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握着一支笔,笔尖在用一个圆圈出的678上轻轻地点着。
唐景汐稍稍收敛了一下下笑容,小心地轻轻问:“678分,还不够好吗?我觉得……很好了呀……”
这可是高一的她想也不敢想的数字呢!
“我很满意了的,真的。”唐景汐小声说。
宋青岚只是说:“我再查查资料。”
之后的一周,宋青岚不是在电脑前敲键盘,就是在打电话。
有时候她说的安市方言,有时候她说的普通话。
宋青岚在搞什么呢?
过了两天,唐景汐就知道了。
宋青岚坐在书桌前,上面摊开一份打印的资料。
唐景汐翻了翻,是北京所有排得上号的医学院资料……还有北京以外的,唐景汐的心一沉,她不满地小声嘀咕:“678分左右,不至于在北京找不到医学院上吧?”
宋青岚不紧不慢地说:“我找了很多网上公开的资料,也和去北京冬令营认识的一些同学联系了之前外省人考上协和医学院的学长学姐,大概确定一点,要考上协和医学院,高考全省排名要在前五十才有希望。”
唐景汐愣住了。
“全省前二十的把握才比较大。”
唐景汐这下彻底慌了。
678分……
这个分,怎么看也不像能在省内排上前二十,不,前五十也不一定能有!
她低头迅速翻起手中的资料,企图在那里找到一点希望。
“清华其实有两个医学院,一个协和,并不完全属于清华,但通过清华招生,还有一个是清华自己办的医学院,分相对低一点,全省排前五六百就有比较大的把握可以上。”
唐景汐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那我可以上这个!”
她一下高兴起来:“678分,排前五六百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吧。”
“但是如果能去这个,还不如去北大医学院。”
宋青岚却没有笑:“清华的医学院,才成立了不到十年,在北大医学院和清华自己的医学院之间,当然北大才是更合理的选择啊。”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纠结的地方。
在和唐景汐一个学校,和唐景汐拥有更好的学校相比,她当然希望唐景汐能够更好的。
唐景汐还愣着。
宋青岚伸手,握住她的。
轻轻地说:“没关系的,北大也很好啊,而且和清华挨得很近很近。”
唐景汐忽然从怔然中清醒,站了起来,坚定地说:“我不去北大!”
说完即是一怔。
出、出息了……
她唐景汐竟然有一天还能挑剔北大了?!
作者有话说:
“北大也还可以。”
第236章
“可是汐汐……”
宋青岚试图说服她,唐景汐就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她说:“这样,我两个都报!第一个报协和,第二个报北大!这总行了吧?”
如果排名没够上协和,那就去北大,是她的分数不够,她也能接受。
可宋青岚摇了摇头说:“不行的,我们省的报志愿的方法是平行志愿。每一个批次能填四个学校,你知道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吗?”
学校的老师从没说过,这也正常。
一般学校都是等到出了高考成绩,才会将学生都叫到学校,详细地将报志愿的原则都说一遍,再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议。
宋青岚拉了拉唐景汐的手:“坐下,别激动,我给你讲。”
“……”
唐景汐不情不愿地坐下了:“好嘛,你讲。”
宋青岚翻开草稿本,提笔先在上面写下三行。
提前批次:
第一批次:
第二批次:
“高考的填报大概就是这样,提前批次是最优先的,主要是军校,估计山原的空军飞行学院就在这一档。”
她将“提前批次”划掉,笔尖落在“第一批次”四个字上:“这基本都是重本,你肯定在这一档了。然后,一个批次可以填四个学校。平行志愿的意义就在这里。”
她写下A、B、C、D。
“系统会根据你的成绩同时在四个学校里搜索,然后假如你都够得上,就会优先将你的档案投到第一个,在你的想法中,就是清华。清华在我们这里的历年投档线最低630,最高670,你投档到清华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看网上也说今年的题普遍比较难。”
虽然宋青岚说的话明明是唐景汐期望的清华,可是她敏锐地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中感觉,这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她有些紧张地小声问:“然后呢?”
“清华的专业很多的,投档线是根据所有专业中最低的录取分数决定的。”
宋青岚轻轻叹气:“可是协和的分很高,如果你没够上协和,就会被退回档案,然后在第一批次没有招满学生的学校里选,这个偶然性就太大了,可能北京甚至其他省的好医学院都招满了,你只能复读或被迫换个专业,放弃当医生。”
房间里的空调一直是舒适的二十七度,可唐景汐忽然像被一阵深冬的寒风吹得脸在疼,心也闷闷地难受,喘不过气来。
宋青岚再次轻轻握住她的手,指腹在她的手背轻轻摩挲。
“北大很好的,真的,没有很远,几公里而已……在北京根本不算什么距离。”
在小城市,三公里就属于不小的距离,可是同样的距离,放在偌大的北京,什么都不是。
唐景汐也知道的,她去过北京的。
“以前爸爸在我小学时说,上了安江一中就好了,上了之后,他又说,上了高中就好了。虽然他不在了,但如果他在,我猜他一定会说,上了大学就好了。可是初中很累,高中更累,大学真的会好么,会轻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