

晏云澈莞尔轻笑,“可是年年,你如何让那些百姓心甘情愿地过来呢?”

他们从前逃难,从北方一路南下,最近的到京城,远的去了南方,在那边过了个冬天,又被地方官员安排返乡。

好不容易在肃北州府勉强安定下来,又让他们迁徙,他们肯定也是不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