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26)

奉天书院在京城十分有名,虽说大户人家都有族学,请了名师来教导家中子弟,但奉天书院中却不乏名师。

尤其是前太傅朱越,此人乃是当今天子的老师。如今已然致仕,正是奉天书院的山长。

“也非此人!”苏文卿再次摇头道。

这倒是让老太爷好奇了,到底是何方人物?

“那到底是何人?”老太爷忍不住问道。

“是李师!”苏文卿道此人名时面上满是恭敬,却叫老太爷糊涂不已。

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到李师是何人!

“倒是老夫遗漏了,这李师乃是何高人?”

苏文卿纳闷地看向自家老父亲,道:“父亲您不记得了?您之前还与他手谈过一局,说他棋艺精湛,您也非他对手。”

老太爷这才恍然大悟,“你是说那李授之?”

见着老儿子郑重地点了点头,老太爷心头火起。

“那李授之是什么人?你竟要让小七拜他为师?我看你是昏了头了。”

苏轶昭有些疑惑,那李授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老太爷这么生气。

“李师不好吗?父亲之前对他不是还多有赞誉?为何突然这般生气?”苏文卿很是疑惑,问道。

“此人只知对弈,君子六艺一概不理,与庶务更是不通,拜师何用?男儿当学成文武艺,为圣上分忧解劳,赤心报国,为民造福,岂可每日将精力尽数于对弈上?”

老太爷努力压下心中的怒火,这老儿子一直不着调,今日是他信了邪,竟以为是改邪归正了。

“那些夫子整日口中都是些仕途功名,如此市侩,庸俗不堪!吾等读书人的初衷是为何?习得满腹经纶,为的便是入仕途?”

第23章 定娃娃亲

老太爷额头的青筋直跳,苏轶昭看对方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

这老爹当真不通庶务,也不知怎么养出这样的性子来。

“那你又是为何?难道是为了吟诗作对,诗词歌赋?”老太爷眼中冒火,语气中似夹有冰刀。

“有何不可?还落得个轻松自在。儿子虽不及那些大儒,但在京城也小有名气了。那些文人见了我,也必要尊称一声苏四爷!”

苏文卿摇头晃脑,言语间略有些得意。

您这是认真的?苏轶昭目瞪口呆,您确定那些人是因为您的才学,而不是另有原因吗?

“你、你......”老太爷也不禁被老儿子那厚颜无耻给惊呆了,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苏轶昭有些担心,老太爷年纪大了,会不会被气出个好歹来?

片刻之后,老太爷才颓丧地叹了口气。

“你这些话在为父面前说也就罢了!出去莫要胡言乱语,否则叫外人听了那就是大逆不道。府上养着你,不算什么,可你若是给府上招祸......”

老太爷的眼神突然狠厉起来,“我给了你命,也能收回你的命。”

他不光是苏家老太爷,还是苏氏一族的族长。全族的命都拴在一起,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苏轶昭也觉得这种话在外头不可乱说,古代都是连坐,这不靠谱的爹要是因为一句话惹来祸端,那就是苏氏的千古罪人了。

“我知道,就是在父亲面前说罢了!”苏文卿嘟囔着,不在意地道。

“你记住为父今天的话!在外万万不可妄言,切记!”老太爷不放心,再次提醒道。

“是!儿子知道了。不过,父亲!儿子还有一事!”

老太爷突然警惕起来,“何事?”

“儿子想为小七定下一门婚事。”

苏文卿的话让苏轶昭惊愕不已,这便宜爹之前怎么没提?

“小七尚且年幼,为何要这么早定下娃娃亲?你属意哪家姑娘?”苏老太爷不知为何,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是啊!父亲,儿子年幼,不想娶亲!”

苏轶昭连忙拒绝,这事儿真是惊悚啊!她要怎么娶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你挑剔之理?”苏文卿瞥了一眼儿子,没把苏轶昭的拒绝当回事。

“父亲!城南方员外家的闺女长得玉雪可爱,年龄又与小七相当,是为合适的人选。”

老太爷气得胸口剧烈起伏,他就知道不能对这个儿子有所期待。

“你是说他夫人是河东狮的那个方员外?老夫好歹是朝廷命官,从三品大员,你居然寻了这门亲?你这是要丢我的老脸。”

苏轶昭心中狂跳,她可算是见识这老爹的不着调了。希望祖父能坚持己见,不要被她爹给蛊惑。

“您当初都能让儿子娶商户之女,这方员外好歹不是商户。您说儿子喜欢闲云野鹤,娶世家女只会受委屈。如今我也怕小七受委屈,方员外家闺女不是挺好?”

苏文卿撇了撇嘴,表情有些委屈。

唐氏正是攀上了苏氏,这才摆脱了商籍,否则皇商的名头也不能丢。

唐氏这样的商户都可以,为何方员外就不行了?

苏轶昭此刻和老太爷一般脸色铁青,读书这事儿也就罢了!她是女儿身,要想入仕,怕是不易。

可娶亲这件事,她不是男子,该如何娶?

老太爷气得吹胡子瞪眼,“那还不是因为你不通庶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才给你娶了个商户女?你以为你整日和那些文人饮酒作诗,文会宴请的银子是哪儿来的?”

“府上年长男儿都是二十两银子一个月的月钱,老大他们都有俸禄,只有你。你不愿沾染俗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银子从何处来?还不都是你媳妇儿的嫁妆贴补。”

老太爷指着苏文卿破口大骂,唾沫星子都飞出了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