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的小龙椅(重生)(94)

恰好车轮子辗过一块石子,马车颠了一下,将她抛离座位!

霍睿言顾不上君臣之别,飞身扑上车头,一手抄她入怀,稳稳接住了她。

“停——”余桐见状,连忙喊停队伍。

一时间,大伙儿纷纷前瞻后往,想看究竟发生了何事,入目的不外乎是青袍洁净的霍大人怀抱睡得酣畅的小皇帝,对余人作噤声状。

莫名地,众人心头漾起一股难以言全的微妙感。

众所周知,小皇帝登基三年,从未动过招纳后宫嫔妃的心思。

在先帝守孝期内,外加年幼,无绮念还属正常。

可眼下即将步入血气方刚的年纪,居然仍无半点意向?

轰轰烈烈的“舒家小娘子事件”,不过为少数人目击,继而人人兴高采烈大肆宣扬。数日后,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时至今日,上千人亲眼目睹,常伴圣驾的霍二公子,当众搂住昏睡的小皇帝,小皇帝鼻腔中哼哼有声,如小猫不愿苏醒……

众人难免生出奇异的遐想。

霍睿言无暇留心其他人异样的眼神,只关注宋鸣珂有否摔着,会否身体不适,遂低声让人去传元礼。

待剪兰、缝菊往车中铺上软垫,霍睿言轻轻将怀中人放在软枕上,并小心为她盖好薄衾,拉好帘幕。

静坐了片刻,元礼匆匆赶来,在她手上覆了一层薄纱,号脉后发问:“我前日给的药丸,是否多吃了?”

剪兰答道:“好像是……昨夜吃了一颗,半夜醒来,再难入睡,就……”

“下回别让她太任性!”元礼沉声叮嘱,又对霍睿言道,“没事,助眠药吃多了犯困,睡会儿就好。”

霍睿言放下心,凝视宋鸣珂睫羽微垂的安静睡容,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平日她清醒时,他因尊卑有别,往往不敢直视她日渐娇美的容颜。

尽管她精雕细琢的五官,早已牢牢刻于心上,且反反复复浮现梦中。

此际真真切切近在咫尺,他心跳与呼吸再度不受控制。

生怕自己舍不得离开,他留两名宫人伺候,拉元礼退至马车外。

“霍二公子,大庭广众下,你我这样拉拉扯扯,未免太过惊世骇俗。”元礼调侃道。

“闭嘴。”霍睿言怒而瞪了他一眼,像被烫到了似的,迅速撒手。

他们二人私底下偶有来往,当着外人面前,则保持不冷不热的态度。

互相以不屑眼神甩向对方,恰逢宁王急急策马奔来,稚气残留的脸上尽是焦虑。

“霍二哥哥,圣上无事吧?”

“元医官说,睡会儿便好。”

“噢,怕是路途奔波累着了,”宁王冲元礼笑了笑,“有劳元医官,多加照顾。”

元礼见霍睿言面色微变,得意而笑:“殿下客气了,此乃臣之本份,二位不必挂心。”

言下之意,是让二人回避。

霍睿言按捺闷气,下了马车,随宁王退开数丈。

元礼似存心气他,故意钻进纱帘内,小声吩咐两名宫人,还不忘转头,隔着半透幔子,向霍睿言挑眉。

霍睿言暗自磨牙,却又无可奈何。正当他想开口和宁王闲聊几句,宁王毫无征兆地一下蹦到了霍锐承身边,开口就问功夫。

让他平添一种被遗弃了的错觉。

烦闷之际,身后不远处传来脚步声,“霍大人,借一步说话?”

霍睿言只觉这嗓音熟悉无比,一时想不起是何人,茫然回首。

丈许外立着一名壮年男子,其面容端方,眉目高洁深远,束青玉冠,竹青长袍纤尘不染,正是吏部侍郎徐怀仁。

霍睿言猛然想起那件早被他抛诸脑后的小事,心中陡然一虚,俊颜上的微笑不由自主僵了僵。

第四十九章 ...

夏风缓慢清凉,送来婉转鸟鸣,混杂千人断断续续的交谈声,显得徐怀仁的话音略微低沉了些。

“霍大人已在大理寺任职数月,与大理正、丞分掌断狱。据闻,宫中审刑院、刑部都已向圣上提出,想让霍大人转调过去。”

霍睿言青白袍子迎风翩飞,平静许久的面容,不禁失笑:“下官才初任职不久,这调职也未免太快。”

“审刑院拥有审判权和复核权,不失为好去处,只想多问一句,霍大人当真愿意继续从事刑罚一线?”

“犹记进入太学院前,曾得徐大人教诲,还望不吝赐教。”

“尚书大人认为,霍大人在春闱中有关官员考核的策论,观点鲜明,切中要害,不知你对吏部的职责范畴,可有意向?”

“大人意思是……?”

霍睿言面露惊讶与疑问,心下却澄明——徐怀仁此番是来探他口风的。

事实上,这次奔龙山之行,六部当中最先来寻他的是礼部侍郎,试探性地与他聊过办学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国之往来等话题。

而工部的舒侍郎也就土木兴建、水利工程及各项器物制作,跟他探讨过心得。

户部尚书也没忘当年雪灾赈灾事务中打交道的“情谊”,两次请他到院里品茶。

兵部尚书更是借他出身于军功赫赫的定远侯府,和他聊起了与霍浩倡的交情。

种种迹象表明,霍睿言刚入仕途,已获多方关注。

众所周知,他为小皇帝最亲近、最宠信的表兄,乃定远侯的二公子,以榜眼之能担任小小的八品京官,绝对只是暂时的。

来年重新任命时,小皇帝定会考量他的意愿,将他安置在适宜岗位。

难得一同出游,相熟的、不相熟的官员,均借机打听他去向,顺道拉拢一番。

对此,霍睿言均表示“一切听从圣上安排”,包括眼下,面对这位有半师之谊的徐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