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91)+番外
要说在那边没田地的问题,那些人也咬定了他们是参与过种植粮种的,是有功劳的,太守不能不管他们。
只要他们闹一闹,那土地不是迟早还是得分给他们吗?
祁秋年微微叹息了一声,一屁股坐在晏云澈的腿上了,把煤球给挤了下去。
煤球不满的喵呜一声,然后去磨爪子去了。
“我琢磨着用高薪聘请了,先吸引他们过来。”
现在要修路,也不到征收傜役的时间,征收傜役,都是每年秋收过后,现在马上到农忙,征徭役也不合适。
所以只有花钱雇人来修路。
但修路嘛,也是个苦力活儿,即便是百姓贫苦,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其实都不愿意去干苦力的。
太伤身体了。
所以祁秋年要吸引他们过来,现在唯一的先决条件,就是得高薪聘请。
钱他这里暂时倒是不缺了,毕竟是修路,公事,晏云澈这里还能给他拨点款。
这时代的人大多还是比较淳朴的,祁秋年开出的条件是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然后再包三餐,管吃饱。
而且保证每天都有荤腥。
这条件,其实对大多数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晏云澈去想了想,“恐怕还得安排住的地方,要给他们分房子或分田地这一类的。”
百姓还是追求稳定的,这修路,几百里路,也不可能只用他们一批人,修远了,肯定得联合其他州府一起。
所以这活计,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短期工作。
真要留住人,让他们在北宜扎根,还是房子和土地更实在。
祁秋年若有所思,“北宜没有什么空房,周边土地也都是有主的。”
毕竟是整个州府的主城。
他琢磨着,“下辖的县城,乡镇,空房子还是有不少的,但也不确定那些人回不回来,咱们也不好私自侵占他人房屋,分给别人。”
村子里,倒是可以安排。
把人分批打散,每个村子都分几户人过去,村子里的房子,造价不高,大不了政府再出点钱,农田也能想办法。
把多余的划给新来的,再给原住民减免赋税,他们应该是会同意的。
不过,这也不是最完美的方式,祁秋年有个大胆的想法。
“你是说,围着北宜主城,往外扩散,开辟一座新城?”晏云澈震惊于他的大胆。
这老城规划还没做呢,他家年年已经在开始规划新城了?
祁秋年用力点头,“房子就修成二层红砖瓦房,咱们自己烧砖,造价也不高,人工,百姓自己就上了,给自己造房子呢,总不能喊累,不同意吧?”
但他们也不是给免费给百姓造房子,从修路的工钱里抵扣,比如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扣除两百文钱,他们公款再补贴一部分。
修房子很快,等到路修得差不多了,这房款,应该也能扣出成本价了。
如果有人得了房子,半途不做工了,那就把房子收回来,要么就是一次性缴清所有房款。
至于房子修在了城市里,没土地怎么办?生活在城里,多半都还是有自己的营生的,祁秋年陆陆续续还要办好几个工厂,都需要招工。
只要不是偷奸耍滑之辈,他都是欢迎的,总能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
等赚了钱,去周边村镇买几亩地不就行了?
许多生活在城里的百姓,土地都在乡村,然后佃给农户种植,自己每年等着收获就行了。
不愿意花钱买田地,也不要紧,这北方地势宽广,自己去开垦新土地,荒地嘛,这也不要几个钱,耗费一点力气罢了。
再则,大晋是有规定的,开荒的田,前三年是免税的。
晏云澈若有所思,他家年年的提议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之后北宜主城,他们也打算推翻了重建,重新做规划,如今整座城市都乱糟糟的,再加上房屋瞧着也破旧,都快成危房了。
看起来实在是不像话。
“到时候,有了新城做对比,百姓的接受程度就会高很多了。”晏云澈说。
祁秋年感慨他家阿澈的聪明,“是这个道理。”
晏云澈想了想,“那我先给肃北州府的太守写封信。”
要百姓迁徙过来,还得要当官的来配合,包括招工,也得要肃北那边配合宣传。
“这肃北的新太守,张宿,是赵育的门生。”晏云澈说,“离京之前,赵育来找过我,让我方便的话,可以提点一下张宿。”
那张宿,之前只是个县令,这次确实缺人,赵育又有心提拔,陛下看着赵育的功劳的份上,再加上,那张宿也不拉垮,之前管理县城,也是有几分本事的,陛下自然是会给这个面子的。
祁秋年点点头,“是熟人的话,那就更好办了。”
他抽出笔和纸,快速写下自己的宣传规划,“你一并送过去。”
晏云澈看着宣传规划,简直是哭笑不得,“你也不怕把人忽悠瘸了。”
祁秋年哼哼道:“这怎么能算是忽悠呢?他们过来就是城市户口,政府出资部分,帮他们盖房子,还包分配工作,这哪句话是假的?”
晏云澈被他逗笑,夸了他一句,“还是年年有本事。”
祁秋年心里乐呵,但憋着笑,他现在是北宜太守副官呢,不能喜形于色。
嘿嘿。
没到三秒就破功了。
晏云澈也笑得不行,他家年年怎么会这么活宝呢。
两人打闹了一会儿,又说起了正事。
“对了,之前送去京城的奏折如何了?陛下什么反应?”
“父皇宣了李国公进京问罪。”晏云澈说,“毕竟那李季是李国公的旁支,李季作恶多端,肯定要问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