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轶昭闻言鄙视地看了一眼便宜老爹,这老爹真是个渣男啊!
竟然还用着媳妇的嫁妆,每天出去喝酒作乐?
“我不给你娶个贤妻,你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你这是在怪我?”
老太爷气得身子一个踉跄,跌坐在了圈椅上。苏轶昭立刻上前给他顺气,要真是气出个好歹来,那就是不孝了。
“父亲不过是一时想岔了,祖父您别生气!”
“那方员外有钱,小七以后也做个闲散富人,哪里有错?”苏文卿呐呐地道。
“混账东西!这门婚事老夫不同意,你给老子滚出去!”
老太爷气得将桌上的笔洗砸向了苏文卿,大声喝道。
老太爷心里很清楚,苏文卿不着调,给他娶个这样的妻子,无人会诟病,这对老四也有好处。
可苏轶昭不同,苏轶昭还小,不是他爹那样的性子。若是再娶个员外之女,那些世家的唾沫星子都要淹了他。
就是老四这般的,当初娶唐氏,其实背后也不是没人说道。
苏文卿轻松躲过笔洗,熟练的程度让苏轶昭汗颜。
“那父亲!小七去奉天书院读书的事?”
“滚!带着你儿子去找那李师,我看他能教出什么来!”老太爷挥了挥手,想来个眼不见为净。
苏文卿出了书房,苏轶昭也连忙有眼色地退下了。
等他出了书房,发现苏文卿竟然还在门口等她。
“父亲!”苏轶昭看着苏文卿,心中五味成杂,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嗯!走吧!现在还来得及!”苏文卿说完便率先走在了前头。
“什么?”苏轶昭纳闷道。
“去书院!”苏文卿抛下一句话,便大声喊忠伯去备马车。
苏轶昭有些无语,这爹可真是雷厉风行啊!
奉天书院在北城的城郊,据传圣上登基之前也在奉天书院就读过。要问圣上身为皇子,为何要去书院,那就是先皇的良苦用心了,这里暂且不提。
马车晃晃悠悠,车内一片静默。
苏轶昭抬头看了正闭目养神的苏文卿一眼,想起自己的银子还未放回去藏好,便忍不住摸了摸。
“李师性子随和,但极有原则。他收徒不论家世,不分贵贱,但你得入他的眼。为父虽与他有几分交情,但你能否拜入他门下,那就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第24章 奉天书院
苏轶昭看着突然一本正经的苏文卿,突然觉得她好像没有看清过这个便宜老爹。
此刻的苏文卿浑然正气,眼神清明,与刚才判若两人。
“父亲!李夫子只教对弈吗?”苏轶昭心有疑窦,便问道。
“还能教你识字,吟诗作对啊!李师乃是风雅之士,你和他好好学,希望将来比为父名声更甚!”
苏文卿赞叹了一声,眼神中满是向往,刚才那股浩然正气仿佛是苏轶昭的错觉。
啊?那还是算了吧!苏轶昭不敢想象。
“父亲才高八斗,乃真正的风雅之士,儿子差得远矣!”
苏轶昭随口一句奉承话,将苏文卿哄得脸上笑开了花。
马车大概行驶了两刻钟,停在了一处山脚下。
苏轶昭早就撩开帘子看向外头了,此刻人声鼎沸,山脚下的大道两旁居然摆了不少摊子。
人很多,这里俨然已经是一条热闹的集市了。
“早年圣上就读过奉天书院,此地颇为繁华,对面的山头看到了吗?”苏文卿指着另一边较远的山头,面对苏轶昭道。
苏轶昭点了点头,就听苏文卿道:“那上头有座法源寺,乃是香火鼎盛之地。”
苏轶昭正好下了马车,闻言恍然大悟!难怪这摊贩们还售卖佛香、香炉、蜡烛等物。
“一边是澹泊寡欲之地,一边则是偿其大欲之所,当真是矛盾至极!”苏文卿摇了摇头,感慨道。
苏轶昭也觉得惊奇,难道没有考取功名者,就去对面剃度出家,了却凡尘?
这对面每天都是敲钟念佛,会不会耳濡目染,当真没了功利心呢?
苏轶昭还在看着面对面的两座山头愣神,却听身边有人说话。
“老爷!买串糖葫芦吧?公子年幼,定是爱吃!”
一个卖糖葫芦的老人家凑到了苏轶昭面前,许是看苏轶昭年纪小,看穿着又是大户人家的装扮,拿着一根糖葫芦开始诱惑起了苏轶昭。
苏轶昭看了一眼苏文卿,倒不是她想吃糖葫芦,而是想看苏文卿的反应。
“这等甜食粘牙,走吧!”苏文卿皱了皱眉,拔腿就走。
苏轶昭撇撇嘴,她就知道。这爹可不像人家的爹,哪里会给买吃的?
前方路过一名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的小儿,苏文卿转头看了一眼苏轶昭,泛黄的头发还没养好,身板也十分瘦弱。
“这老儿着实可怜,就买两串吧!”苏文卿对着身后的忠伯吩咐了一声,便径直往前走去。
苏轶昭举着两串糖葫芦爬上长长的台阶,忠伯在他身后一脸欣慰。
“老爷心里还是有七少爷的。”
苏轶昭闻言尝了一口,不是很甜,糖浆有点少。
苏轶昭其实本就不爱吃糖葫芦,勉强啃完一串,看着眼前的另一串犯了难。
“这串带回去给六哥尝尝!”她说罢就将糖葫芦递给了身后的忠伯,只能坑苏轶梁了。
忠伯更是老怀欣慰,“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这才是家族兴旺的根源!”
走在前方的苏文卿脚下一顿,随后头也不回地道:“快着些!马上李师就要下山了。”
恢弘大气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榭,气势非凡,却又不乏江南景致的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