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后,首辅大人坐不住了(160)+番外

作者: 董迟迟 阅读记录

赵瑾昂讷讷然听着,不敢点头。

“罢了,你以后会明白的。”

永昭帝松开手,挥了挥,让他退下。

翌日,永昭帝召见了礼部右侍郎傅旭初。

二人谈话时间并不长,不过半炷香工夫,傅旭初捧着一卷黄轴离开天权宫。

病中的永昭帝,特别是在晋王之乱后,已鲜少召见朝臣,更别提赐下圣旨,天权宫上下瞧着傅侍郎离去的背影心下无不好奇,但无人敢提。

这日恰好御马监的黄英来看干爹段思齐,他寻思良久,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扭头看到干爹盯着宫门方向眼眸沉沉。

“干爹知道陛下颁的什么旨意吗?”

掌印段思齐递给他一记凉凉的眼风:“不该问的别问,你就当今日从未见过傅侍郎。”

黄英躬身应下,不敢再提。

离开天权宫后,傅旭初捧着黄轴的手便垂了下去,圣旨掩在宽大的袍袖下,不细看是很难发现的。

他缓步走着,看起来神色如常,但宫人同他见礼他都恍若未闻,直直走了过去。

只是每一步都走得极慢极慢,好似步履连同着他的思绪,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反复思量。

有些事,若非今日这道圣旨,他竟从未意识到……

然而,当他踏上宫道,没走几步,就看到了立在宫道尽头的真宁公主。

袖中,握在黄轴上的五指骤然收紧。

傅旭初弯了弯唇,笑容和煦地加快了步伐。

“殿下。”

他拱手行礼,自然而然露出了藏于袖下的黄轴。

赵徽鸾目光落在那半截露出来的黄轴上,抬了抬下颚,问道:“傅侍郎,不知父皇有何旨意?”

闻言,傅旭初的手指再度握紧,但只一瞬,他就笑着将黄轴双手奉上。

他道:“臣以为,此物当交由殿下处理。”

赵徽鸾扬了下眉,毫不客气地拿走了圣旨。

忽觉手中一空的傅旭初,指尖轻轻动了动,没说任何话,只把身子微躬,目送赵徽鸾的背影走远。

他看到赵徽鸾打开圣旨的那一刹,脚下的步子顿住了。

似是有些难以置信,那真宁公主盯着手中圣旨,停顿好一会。

第141章 算账

天权宫里,永昭帝又陷入了昏昏沉沉。待他清醒已是几日后的事了。

他从锦衣卫指挥使陆北口中得知,傅旭初把赐婚圣旨交给了真宁公主,他一点儿也不生气,相反,他松了口气。

傅旭初是个聪明人。与其尚主开罪真宁公主,不如拿赐婚圣旨换前程,只要有真宁公主在,幼帝即位,他的仕途将不可限量,这远非“驸马”可比。

可见,傅旭初有脑子,有野心,永昭帝觉得自己的眼光好极了。这样的人不可能一直仰人鼻息地活着。

“简简啊……”

他苍白的面上浮现一抹怪异的笑,眼神再度变得迷离。

近来,内阁里纷争不断,从一道弹劾裴府逼死外嫁女的奏疏开始,越来越多的言官上疏攻讦裴府。很明显,这是次辅宋知鸣要对首辅裴晴江下手了。

容谙从剑拔弩张的文渊阁里退出来透透气,有内侍借着上前给他递灯笼的机会同他说了句话,他微微颔首,兀自提着灯笼去老地方见赵徽鸾。

屋子里,赵徽鸾单手支颐,靠在小几上睡得沉,连容谙推门进来的动静都没吵醒她。

容谙缓步来到熟睡的人面前,几乎没有发出一丁点声响。

他提了提灯笼,烛光把赵徽鸾的面容照得愈发清晰。

自兵荒马乱的二月起,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瞧过赵徽鸾了。

似乎没什么变化,又好像变了一些。

视线落到小几上,赵徽鸾的手下虚虚压着一卷黄轴。

容谙尝试去把黄轴抽出来,只是他一碰上黄轴,熟睡中的赵徽鸾就吓了一跳,生怕被人抢走了一般,猛地握紧。

她支着脑袋的手一晃,眼瞅着就要砸下去了,容谙眼疾手快,伸手扶住了她脑袋。

“容卿?”

瞧见来人,赵徽鸾原本戒备的神色瞬间转化为笑意。她揉了揉脖子,似乎仍有困意。

“殿下近来很累?”

“难得不用琢磨乱七八糟的事,闲下来就只想睡觉。”

赵徽鸾说着,把圣旨递给容谙,示意他打开来看。容谙从善如流,只是他才看第一眼,脸色就冷了下来。

这是一道招礼部右侍郎傅旭初为真宁公主驸马的诏书。

次辅宋知鸣早同他说过陛下有此意。

容谙抬起眼,视线冰冷地落在赵徽鸾身上。

小姑娘心情很好,眉眼弯弯带着浓重的笑意与他对视,甚至晃了两晃垂在榻边的腿,她似乎在期待容谙有所动作。

看到容谙面无表情地捏着圣旨走到烛台边,烛火点燃了圣旨,赵徽鸾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容卿,你此举大逆不道哦。”

“殿下莫非舍不得?”

映着火光的眸子转向赵徽鸾,容谙问出的话又冰又冷又阴阳怪气。

赵徽鸾立马抿唇收敛笑意,冲他直摇头。

容谙把燃烧着的圣旨扔进铁盆里,他站着不走,愣是要看东西完全烧成灰烬才罢休。

赵徽鸾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探出脑袋看向铁盆里已经烧得差不多的圣旨,啧啧了两声。就觉得袖子一紧,她被容谙拉着袖子回到了榻边。

见容谙依然脸色不大好看,赵徽鸾倒了杯茶推到他面前:“如今内阁斗法斗得厉害,容卿有何打算?”

容谙显然仍对那赐婚圣旨耿耿于怀,听见赵徽鸾问话,他只淡淡吐出两个字:

“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