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30)

村长尝过,以前从来没吃过口味这样丰富的瓜子,肯定能卖掉。

他说:“快去,看看几天能卖得掉?”

供销社,姜美心交了货,让供销社卖完再给货钱。

她给了售货员一斤瓜子,“带回家给老人孩子尝尝,另外呢,这里的二斤是试吃的,大姐费点心,既要让人都尝到,又不能拿免费的当饭吃。”

售货员特别满意姜美心的为人处世,找了三个小碟子,把试吃的倒上去。

“那你放心,我肯定先推销咱们县自己生产的瓜子,别说,这焦糖味道的最好,五香的越吃越有味道。”

送完货,姜美心又给县委大院送了三斤瓜子,说是给大家试试食品厂的样品。

县长不在,听说陪市里来的领导视察工作去了,姜美心没等。

县长陪市里的视察组视察完,又回到县里开会,秘书泡了茶,还端了瓜子上来。

市里的领导笑道:“又不是茶话会,怎么端了瓜子?”

县长忙解释道:“齐云村是我们县发展集体经济的试点,他们立下军令状,说要靠这小小的瓜子,还上盖学校的三千块贷款,这是他们送来的样品。”

视察组的同事一开始不看好,没当一回事。

直到品尝后,指着瓜子点头,“不错不错,比我老娘自己炒的味道好多了,哪儿买的,一会我买二斤带回去。”

县长心里高兴,下班后还去了供销社,询问销售情况。

销售员一个劲的夸,因为有试吃,尝过一半人都买了,早上送来的瓜子,到下午卖掉五六十斤了。

县里多了个厂,厂子有盈利,就能创收,带动当地的经济。

县长高兴,下班路上买了半斤猪头肉,准备小酌一杯。

他老婆给他炒了个鸡蛋,然后自己坐一边磕瓜子,五香味的,磕的停不下来。

“瓜子好吃吧?”县长笑眯眯的问。

“听售货员说,这瓜子是齐云村食品厂送去的。”

说到齐云村,现在出头的都是那个寡妇,肖红凤放下手里没磕完的瓜子,擦了擦手,质疑道:

“齐云村没人了吗,怎么大事小情,都叫姜美心当家做主。”

“她业务能力强,能者居之。”

“她能有什么能力,我堂妹去了齐家村,她当不认识,你说说,她这样不懂变通的女人,能有什么大出息。”

县长惊讶极了,“你走关系把你妹妹弄到齐云村了?”

肖红凤忙解释,“不光我妹妹,还有省城闵书记家的闺女闵秀春。”

县长重重拍了桌子,“你打着我的名义徇私枉法,是想把我送到监狱去是吧。”

“你这话太严重了吧,但凡能走动关系的,谁家不找关系安排子女去好点地方下乡,算我看走眼,我妹妹在齐云村,压根没被照顾到。”

县长心里有数了,难怪今天去公社视察拖拉机队,市领导问起齐云村的知青情况,问他们目前在生产队做什么工作。

好在齐云村并没有特殊照顾,还因为知青没完成插秧的任务,被生产队长教训。

这些回答,市领导很满意齐云村对知青一视同仁的态度。

第18章

县长把这里面的厉害关系一说:“齐云村要是真照顾了知青,你觉得视察组会怎么看我?”

肖红凤吓了一大跳,“我真不知道会这么严重,要不把他们分到别的村?”

县长摆摆手,“算了吧,我刚到庆安县,多少双眼睛看着,你一定要多注意些,别自作主张。”

隔天肖闻倩搭乘拖拉机来县城,买了一斤瓜子来看堂姐,说起齐云村的大新闻。

“县里还没说把初中定在哪里,姜美心就叫开工挖地基,惹得姚家村又去闹事,两个村窝里斗,都说不许来县里告状,姐,你不和姐夫说一声,叫齐云村停工?”

肖红凤劝道:“既然是两个村子窝里斗,你姐夫要是知道你跑来告小状,会不高兴的。”

“再有一个,市里调查组带了瓜子回去,今天市里的供销社打来电话,要找齐云村的食品厂订货,我看这初中,肯定会选在他们村,你姐夫告诫我不许干预,我是帮不上忙了,你要想当老师,自己想想办法,别干等着呀。”

肖闻倩心里有点急,坐了一会告辞回去了。

姜美心接到市供销社采购部下的订单,要赶在月底之前,每种口味的瓜子交货两百斤,也就是六百斤瓜子。

她和村长商议,“中秋和过年,才是瓜子需求的旺季,咱们应该多收葵花回来。”

“往年除了自家吃,剩的都烂在地里,有咱们齐云村的窑厂作保,可以先收货,年底给钱,这个问题不大。”

村长担忧的是生产,“六百斤瓜子,你带着招娣和向南能行吗?”

姜美心忙道:“招娣怀着孕呢,炒瓜子是力气活,我难以胜任,而且还有窑厂的担子,瓜子厂我想找两个人,把配方教一下。”

这个人,肯定是他们老秦家的人。

姜美心自己琢磨的配方,她想教谁都行。

村长说:“行,只要不耽误瓜子厂的生产,瓜子厂的大师傅你自己选。”

人选姜美心打算从老秦家挑人。

把着配方靠炒瓜子,得继续熬好几年才能等到个体经济,算了吧,还是找个秦家人教了,瓜子厂盈利算集体的,年底一样分钱。

“爹,瓜子厂的大师傅人选,我想和您商量商量。”

秦家几个人,都抬头看着姜美心,这是要从老秦家选人教配方了?

虽然都是大集体,吃大锅饭,但在厂里上班工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秦老头在窑厂,不论农闲还是农忙,出工都算满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