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蜜枣酿苦瓜(44)

逢宿也深有体会的点点头,这都是老锁了,看起来还是需要往里面滴点机油类的润滑一下。

“喏,就是这些了。”

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书,逢宿只认识里面有俄语书、英文原版书、汉语书,其他的一些估计是其他国家的,她也说不出来都是些什么。

看着像是有日语韩语之类的。

逢宿:“你带了这么多书啊?”

她翻了翻中文书,就是最基本的汉语初学者看的。

其实还是很出乎她意料的,毕竟他们职业应该也没有时间允许他们看。

康康嗯了一声,顺手给逢宿倒了一杯水。

“因为本身我自己主要也是翻译,给队里其他人和病人之间做好沟通。”

“就是遇见远之后就特别想学习汉语,但是感觉中文学起来还是挺难的,最起码比我预想中的不容易很多。”

康康说到这里叹息了声,有点无可奈何的意思。

逢宿看他生无可恋的表情,就想起自己当年上语文课考试里碰到的大阅读。

其实说实在话,她一个中国人学了这么多年汉语,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自己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不过也是了,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了这么多年了。

就算是金银财宝,也算是家底丰厚,更何况是文化。

想到这里,就变得耐心许多。

“你碰到哪里不太懂的,我帮你看看。”

康康拿起桌上的书,找到了自己之前画着记号不是很理解的地方。

逢宿细致地给他梳理讲解了下,她发现康康汉语水平其实还可以。

只不过也是存在大多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出现的弊端,会说不会认。

说白了,就是不识字。

“认识汉字就是个细致活,其实它们也是有规律的,和德语英语俄语一样,得积累。”

康康点了点头,称是。

她让康康再自己看下,消化消化她刚刚讲的东西。

逢宿喝了口杯子里的水,打开手机浏览着网页。

看到一条标题,心里咯噔一下,水就卡在喉咙那里,呛住了。

脑子里还是刚刚看到的内容,硕大的标题:

“拍卖会为何惊现故宫文物?”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其实我想要呈现的就是,每个人应该有的使命感。

不论应该是集体使命感又或者作为个人应该出于对你爱的和爱你的人的责任感。

借用一句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也爱你们。

☆、文物

“没事吧?”

康康见逢宿咳得厉害,吓了一跳。

逢宿摆摆手,自己咳了一会儿才停止。

点开新闻。

有人在国外某拍卖会上发现有几件文物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类的,可是这人士注意到,这几件文物底部都保留着“故××号”、“留平××号”等字样。

文物界人士都知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为使文物免遭战火洗劫,故宫博物院曾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南迁,大批文物迁往南京保存,而部分未南迁的文物则被清点标号封存当时的北平,因而留下“留平”、“故”等标签。

而现在这些带有固有标签的特殊文物,原本应该在故宫博物院待着,现在又怎会流失到拍卖会上来?

这就引起文物界专家人士的怀疑,从而开始调查这批文物的去向。

最后故宫博物院方面给出的回答是,六七十年代,为充实地方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从故宫博物院调拨近十万件文物到各地方博物馆,返还原属H市文物局的部分文物,并另拨了原存故宫博物院的部分文物。

其他具体事宜警方目前还在调查当中,新闻最后说,相信不久之后事件就会水落石出。

逢宿眉头皱着。

H市文物局,这又会不会和她父亲的事有关联?

仅仅是这个念头一出来,内心就骇然,吓了一跳。

但愿不是,如果真的牵扯这么一遭,这事远比她最初想的就复杂多了。

可如果没有关联,那到底又是什么人会往她家翻东西?

翻的找的又是什么?

那封匿名的快递又是什么意思?

“再见逢林”的“再见”,又是哪个意思?

是又一次看到?

还是再也不见?

想到这儿的时候,逢宿整个人就打了个冷颤,明明是大夏天,整个皮肤上却就像被覆了一层冰,堵着毛孔,让人心生凉意。

这背后,又是什么人在搞鬼?

她爸的突然去世和这一切又有没有关系?

逢宿心慌了,现在这些都只露出头儿,她知道的东西都是片片碎碎的,所有的都拼接不到一起,毫无头绪。

康康见逢宿脸色有些苍白,赶紧让她坐下来缓一缓。

逢宿嘴角扯了个笑,“没什么,就是呛住水了。”

“那既然整理完了,我就回去了。”

康康向她道谢,送她出门。

走在走廊里的时候,走廊空空荡荡的。

只有逢宿一个人的身影。

逢宿感觉自己手心里都是冷汗,后背发凉。整个走廊里都是她自己的脚步声。

踢踏踢踏,踢踢踏踏。

好不容易从康康那头走到逢宿自己房间这边,开门的时候,老锁一点也不灵便。

逢宿感觉周围好像有双眼睛一直在偷窥自己,盯着她的后背,看着她的动作。

她好似听到电梯门开了,有人走了出来,脚步咚咚地叩在她心间。

逢宿搓了搓自己的胳膊,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杯弓蛇影了。

上一篇: 了无风情 下一篇: 明明就只喜欢你