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对!”
柴先生看上去倒是不颓丧,依然能笑得和煦,他支撑着坐起来,“你怎么来了?”
小文看了一眼姚参军,姚参军示意她有话快说。
“朋友带我来的。苏槿他们也都想来看你,可都不能够。”
“我知道,叫他们别担心了,尤其是槿儿,让她千万别乱来。”
小文心里涌起一丝丝地妒意,但柴先生自然应该最先想到苏槿吧。
“她没事,你进来后,城里的医、药两个行会中人同时都被驱到了城外,这几日才陆续放回。坊间都在议论,这是因为你是两行会首。陈东案后①,大家也不喜多说话,。她,苏槿,没人帮着,一时也没什么办法。”小文怕周围有任、钟的耳目,许多话不敢明说,只是含糊其辞。
“柴先生,他们打你可打得重了?早知这样,我该先弄些药带来。”小文立刻把话引回正题,她知道要早早结束这会面,不能给姚参军添麻烦。
柴先生摇摇头,“我不碍事。”
小文坚持问:“柴先生告诉我,我该带些什么伤药,具体治什么伤的药,下次我若再来看你,我也好带来。”小文是想弄清柴先生的伤势如何。
“骨伤药是必不可少的,胫骨断了。”柴先生目光烁烁地看着小文,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小文的暗示。就算这样的重伤,柴先生看起来依然洒脱,说时脸上还带着笑意,小文暗暗佩服。
“回去我让他们做好准备。”小文说,“柴先生也要做好准备,骨伤是不能久拖的,不能拖过四天!”
柴先生默默看着小文,今天已经是他进来的第四天了!好一会他才说,“如果送药有危险,还是不要送了吧。这刑部的大牢,可不是来去自由的地方。”
“这个,柴先生放心吧,都安排好了,柴先生只管安心等着,他们让您做什么您就做什么,不必违拗。”小文的眼睛里也全是暗示。
柴先生点点头,“那谢谢姑娘,也告诉他们,千万别莽撞。”
作者有话要说:①5年前,建炎元年,赵构杀上书言事的太学生陈东、平民欧阳澈等人,开宋因言获罪之先河。
☆、第21章 临事问计
小文回到家时,苏槿、水菱一个都没回来。
小文叹口气,住了三个人,可回来还是连口茶都喝不到,只得自己动手。她依旧拿了茶吊子,在用竹篮装茶壶茶碗时,她迟疑了,然后,突然自己失笑,抓了四只茶碗放在竹篮中。
小文楼下的天井里的这口井,水质甘甜,就算在临安这也是不多见的。临安城中,常常整条街共用一口井。
小文打水时,又开始发起呆来。她不记得钟府有井。那个女尸没有头,他们能把那人头藏在哪里呢?而且为什么要藏头呢?
“你在干什么?拎着一桶水,不上不下的,你不觉得累吗?”
小文慌忙抬头,钟纭双手抱胸,正不以为然的冲她笑。
“小呆子,越来越呆了。”他走上前,帮小文把水拎上来,倒进茶吊里,又拎了茶吊去找灶间。
小文发了好一会呆,这才回过神来,抢上去接了茶吊。
“水菱呢?你有没有见着她?”小文问
“她跟着苏槿去了。”
“嗯?”
“苏槿说是你让她来找我的,结果她们俩在我家门前碰到了一起。”
“我担心柴先生的药辅和宅子周围已被盯上了。苏槿上次就说那边有人盯着,她回不去。”
“这我知道。”
“那,若是今晚得手,你打算如何安排柴先生?”“住我这儿!”
“什么!?”
“我这儿最安全。你想,我家的歌姬病了,我老爹去把柴先生弄出来给歌妓看病,半路上被人劫持,谁会想到最后还是住在我家里!”
小文冲钟纭眨巴眨巴眼睛,“可是你家里……”
“我娘和妹妹都不会说什么,”钟纭很有把握,
“可还有崔管家和他背后的二夫人。”
“对我家的事很熟嘛!”
“你家是个大家庭!”小文把“大”字用重音特别强调了一下。
钟纭好奇,“你不习惯我们这种家庭是吗?”
小文只摇摇头,现在不是各自谈论自己家庭的时候。
“所谓大家庭就是那么回事,说起来无趣得很。你大概是上了崔立的当了。”钟纭挥了一下手,“不用太把他当回事。”
“你打算怎么瞒他?”
“下午他被我爹呵斥过后,此时,他应该是正围着梨花阁、围着珍珠打转,慌得没头没脑,有覃先生和他周旋呢。我爹严令他不能让梨花阁再出事,更不能让珍珠出事。”
“你爹回府了?”
“我爹回来看过珍珠,已经安排人天黑后把柴先生从狱中调出来,他自己则匆匆忙忙出城了。”
“出城?”
“城外好像出事了。”
“城外出什么事了?铁老爷子还在城外。”
“似乎是饥民暴动。”
小文沉默了。
此时,钟纭却看到了小文手上洗着的四只茶碗,他偷偷地笑了。
“你笑什么?!”小文对他的坏笑很一直很感冒。
“你不用洗这么多碗,今天只有你我两个喝茶,苏槿她们不会回来了。我安排她们作为一支疑兵,到时候也去现场捣乱。她去联络她的师弟们,到时伺机而动。”
小文看看自己手中的碗,咬了自己的唇,早就猜到这小子要取笑!可此时她也没法反驳,只能当没听见,叉开话题,“你自己人手够吗?”
“这种事不在人手多,到时我自己也不去现场,只在家里高枕无忧。”钟纭得意地说。
“你倒有点将才嘛!”小文随口吹捧他一下。
“那当然!我大哥在杨沂中手下,因剿匪有功而晋升武功郞,我和他同胞兄弟,岂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