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300)

“只提到这两个?”苏轶昭数了数,这不还有三个皇子吗?

相思歪着头思索了良久,“还提到了二皇子,说如今二皇子势大,如今他那一派正是扬眉吐气。他还说主子式微,他虽出身不显,但好歹也是正四品,主子不能弃了他。”

“式微?”苏轶昭立刻将朝中其他皇子的家世串联起来。

朝中皇子的母亲都出身世家大族,娘家不显的,那都是无儿无女的嫔妃。

这样勾心斗角的后宫,若非娘家显赫,想保下龙子可不容易。

除开家世,那就得看皇上对皇子们的喜爱程度了。

最受宠的是五皇子,老爹爱幺儿,就是这样的道理。

之前最受倚重的肯定是太子,可皇上近几年对太子越发不满。

正如廖海图所说,如今最得势的,还要属二皇子。

那排除下来,便只有四皇子了。

分析完之后,苏轶昭就收了文房四宝,打算睡觉。

此事急不得,反正计划得一步一步实施,她急也没用。

而苏轶昭受太傅大人看重,并亲自写信举荐之事,早已经在府城传得沸沸扬扬。

经过一日的发酵,此事越传越离谱。

苏轶昭这厢睡得香甜又安稳,廖海图那边却是毫无睡意,还在与幕僚一起秉烛夜谈。

“大人!既然那边传话让咱们稳坐钓鱼台,小人觉得还是不宜有异动,否则坏了那边的计划,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幕僚张禹看着在书房内来回走动的廖海图,不禁劝道。

虽说大人之前看重汤福贵从而忽略他们,让他们心生不满,可此事非同小可。

若是大人被革去官职,甚至有性命之忧,那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可苏文卿是什么人,难道你们不知?他个浪荡子能有什么好计谋?咱们也不知他的计划,就怕他会明哲保身,将罪责全都按在咱们身上。”

廖海图此刻已经怒不可遏,苏文卿这个蠢货,也不知会干出什么蠢事来。

“大人!就算有书信为证,可阅卷的又不是您,还是有转圜的余地。”另一名幕僚史东辰道。

“那些人的手段,你们对此是一无所知。只要想证实你的罪行,对他们来说都是轻而易举。”

廖海图说着,便是连连叹气。

“大人!不如咱们先等等,如今就算制定了计划,也来不及实施。阮大人避而不见,咱们目前也没什么好的对策,何不如以静制动?说不定明日一早,就能知道苏文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张禹依旧劝道。

其实他觉得不可太过慌乱,还是得冷静下来,看看局势。

只是现在大人心急如焚,根本静不下心来。

“是啊!小人附议,还是再等等,静观其变吧!最迟明日,不行咱们再另想对策。”

接下来几人纷纷劝着,反正目前也没什么好办法。

廖海图一筹莫展,但几人如此相劝,也只得耐着性子,等到天亮,看看局势再说。

京城那边,远水救不了近火。府城这边,阮仲廉拒不见他,让他无可奈何。

不过一瞬之后,他眼神一戾。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走这一步。

但倘若那些人不仁,那也就别怪他不义了。

苏轶昭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用过饭食之后,她打算再温习一下功课,为之后的三覆做准备。

而一大早就起来管理庶务的忠伯却没这么悠闲,他脚步匆匆地进了苏文卿的书房,是一脸的惶惶不安。

“老爷!不好了,咱们府上的婆子出去采买,听到了一些不利于七少爷的传言。”

忠伯见着自家老爷,也顾不得行礼,便直接道。

“何事如此慌张?”苏文卿正观赏着桌上那盆兰花,闻言却是漫不经心道。

忠伯见此情景,顿时急得跺脚。

“哎哟!外头都传朱太傅欣赏咱们家七少爷,要收他为弟子。甚至此次童生试,还亲自书信给知府大人,想让大人为其舞弊。”

这大冷天的,忠伯额角都沁出了汗珠。

他来不及擦,接着道:“小人知道后便派人去查探,发现有些人越传越离谱,甚至说知府大人为给七少爷铺路,提前泄露考题。”

苏文卿这才从那盆兰花上移开视线,“世人皆人云亦云,咱们清者自清,有何惧?”

第269章 众口铄金

“哎呀!老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七少爷如此天纵之资,本就惹人嫉妒,如今有了这样的传言,那些人肯定盼着七少爷跌落云端呢!”

忠伯猛地上前,将苏文卿眼前的盆栽给移到一旁的高几上。

他是急得团团转,偏偏老爷根本不当回事儿。

“七少爷每场考试都是第一,且是最早出贡院的。您是不知道他们传得有多离谱,还说七少爷是知道了答案,因此才考得这么轻松。”

苏文卿不耐地应了一声,“此事我已经知晓,你放心,不用半日,那些传言便会不攻而破。快去忙你的,今儿我想喝菊花酿,你且将坛子起出来。”

忠伯见着自家老爷一派悠闲的模样,只能深深叹了口气,无奈地出了书房。

刚出苏文卿的院子,忠伯迎面就碰上了苏轶珏。

“忠伯!四叔可在?”苏轶珏也是行色匆匆,面色发白。

忠伯点了点头,苏轶珏便不再多言,脚下匆忙地进去了。

忠伯看了一眼苏轶珏的背影,觉得五少爷肯定也是为了七少爷的传言一事。

也好!有了五少爷相劝,老爷肯定能上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